勤勞換來好日子——記南木鄉江村種植能手次仁曲珍一家
9月的拉薩,風景如畫。從(cong) 市區出發,沿著拉貢高速一路向西,兩(liang) 旁的柳樹濃綠、青稞飄香,交相輝映中透著秋日的氣息,昭示著豐(feng) 收的希望。在才納鄉(xiang) 出口下高速繼續向西行駛不遠,就到了南木鄉(xiang) 江村。
走在村裏,記者發現,這裏巷道平整、植綠點綴、環境優(you) 美。再往村西走,不一會(hui) 就看到馬路邊上村民郭合彥正和妻子次仁曲珍忙碌著,為(wei) 過往的客人選西瓜、稱重、切瓜。2018年,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大棚種植能手郭合彥一家,拿出70多萬(wan) 元積蓄,從(cong) 村民手中流轉28畝(mu) 土地,建起三座現代化果蔬大棚,取名“曲珍采摘園”。次仁曲珍將西瓜擺放在地頭的道邊攤上,直接售賣給來往的顧客。自從(cong) 承包土地搞溫室大棚,這家人年收入20萬(wan) 元以上,如今的日子就像當下的西瓜一樣甜美。
郭合彥是河南人,2000年進入西藏創業(ye) 。創業(ye) 是一個(ge) 很辛苦的過程,但幸運的是郭合彥創業(ye) 中結識了江村村民次仁曲珍,兩(liang) 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2005年,郭合彥和次仁曲珍結婚,倆(lia) 人經過商討後,決(jue) 定進行溫室種植,為(wei) 新建的小家打拚奮鬥。最初,兩(liang) 人隻是在自家的農(nong) 地修建了一座溫室大棚進行種植,沒想到賣得非常好。嚐到了甜頭後,兩(liang) 人又從(cong) 村民手中流轉28畝(mu) 土地,新建了2棟占地20畝(mu) 的溫室大棚進行種植。
記者跟隨郭合彥來到溫室大棚,一座長186米、寬23米的大棚內(nei) ,瓜香飄香,溫控、通風、水肥係統一應俱全。一眼望去,在翠綠枝葉的掩映下,一片生機勃勃、鬱鬱蔥蔥的景象。“前幾年,我們(men) 在這裏承包了20多畝(mu) 土地,一共建了3個(ge) 大棚。那時候太忙了,聘請長期工人3個(ge) ,工資每人每天150元,全部都是當地的老百姓。”郭合彥表示,年收入看市場行情,好的時候20餘(yu) 萬(wan) 元,不好的時候也有10餘(yu) 萬(wan) 元,帶著當地老百姓一起賺點錢,覺得很開心。
“我們(men) 現在在江村建了新房子,孩子也在拉薩讀書(shu) 。”郭合彥告訴記者,相信通過黨(dang) 的好政策和自己勤勞的雙手,日子會(hui) 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達孜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瓜果蔬菜采摘忙 農旅融合促增收
近日,達孜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特色蔬果陸續成熟,大棚裏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詳細] -
西藏達孜:農機助力秋收忙
秋收時節,西藏各地加快推進秋收工作。[詳細] -
大地鋪金迎豐收
西藏日喀則市年楚河流域是西藏糧食的主產區之一,今年雨水豐沛,糧食長勢喜人,大地鋪金,農民喜迎豐收。[詳細] -
在日喀則市江孜縣、白朗縣,走進企業、大棚——年楚河畔產業興
9月,正值收獲的季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