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網評:“星辰”“大海”邁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2-04-28 18:26:00來源: 新利平台

  1965年5月下旬,毛澤東(dong) 重返革命聖地井岡(gang) 山,追憶曾經的崢嶸歲月,感慨良多,寫(xie) 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gang) 山》一詞,寄托共產(chan) 黨(dang) 人麵對種種挑戰的豪情和自信。詞中有這樣一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當時,中國的海軍(jun) 正處於(yu) 從(cong) 初創到自主發展的時期,航天事業(ye) 也剛剛起步,毛主席的這句詞,成為(wei) 對我國海空事業(ye) 發展的一種期許。如今,新中國走過了70多年的曆程,在海軍(jun) 和航空領域,已經取得了足以告慰先輩的驕人成績。

  今年4月23日,是人民海軍(jun) 成立73周年紀念日。73年來,人民海軍(jun) 從(cong) 江蘇泰州白馬廟的小小艦隊,成長為(wei) 了一支航跡覆蓋六大洲、四大洋的強大力量。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海軍(jun) 迅速發展,遼寧艦和首艘國產(chan) 航母山東(dong) 艦、萬(wan) 噸驅逐艦南昌艦相繼入列,一批優(you) 秀的艦長和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日益成長,形成戰鬥力。人民海軍(jun) 代表著中國在萬(wan) 裏海波上的國家形象,從(cong) 亞(ya) 丁灣護航到向湯加運送救援物資,從(cong) 思想強軍(jun) 到轉型建設,從(cong) 聯合軍(jun) 演到國際訪問,人民海軍(jun) 始終致力於(yu) 維護世界和平和國際秩序,以實際行動踐行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理念。

  在海上,海軍(jun) 鐵甲蹋白濤,護衛海域和平;在空中,中國航天人正在摘星攬月,探索深邃星空。52年前,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dong) 方紅一號”成功升空,宣告我國進入了太空時代。52年以來,中國航天事業(ye) 不斷發展,火箭運載能力越來越強,長征係列陸續登場;在軌工作的各類衛星超過500顆,北鬥衛星、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等為(wei) 經濟社會(hui) 和民生發展提供廣泛的便利;“嫦娥”攜“玉兔”探月、“祝融”在火星曆險;載人航天技術日益提升,出艙行走、太空授課,4月16日,“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翟誌剛、王亞(ya) 平、葉光富返回地球,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ye) 正式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如今,每個(ge) 中國人仰望蒼穹,都會(hui) 油然升起自豪感。遙遠星空的奧秘,正在我們(men) 的不斷探索中,揭開麵紗。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我國海軍(jun) 建設和航天事業(ye) 的發展始終懷著深厚的矚望。他多次檢閱海軍(jun) 部隊,肯定人民海軍(jun) 的突出貢獻和重要地位,鮮明提出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軍(jun) 。對於(yu) 中國航天,他也曾說過,“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ye) 、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men) 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於(yu) 汪洋大海、於(yu) 宇宙星空,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正確領導下,我們(men) 堅持自主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從(cong) 各方麵充分展示偉(wei) 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在全國各族人民的齊心協力下,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新利平台 文/趙振宇)

(責編: 龍真多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