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網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歸根結底靠人才、靠教育

發布時間:2022-04-28 20:36:00來源: 新利平台

  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並主持召開師生代表座談會(hui) 。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堅持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奮鬥的有用人才,把下一代培養(yang) 成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國教育事業(ye) 不斷取得新發展的關(guan) 鍵在於(yu) 立德樹人,國無德不興(xing) ,人無德不立。新中國成立以來,從(cong) 小學、中學再到大學,我國的教育事業(ye) 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方針,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在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後,為(wei) 實現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及教育強國的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撐。

  2020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致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hui) 和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的賀信中說:“我國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勇於(yu) 創新創造,矢誌艱苦奮鬥,同億(yi) 萬(wan) 人民一道,在矢誌奮鬥中譜寫(xie) 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堅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過硬的本領,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針對青年學生提出的要求。具體(ti) 到實際工作中,首先,要培養(yang) 學生忠於(yu) 祖國,忠於(yu) 人民的品質,通過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學生深刻理解中華民族曆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充滿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其次,要培養(yang) 學生求真務實的品格,在學習(xi) 階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通過掌握真學問,達到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境界。

  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hui) 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發表講話。講話強調,要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高度,堅守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hui) 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體(ti) 現到學科體(ti) 係、教學體(ti) 係、教材體(ti) 係、管理體(ti) 係建設各方麵,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合格人才的培養(yang) ,關(guan) 鍵在於(yu) 教師。在新時代,信息化不斷發展,知識獲取方式途徑以及傳(chuan) 授方式、教和學的關(guan) 係都發生了巨大轉變。新的形勢下,所有這些轉變對中國教師隊伍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新標準。這就要求教師隊伍不但要具有政治素質過硬、業(ye) 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業(ye) 務水平;同時還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把教書(shu) 育人和自我修養(yang) 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社會(hui) 不斷向前發展,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發顯現,教育的地位與(yu) 作用就更加突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歸根結底靠人才、靠教育。當前中國處於(yu) 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當代青年應勇敢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曆史責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實踐中放飛青春與(yu) 夢想。(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責編: 龍真多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