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觀察:傳統村落:留得住鄉愁,守得住幸福
幢幢小樓鱗次櫛比,村裏水泥路蜿蜒整潔,雪山融水匯成條條小溪流到吞曲河中,上百座藏香水磨沿河流自然曲線分布,藏文博物館、吞巴莊園、吞彌·桑布紮故居……這些古色古香但又不失清新的人文和自然景致,讓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的傳(chuan) 統村落——吞達村盡顯獨特魅力,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旅遊。
近年來,像吞達村這樣的傳(chuan) 統村落越來越受關(guan) 注。昌都市左貢縣東(dong) 壩鄉(xiang) 軍(jun) 擁村、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鎮幫興(xing) 村、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xiang) 赤康村、山南市乃東(dong) 縣紮西曲登村、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普蘭(lan) 鎮科迦村……這些被列入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的高原古村落,或因建築風貌,或因傳(chuan) 統技藝,亦或因曆史文化,均被加以保護並創新開發。近日,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發布《關(guan) 於(yu) 擬列入第六批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村落名單的公示》,西藏自治區45個(ge) 村落擬入選。
每一座傳(chuan) 統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書(shu) ,蘊藏著豐(feng) 富的曆史信息和厚重的文化價(jia) 值。隔瀾滄江而居的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xiang) 上鹽井村,至今保留了我國境內(nei) 較為(wei) 完整的古老製鹽方法,村民們(men) 世代製鹽種地,延續至今;山南市乃東(dong) 區昌珠鎮紮西曲登村的紮西雪巴藏戲,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遠的內(nei) 涵,是西藏白麵具藏戲的傑出代表;林芝市波密縣日卡村有著上百年曆史的木屋在壯美的冰川映襯下,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風景……近年來,西藏加大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力度,在傳(chuan) 承曆史文化的同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使傳(chuan) 統村落在保護中得到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變得更加美麗(li) 宜居。秀麗(li) 的鄉(xiang) 村風景,獨特的鄉(xiang) 村建築,濃厚的地域文化,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的詩畫意境逐漸成真。
高原傳(chuan) 統村落包含著極其豐(feng) 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基礎和優(you) 勢。隨著鄉(xiang) 村旅遊的興(xing) 起,西藏自治區在保護傳(chuan) 統鄉(xiang) 村的物質內(nei) 容和文化生態的基礎上,將這些資源轉化成“資本”和“紅利”,對於(yu)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著重要促進作用。位於(yu) 阿裏地區孔雀河下遊的科迦村,自古就是阿裏乃至西藏對尼泊爾、印度貿易的一個(ge) 重要通道,近年來通過積極培育傳(chuan) 統村落的文化休閑旅遊項目,如手工藝作坊、民俗表演、鄉(xiang) 土文化體(ti) 驗地等,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山南市瓊結縣拉玉鄉(xiang) 強吉村依托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曆史文化,著力打造“強欽青稞酒”“強欽莊園”“強欽林卡”三位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旅遊文化體(ti) 驗區,成為(wei) 藏南旅遊小環線“打卡”之地……事實證明,開發好傳(chuan) 統村落,不僅(jin) 是旅遊業(ye) 的又一張新名片,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經濟支撐點。
希望一座座傳(chuan) 統村落不僅(jin) 能留得住鄉(xiang) 愁,更能守得住幸福,成為(wei) 群眾(zhong) 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保留地。(新利平台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觀察】緊抓機遇 數字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日,西藏自治區大數據中心在拉薩柳梧新區正式掛牌運行,標誌著西藏大數據深度融合應用共享邁出了新步伐,填補了西藏無自治區級大數據中心的空白,進一步夯實了“數字西藏”基石。[詳細] -
【西藏觀察】老有所依 守護最美“夕陽紅”
深秋時節,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裏地區已經寒風料峭。[詳細] -
【西藏觀察】新時代鄉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布關於第四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和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名單的公示,其中西藏自治區10地入選。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