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瓜果飄香 產業興旺

發布時間:2022-11-22 18:16: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能夠代表西藏40多萬(wan) 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西藏全區各族人民赴北京參加黨(dang) 的二十大,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白朗縣委書(shu) 記次仁頓珠說,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緊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緊跟黨(dang) 中央,堅定信心信念,昂首闊步勇毅前行,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從(cong) 輝煌走向新的輝煌。


圖為(wei) 白朗縣委書(shu) 記次仁頓珠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圖片來源:日喀則新聞中心

  白朗縣地處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東(dong) 南部,從(cong) 原來隻種少量藏蘿卜、藏土豆自給自足,到依靠現代蔬菜產(chan) 業(ye) 走上高原綠色發展之路,在平均海拔3900米的高原奏響了瓜果飄香、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的美妙樂(le) 章。

  白朗縣蔬菜產(chan) 業(ye) 從(cong) 無到有,目前已發展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最大的“菜籃子”,被冠以“高原果蔬之鄉(xiang) ”的美譽。2021年,白朗縣果蔬種植麵積達1.73萬(wan) 畝(mu) ,產(chan) 量13400萬(wan) 斤,成功獲評國家第一批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全國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典型縣、第三批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

  2022年1至10月,白朗縣果蔬產(chan) 量達6800萬(wan) 斤、產(chan) 值15300萬(wan) 元,疫情期間向拉薩市援助蔬菜4.8萬(wan) 斤。


圖為(wei) 次仁頓珠(右二)到農(nong) 戶家中了解溫室菜棚經營情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十年來,白朗縣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正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成就的有力見證。”次仁頓珠說,白朗縣人均收入已從(cong) 過去6052元提高到目前的1.98萬(wan) 元,年均增長13.8%。如今,白朗縣的果蔬、枸杞、畜牧和民族手工業(ye) 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正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轉變,這為(wei) 進一步改善民生、增加群眾(zhong) 收入打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白朗縣作為(wei) 西藏農(nong) 業(ye) 大縣打造的“果蔬飄香”經驗讓群眾(zhong) 對報告中的重要部署充滿信心。

  “我們(men) 趕上了新時代,在共產(chan) 黨(dang) 的帶領下日子越來越好。從(cong) 二十大報告中,我們(men) 都可以看到自己的美好未來。”白朗縣桑巴村村民索朗次仁說。

  次仁頓珠說,下一步,白朗縣將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以蔬菜產(chan) 業(ye) 為(wei) 抓手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縣,有效拓寬群眾(zhong) 參與(yu) 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的渠道,提高蔬菜收入在群眾(zhong) 總收入中的比例,走出一條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的高原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


圖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在白朗縣珠峰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博覽園內(nei) 工作 攝影:王媛媛

  從(cong) 北京回到白朗,次仁頓珠努力做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排頭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指揮員”,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講員”。連日來,次仁頓珠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分享參會(hui) 心得,赴白朗縣嘎東(dong) 鎮、旺丹鄉(xiang) 桑巴村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應邀參加日喀則市、山東(dong) 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謝通門縣分享參會(hui) 感悟、學習(xi) 心得及作輔導報告。

  對於(yu) 二十大報告中部署的民生新舉(ju) 措、描繪的民生新圖景,次仁頓珠充滿信心、幹勁十足,隻要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日子就一定會(hui) 越過越紅火!(新利平台 綜合/賈華加 )

(責編:呂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