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千裏走單騎:“天路”郵遞員十年獨行50萬公裏

發布時間:2020-01-20 15: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在青藏高原,有著一條特殊的郵路——格爾木至唐古拉山鎮郵路,在這條與(yu) 天相連的郵路上,有一個(ge) 唯一的“主人公”,他就是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郵政分公司郵遞員葛軍(jun) 。

  【同期】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郵政分公司郵遞員 葛軍(jun)

  這條郵路是2007年7月份開通的,我是2010年9月份開始跑這條郵路的,平均每年公裏數是5萬(wan) 公裏,也就相當於(yu) 是10年跑了50萬(wan) 公裏。

  【解說】葛軍(jun) 所走的郵路地處人們(men) 常說的地球第三極,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年平均氣溫零下6攝氏度,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麵的一半 ,途中要翻越4767米的昆侖(lun) 山口和5010米的風火山口,還要穿越數百裏的可可西裏無人區。10年的時間裏,葛軍(jun) 堅持一個(ge) 人、一輛車,往返於(yu) 這條“生命禁區”郵路。

  【同期】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郵政分公司郵遞員 葛軍(jun)

  單趟全程是450公裏,這條郵路的平均海拔是在4500米以上,總共有17個(ge) 郵件交接點,主要的交接點我們(men) 是給沿線的部隊,還有鄉(xiang) 政府,還有索南達傑保護站,給他們(men) 投遞一個(ge) 星期的報紙,還有一個(ge) 星期的包裹。

  【解說】記者跟隨葛軍(jun) ,來到青藏鐵路三岔河的武警某部駐地,這裏有一條在陡峭山崖上開鑿的高達百米的“天梯”。每次到了這個(ge) 地方,葛軍(jun) 都得將車上卸下的郵包、信件、報紙扛在肩上艱難地爬上天梯,送到位於(yu) 山頂的軍(jun) 營。

  【同期】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郵政分公司郵遞員 葛軍(jun)

  在平原地區或者在大城市,咱們(men) 走這個(ge) 的話也就相當於(yu) 五六層樓房那麽(me) 高,這個(ge) 地方(海拔)已經在4000米,在這地方爬這156級台階,對人的身體(ti) 要求那是一個(ge) 巨大的考驗。

  【解說】44歲的葛軍(jun) 是一名退伍軍(jun) 人,在這條郵路上,他的主要服務對象也是部隊戰士。戰士們(men) 會(hui) 親(qin) 切的喊他葛大爺。葛軍(jun) 說,這也算是延續了他的部隊情。

  【同期】武警青海總隊某支隊戰士 呂舜鑫

  每星期的星期三我都特別期待葛師傅到來,因為(wei) 他會(hui) 給我帶來很多吃的、報紙還有書(shu) 刊,還有我們(men) 官兵的快遞。他是我們(men) 一個(ge) 特別重要的夥(huo) 伴,因為(wei) 有了他,所以才使得我們(men) 這個(ge) 地方特別溫暖,要不然我們(men) 就感覺與(yu) 世隔絕。

  【解說】皮膚黝黑、嘴唇發紫的葛軍(jun) 告訴記者,雖然青藏公路沿線的自然條件十分嚴(yan) 酷,但他早已經習(xi) 慣了,在沒有合適人選接替他工作的情況下,他會(hui) 繼續為(wei) 這條郵路的民眾(zhong) 及官兵服務。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奔走在郵路上的“鴻雁”

    青藏公路風雪漫漫,有一條郵路崎嶇而綿長,雪地裏郵車的轍跡和流到沱沱河的雪水融進了雪峰戈壁,它是通往世界最高小鎮的綠色音符,是“鴻雁天路”上軍民情感的律動。[詳細]
  • 黨代表葛軍:在生命禁區裏的“綠色”約定

    這路上,每一個數字都令人生畏。青海郵政人葛軍卻用一個人、一輛車的實際行動,跟沿線的各族百姓,許下了一個真摯的約定——讓每個包裹都能完好地到達主人的手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