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壤塘縣“脫貧春晚”首秀 把脫貧的喜悅和幸福傳遞給更多人
歡快的節奏,嘹亮的歌聲,表演者飛舞著的白色、紅色、黃色長袖……1月17日中午,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脫貧春晚”在上杜柯鄉(xiang) 吉拉村首秀。當地400餘(yu) 名群眾(zhong) 觀看表演,有的趴在圍牆上專(zhuan) 注地錄視頻,有的站在凳子上拍照,還有小朋友隨著音樂(le) 在開闊處起舞。
既然是“春晚”,為(wei) 何在白天演出?原來,壤塘縣冬季晚上氣溫接近-20℃,表演和觀演都不太現實。時間放在白天,氣溫高些。當天中午,吉拉村村民活動中心氣溫仍然在-9℃左右,但在四塊紅地毯上上演的“脫貧春晚”,讓記者忘卻了寒冷,真切感受到脫貧群眾(zhong) 興(xing) 高采烈、昂揚向上的精氣神。
演出在村民自己的彈唱節目《雪山》中拉開帷幕。隨後,壤塘縣壤巴拉藝術團表演的女子群舞《簇克兒(er) 博姆》點燃了群眾(zhong) 的熱情,男子群舞《火紅的卓》節目掀起“脫貧春晚”又一次高潮。
“我們(men) 3天前就開始排練節目,有縣上的老師指導,每天要練5個(ge) 小時……”吉拉村村民活動中心二樓,正在化妝的紮各措告訴記者,她家曾是貧困戶,如今已經脫貧。前段時間,父親(qin) 聽說要辦“脫貧春晚”,馬上給她報名參加演出,說脫貧要感謝黨(dang) 和政府,這樣的活動一定要參加。
“表演非常精彩,好久沒有在家門口看到這麽(me) 好的演出了。”演出結束後,吉拉村脫貧群眾(zhong) 尕爾瑪澤讓說,他家7口人,過去家裏種點青稞,平均畝(mu) 產(chan) 隻有150公斤左右,產(chan) 出不夠一家人生活。後來村裏來了龍頭企業(ye) ,他家20畝(mu) 土地流轉出去,一年有9000元的收入,自己也通過扶貧小額信貸發展起蔬菜種植,一年有近2萬(wan) 元收入,“我家人多,下一步準備搞山羊規模養(yang) 殖。”尕爾瑪澤讓說,脫貧後,全家人更要通過自身努力,爭(zheng) 取早日過上富裕生活。
壤塘縣地處川甘青接合部,是阿壩州最偏僻、最閉塞、最落後的深度貧困地區。2015年摸底顯示,壤塘縣貧困村占行政村總數的73.3%;貧困戶占農(nong) 村總戶數的25.3%;貧困人口占農(nong) 村人口的26.6%。
“脫貧春晚”首秀的吉拉村,曾是典型的組織後進村和經濟貧困村。近年來,該村在龍頭企業(ye) 帶動下,大力發展油菜種植和加工,僅(jin) 此一項就讓貧困戶戶均增收2700元。通過組織分類提升和先進文化引領,吉拉村現在是全縣有名的和諧村。
2019年底,壤塘縣44個(ge) 貧困村退出,2105戶10121人脫貧,全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已完成省、州考核評估。為(wei) 把脫貧的喜悅和幸福傳(chuan) 遞給更多人,讓群眾(zhong) 感黨(dang) 恩、愛祖國,珍惜美好生活,今年春節前,壤塘縣結合“文化惠民”“鄉(xiang) 村春晚”“基層慰問”等係列活動,由縣委宣傳(chuan) 部牽頭,組織了“脫貧春晚”活動。
“‘脫貧春晚’要實現鄉(xiang) 鎮全覆蓋,以村民自辦為(wei) 主,縣鄉(xiang) 協調為(wei) 輔。”壤塘縣委宣傳(chuan) 部負責人說,當天吉拉村的演出由縣文化館提供專(zhuan) 業(ye) 音響設備,壤塘縣壤巴拉藝術團送來3個(ge) 節目並負責村民節目指導,村民自編自演了5個(ge) 節目,整場演出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壤塘文化產業擔綱扶貧支柱產業 600多家庭因“文”謀脫貧
畫草圖、勾墨線、塗顏色……10月14日上午,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中壤塘鎮壤巴拉文化產業園,上壤塘鄉長河村青年德青旺姆正專心致誌地畫著唐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