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探索產學研教深度融合的閉環鏈條
圖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 李江寧 攝
27日,記者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2021年自然教育工作會(hui) 議中獲悉,2021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探索出“課程研發——教材讀本編製——師資培育——學校應用”,具有祁連山國家公園特色、產(chan) 學研教深度融合的全閉環鏈條。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和河西內(nei) 陸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此間地貌涵蓋冰川、寒漠、凍土、草甸、森林、草原、農(nong) 田、水域、荒漠等九大類型在內(nei) 的複合生態係統,海拔介於(yu) 2800至5827米,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
近年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西寧、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先後設立13所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學校。打造老虎溝、大拉洞等5處自然教育特色管護站,陸續完善國家長期科研基地,大數據中心,生態科普館的自然教育、自然解說功能,全力搭建“設施配套、環境優(you) 美、管理規範”的自然教育平台,為(wei) 自然教育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圖為(wei)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學生正在開展自然教育課程。 李江寧 攝
2021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編寫(xie) 並開發規範化的自然教育教材5本、自然教育課程9套。同時,吸納教師、管護員、誌願者組建自然教育師資隊伍,開展自然教育、生態體(ti) 驗和課程設計考察觀摩活動,提高自然講師授課、解說能力,為(wei) 生態學校、基地的有序運營以及課程品質保駕護航。
同時,該局聯合富群環境研究院深入祁連山國家公園多個(ge) 鄉(xiang) 鎮開展“家在祁連山”宣教活動,在提高當地村民生態環保意識的同時,讓當地村民現身說法,成為(wei) 自然教育“活教材”。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22年,該局將把成熟的自然教育成果應用於(yu) 生態學校,自然教育基地。並搭建由政府主導、全社會(hui) 參與(yu) 的開放式自然教育平台,開展教育基地聯建、品牌共建、線路互聯等係列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各有關(guan) 社會(hui) 組織、企事業(ye) 單位、科研機構和專(zhuan) 家、學者的積極性,不斷深入研究、總結經驗,進一步發揮國家公園自然教育的功能價(jia) 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首家州(市)級生態學校掛牌成立
25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海北州祁連山中學生態學校掛牌成立,該校也成為青海省首家州(市)級生態學校。[詳細] -
在青海省治多縣上一堂草原生態課
7月,走進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加吉博洛鎮吉尕小學青少年生態道德教育基地,教室淡綠色的牆麵清新、自然。在這裏記者和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環保課。[詳細] -
長江源頭“生態課”:回歸大自然 溯源故土親情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海拔近4700米的索加鄉,頭頂天空湛藍,呼嘯的風吹得人睜不開眼,但索加鄉寄宿小學的校園裏未見一片被刮起的紙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