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魚進入洄遊季 魚群逆流產卵
圖為(wei) 成群的湟魚。 馬銘言 攝
每年5月底至8月初是青海湟魚洄遊產(chan) 卵的季節。成群的湟魚沿著青海湖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到上遊淡水河產(chan) 卵。青海湖北岸到南岸的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以及黑馬河是其重要的洄遊產(chan) 卵場所。
湟魚,學名青海湖裸鯉,是高原土著魚類,也是青海湖“水―鳥―魚”生態鏈中的旗艦物種。
圖為(wei) 湟魚逆流而上進行產(chan) 卵。 馬銘言 攝
圖為(wei) 湟魚逆流而上進行產(chan) 卵。馬銘言 攝
圖為(wei) 湟魚逆流而上進行產(chan) 卵。馬銘言 攝
圖為(wei) 湟魚逆流而上進行產(chan) 卵。馬銘言 攝
圖為(wei) 民眾(zhong) 直播湟魚洄遊。馬銘言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湟魚洄遊記
從被動式拯救保護湟魚開始,到今天全民參與、主動扛起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責任,幾十年的湟魚“拯救”之旅為青海湖沿湖發展帶來諸多生態回報,成為當地普惠的民生福祉。[詳細] -
《民之法典》播出 青海湖湟魚遇上“綠色原則”
2月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綜合頻道《今日說法》欄目製作的五集紀錄片《民之法典》開播,青海省檢察機關協助拍攝的部分,以真實案例為切入點,多維度闡釋了《民法典》與生態保護的密切關係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詳細] -
我國最大內陸鹹水湖湟魚保護按下“快進鍵”
1月,青海省最低氣溫突破零下20攝氏度,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湖麵結冰麵積近八成。2021年1月1日起,青海省政府實施第六次封湖育魚,期限為十年,青海湖裸鯉資源將得到更係統保護。[詳細] -
青海湖裸鯉資源量超10萬噸 較保護初期增長約38倍
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10.04萬噸,較上年增加0.74萬噸,增長7.9%,較2002年保護初期增長約38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