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長江科學院加強長江源關鍵魚類棲息地研究

發布時間:2022-06-20 16:47:00來源: 新華網


長江科學院“長江源關(guan) 鍵魚類棲息地研究創新團隊”日前正式成立。新華網發

  長江科學院流域水環境研究所“長江源關(guan) 鍵魚類棲息地研究創新團隊”日前正式成立。這個(ge) 團隊將加強長江源魚類棲息地以及裂腹魚類的研究,為(wei) 長江大保護提供必要支撐。

  裂腹魚又名齊口魚、細甲魚,屬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ya) 科,是亞(ya) 洲高原地區特產(chan) 的中小型魚類,常生活於(yu) 急流中。長江源關(guan) 鍵魚類棲息地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李偉(wei) 介紹,我國裂腹魚類種數占世界裂腹魚類種數的80%以上,主要有70個(ge) 有效種和9個(ge) 亞(ya) 種,隸屬於(yu) 11個(ge) 有效屬,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區域。作為(wei) 我國特有鯉科魚類,裂腹魚在我國魚類多樣性中的地位堪比鮭魚之於(yu) 歐美魚類,其中生存的小頭裸裂尻魚是裂腹魚類中進化等級最高的種類,也是海拔分布最高的鯉科魚類。作為(wei) 長江源的關(guan) 鍵魚類,小頭裸裂尻魚具有極高的科研價(jia) 值、生態價(jia) 值和潛在經濟價(jia) 值。


圖為(wei) 長江源小頭裸裂尻魚成魚。新華網發

  李偉(wei) 說,由於(yu) 地處青藏高原,氣候環境惡劣且高原反應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國裂腹魚類的研究較為(wei) 集中在分類和進化方麵,裂腹魚類棲息地(“三場一通道”)研究嚴(yan) 重缺乏。以產(chan) 卵場為(wei) 例,70餘(yu) 種裂腹魚中,僅(jin) 青海湖裸鯉、四川裂腹魚和短須裂腹魚在產(chan) 卵場研究方麵有較為(wei) 詳盡的研究,其他裂腹魚類的產(chan) 卵場研究較少。裂腹魚類棲息地研究的不足直接導致後續的棲息地生態因子研究無從(cong) 開展,也導致當前裂腹魚類保護工作受阻,是我國魚類生態學研究的一大短板。

  李偉(wei) 表示,保護棲息地是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根本途徑,棲息地保護和修複是河流水生態保護和修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水利行業(ye) ,針對河流幹支流控製性水庫的生態調度、過魚設施建設、棲息地水生態修複、下泄低溫水和氣體(ti) 過飽和等研究和應用,其核心內(nei) 容均涉及魚類棲息地及其生態水文過程。因此,開展魚類棲息地相關(guan) 研究,是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的重要舉(ju) 措。

  據悉,近幾年來,長江科學院流域水環境所積極加強長江源關(guan) 鍵魚類棲息地研究。2019年起,水環境所長江源關(guan) 鍵魚類棲息地研究團隊以第三極氣候變化和魚類棲息地研究作為(wei) 戰略目標,連續3年開展魚類棲息地專(zhuan) 項科考。2019年,水環境所長江源關(guan) 鍵魚類棲息地研究團隊發現了長江源魚類越冬場並初步揭示其形成機製,2020年實現關(guan) 鍵魚類人工繁殖,2021年精準定位關(guan) 鍵魚類產(chan) 卵場並初步揭示產(chan) 卵場生態水文需求。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