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監測實現全覆蓋
日前,青海湖流域完成300個(ge) 各類生態監測站點的布設工作,由此,這個(ge) 流域的生態環境監測實現全覆蓋。這為(wei) 青海湖流域的監測、科研與(yu) 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記者從(cong)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自2010年來,青海省相關(guan) 部門依托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綜合治理工程項目,開展了青海湖流域生態監測係統的建設工作。目前,青海湖流域建立了以生態定位監測綜合站、專(zhuan) 業(ye) 定位監測點、工程跟蹤監測點等生態監測站點為(wei) 主,流動監測(巡測)站為(wei) 輔的生態環境監測體(ti) 係,實現了流域生態環境監測全覆蓋。
這是2022年3月19日拍攝的青海湖(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這片巨大而獨特的水域是青藏高原上寶貴的物種基因庫,對於(yu) 維係西北地區生態係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生態監測係統的不斷完善將為(wei) 青海湖流域生態保護、科研開展、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等工作提供有效數據支撐。”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借助生態監測係統,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開展了青海省鹹水湖、鹽湖水體(ti) 監測體(ti) 係和青海湖生態環境監測與(yu) 綜合分析平台建設,建立了青海湖水體(ti) 環境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和水體(ti) 生態安全評估指標體(ti) 係,為(wei) 青海湖流域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此外,青海省生態環境、林草等部門持續推進青海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實施了一批青海湖濕地保護與(yu) 修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保護工程,青海湖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青海湖平均水位達3196.51米,平均水位對應麵積為(wei) 4528.1平方公裏;青海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沙柳河、哈爾蓋河、黑馬河水質達到Ⅱ類,水質狀況達優(you) 。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青海湖流域的珍稀野生動物數量也在增加。2021年監測數據顯示,一度瀕臨(lin) 滅絕的普氏原羚在環青海湖地區的種群數量已超過2800隻;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10.85萬(wan) 噸,與(yu) 2002年保護初期相比,累計增長40餘(yu) 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草河湖魚鳥”和諧共生 繪就青海湖綠色生態畫卷
2021年統計顯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5.28萬畝,草原植被綜合覆蓋率達72.38%,水體麵積達4625.6平方公裏,濕地保護率達69%,水質狀況為優的比例達100%。[詳細] -
青海湖仙女灣:碧波蕩漾 水清岸綠
走進青海湖仙女灣,一望無際的湖麵與天邊自然交匯,宛如鏡麵的湖泊、自由嬉戲的禽鳥、倒映著碧藍的天空……處處透露著原生態之美。[詳細] -
魚鳥共生 青海湖湟魚的生態循環之旅
每年的5月底至8月是青海湖湟魚洄遊的季節,成千上萬尾湟魚一路逆流而上,前往沙柳河、布哈河等淡水河產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奇特景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