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概念股”,魔幻卻足夠真實
作者:朱昌俊
中秋假期中,某隻股票因為(wei) 一場脫口秀成功“出圈”。9月11日,脫口秀演員House講述了自己大起大落的炒股經曆:第一天賺了3000元、第二天賺了5000元,引得他放話“巴菲特就這麽(me) 回事”;但第三天虧(kui) 了4000元,第四天虧(kui) 了6000元,還曾在一天損失了半年積蓄……最後,他投入的12萬(wan) 元隻剩下了2.5萬(wan) 元。在表演中,House揭露了他買(mai) 入的股票代碼“600759”。隨後,該股票迅速“出圈”。
被“段子”點名後,該股票股吧成為(wei) 股民“打卡紀念地”,不僅(jin) 有人為(wei) 該股申請新增“脫口秀概念股”,還有股民表示“明天見證市場合力”“加個(ge) 自選,明天看戲”。而9月13日,該股票開盤果真一字漲停。
客觀來講,脫口秀演員在公開節目中cue一支真實存在的股票,的確欠妥。畢竟,段子可以是真真假假,但拿真實的股票來調侃和編排,就很可能“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影響投資者的決(jue) 策甚至是整個(ge) 股票市場的情緒。要知道,股票投資不是一件可以開玩笑的事,它涉及真金白銀的投入,任何的誤導都可能會(hui) 帶來實實在在的代價(jia) 。這也是為(wei) 何此事發生後,從(cong) 涉事公司到監管部門都要公開澄清和表示關(guan) 注的原因所在。
涉事脫口秀演員表示,並沒有真的虧(kui) 掉12萬(wan) 那麽(me) 多,“從(cong) 年化收益率這段開始,後邊的東(dong) 西都是計劃外寫(xie) 出的梗,想把那種滑稽的不可一世感再往上寫(xie) 一倍。”由此可見,雖然該隻股票是真,但具體(ti) 的細節輸出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wei) 了配合“造梗”的需要而編排的。這也更加印證了這一做法的不妥。而這個(ge) 意外出現的插曲,或也給當前日益受捧的脫口秀表演提了一個(ge) 醒:千萬(wan) 要把握好創作、段子與(yu) 真實世界的邊界。否則,不僅(jin) 可能給社會(hui) 帶來一些負麵影響,也很可能給行業(ye) 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一段脫口秀帶火一支股票”,如此魔幻一幕,也未嚐不是股票投資市場某種真實生態的注腳。事實上,在股票代碼引發關(guan) 注後,涉事脫口秀演員就在微博明確回應:我和家人目前都沒有持有這隻股票,也沒有這個(ge) 計劃。此前該股票公司也發布澄清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生產(chan) 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但這些提醒和澄清,都未止住輿論場中業(ye) 已煽動的“蝴蝶翅膀”,最終我們(men) 看到了在過去近一年跌幅兩(liang) 成多的股票魔幻漲停的一幕。
實事求是地說,置於(yu) 股票市場的大環境下來看,這般“妖股”的表現很難說是孤例。有業(ye) 內(nei) 人士就表示,真實的證券市場有時候可能比段子還要誇張。隻不過,這一次因為(wei) 有了脫口秀節目這種大眾(zhong) 輿論話題的加持,涉事股票的飄忽走位受到了更多關(guan) 注。
由此可以說,“脫口秀概念股”固然堪稱魔幻,給脫口秀創作表演發出了警示,但不經意間的一個(ge) 段子就足以掀起一支股票的異動,也應該讓更多人對於(yu) 投資理財的觀念多一些更深刻的認識。當本該有的投資理性輸給了段子,這無論如何都是值得深思的事。(朱昌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