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定地震安置點的一筐南瓜
大渡河畔,四川石棉縣王崗坪彝族藏族鄉(xiang) 一處安置點裏,地震救災安置工作人員在給村民分發月餅時,一位老鄉(xiang) 腳步蹣跚著把一筐南瓜送到他們(men) 手上。
這位走路不太利索的老鄉(xiang) 名叫謝欽明,是王崗坪鄉(xiang) 挖角村村民。10日上午,他到自家地裏摘了十多個(ge) 嫩南瓜,小心翼翼地裝進背筐。要在往常,這些嫩南瓜是他家主要的蔬菜。挖角村土地稀少,寸土寸金,種點蔬菜相當不易。
9月10日,在四川石棉縣王崗坪彝族藏族鄉(xiang) 挖角村,村民謝欽明在自家菜地裏摘南瓜。新華社記者 劉瓊 攝
“種了四十窩南瓜秧,一年能結七八十個(ge) 南瓜,我差不多每年都數。”謝欽明說,一會(hui) 兒(er) 他還要再去摘一背筐南瓜送到安置點。
這個(ge) 安置點裏搭建了150多頂帳篷,安置了約500名群眾(zhong) 和部分救援隊員。安置點一角,就地搭了十餘(yu) 口大鍋,附近村民自發前來幫忙,給大家做飯。救災人員和被轉移安置群眾(zhong) 可免費在這裏吃上熱菜熱飯。
“大家一起克服困難,好多人來幫助我們(men) ,我們(men) 也要行動起來!”謝欽明說,給大家送點蔬菜,盡點自己的心意。
9月10日,在四川省石棉縣王崗坪鄉(xiang) 安置點內(nei) ,謝欽明(左)為(wei) 安置點送來南瓜。新華社記者 劉瓊 攝
在安置點內(nei) ,挖角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羅永霞拿著本子,密密麻麻記錄了村民送蔬菜的情況:張金秀、王秀芳,臘肉30斤;蔣仕蘭(lan) ,酸菜5斤;謝欽明,新鮮南瓜一筐……幾十位村民的捐贈信息記得清清楚楚。羅永霞告訴記者,地震後當天,這裏就開始進行安置工作,周邊好多老鄉(xiang) 都自發過來幫忙。
謝欽明回憶,地震後很快就有各種救援隊伍到達,轉運傷(shang) 員、安置受災群眾(zhong) ,場景曆曆在目。“我也要想想辦法出點力。”
謝欽明最開始想去轉運傷(shang) 員,但是幾年前他在山上修路時不幸跌倒,導致背脊骨折斷,至今背上還有鼓鼓的一塊,一直不能負重。他妻子想去安置點幫忙煮飯,但剛好感冒了,隻能放棄。最後想到中秋節到了,他覺得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地裏的南瓜。
9月10日,在四川省石棉縣王崗坪鄉(xiang) 安置點內(nei) ,謝欽明為(wei) 安置點送來南瓜。新華社記者 劉瓊 攝
老謝今年60歲,周邊務工、種點瓜果和玉米,這些是他家主要收入來源。地震時,他正在附近幹活。地震後他跑回家,房子沒事,但供水斷了。為(wei) 解決(jue) 飲水問題,他和很多老鄉(xiang) 就去山上用桶接泉水。
9月8日,村裏自來水終於(yu) 恢複,村民們(men) 再也不用跑很遠去接水。謝欽明知道,這肯定是救災隊伍幫忙搶通的,但他不知道是哪一支隊伍。
這支為(wei) 挖角村搶通水源的隊伍有來自石棉縣美羅鎮的民兵。剛退伍的周睿與(yu) 隊友6日就進入了王崗坪鄉(xiang) ,前兩(liang) 天幫助救援隊伍上山勘察,運送物資,8日就進山搶修水管。他們(men) 一人扛著一截6米長、60多斤的水管沿著不斷掉落碎石的山林攀爬,在一懸崖處發現了水管斷裂點。
9月10日,在四川石棉縣王崗坪彝族藏族鄉(xiang) 挖角村,村民謝欽明在院子裏曬玉米。新華社記者 劉瓊 攝
正當周睿綁好吊繩,懸在空中連接水管時,他的手機突然響起了地震預警警報。“那個(ge) 倒計時很嚇人啊,說是3級多的餘(yu) 震。”周睿說,瞬間山上滑下大量砂石,但自己又不能放手,否則剛接好的水管又要斷開。在迅速接好水管後,大家沿著吊繩向下滑了30米左右,腳才著地。
“為(wei) 了解決(jue) 老鄉(xiang) 的困難,我們(men) 再難也要上。”周睿說。根據統計,地震造成災區8萬(wan) 餘(yu) 人飲水困難,目前已通過搶修管道設施恢複供水3萬(wan) 餘(yu) 人,延伸管道新辟水源解決(jue) 供水1萬(wan) 餘(yu) 人,集中安置點安置解決(jue) 3.6萬(wan) 餘(yu) 人的飲水問題。
現在,王崗坪鄉(xiang) 挖角村村民又能吃上幹淨衛生的自來水。謝欽明說,“吃水不能忘記挖井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瀘定地震災區逐步恢複正常生活秩序
受瀘定地震影響,瀘定縣磨西鎮、得妥鎮等地商貿經濟活動一度按下“暫停鍵”。最近幾天,隨著災後恢複重建工作的推進,災區生活秩序正有序恢複。[詳細] -
四川瀘定6.8級地震:受損的110千伏輸電線路轉入災後重建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13日透露,在瀘定6.8級地震中受損嚴重的110千伏輸電線路唐下線轉入災後重建(不影響用戶供電),搶險人員正全力開展搶修施工作業。[詳細] -
直升機助力電力災後重建 46分鍾完成山頂物資轉運
“直升機起飛,山上卸貨人員做好準備。”9月12日10時36分,雅安市石棉縣王崗坪鄉愛國村,看著直升機順利起吊第一批貨物,國網四川送變電公司搶險隊隊長易實通過衛星電話對110千伏唐下線29號塔位搶險隊員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