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進入最後衝刺

發布時間:2022-12-07 13:40:00來源: 四川日報


若爾蓋濕地一角。省林草局供圖


陽光下,數千隻珍稀飛禽在光影交錯的若爾蓋花湖嬉戲翱翔。尹鋼 攝(資料圖片)

  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步伐

  ●國家層麵

  2021年10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建設跨川甘兩(liang) 省的若爾蓋國家公園,打造全球高海拔地帶重要的濕地生態係統和生物棲息地

  2022年4月

  國家公園管理局函複同意川甘兩(liang) 省共同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工作上升到國家層麵

  2022年11月5日

  國家領導人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開幕式視頻致辭中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將重點建設若爾蓋等濕地類型國家公園

  ●四川行動

  2020年5月

  啟動、開展“一方案兩(liang) 報告”前期工作

  2021年初

  調整創建思路

  完善“一方案兩(liang) 報告”

  今年以來

  聯合甘肅編製了若爾蓋國家公園初步總體(ti) 規劃

  初步確定了擬建區範圍

  提出8個(ge) 方麵28項任務

  “抓緊點兒(er) 哈,爭(zheng) 取兩(liang) 天內(nei) 竣工!”12月2日,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日幹喬(qiao) 濕地保護區,若爾蓋濕地水源涵養(yang) 能力提升工程項目施工人員冒著嚴(yan) 寒搶工期。

  同一時間,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與(yu) 濕地保護處工作人員提醒阿壩州按時提交材料,以便省級自評順利進行。

  從(cong) 基層到省級,踩的是同一個(ge) “鼓點”——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這件大事,正全麵提速、全力衝(chong) 刺。

  “奮力打造世界最美高原濕地國家名片!”省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省級自評啟動,意味著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進入最後衝(chong) 刺階段。自評報告等申報材料上報國家後反饋給省政府,修改完善後,會(hui) 同相關(guan) 材料再次上報,經評審及批複等程序,即創建成功。

  早 提前報送“一方案兩(liang) 報告”,28項創建任務基本完成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自巴顏喀拉山而來,一路鬥折蛇行,緩緩東(dong) 流到若爾蓋,在此迂回蜿蜒出第一道回頭灣。作為(wei) 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全國三大濕地之一的若爾蓋濕地,為(wei) 黃河上遊提供約30%水量。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和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重大戰略。四川舉(ju) 全省之力,把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作為(wei)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印發《四川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建設若爾蓋國家公園作為(wei) 重要抓手之一。

  創建突出一個(ge) “早”字。早在2019年9月,四川就提出並積極推動創建若爾蓋濕地國家公園。2020年1月,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啟動創建若爾蓋濕地國家公園”。

  細心者可以發現,如今的創建,最初名字中的“濕地”二字不見了。省林科院林研所所長鄢武先說,這是經多輪專(zhuan) 家論證後決(jue) 定刪掉的,為(wei) 了讓其內(nei) 涵與(yu) 外延不僅(jin) 僅(jin) 局限在濕地資源保護層麵,打開了創建工作格局。

  不僅(jin) 如此,一般來說,國家公園的申報,先是創建方案獲批,然後再報送申報要件(即被稱為(wei) “一方案兩(liang) 報告”的科學考察與(yu) 符合性認定報告、社會(hui) 影響評估報告和設立方案),然後再正式設立國家公園。

  在今年5月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方案獲批前,四川就已上報了“一方案兩(liang) 報告”。鄢武先說,2020年5月,四川就啟動並開展了“一方案兩(liang) 報告”前期工作,組織省林科院牽頭,會(hui) 同國家公園管理局昆明勘察設計院等組成專(zhuan) 業(ye) 團隊,依據國家公園設立規範,進行科學考察和調查研究,編製形成初稿。

  2021年初,依據國家相關(guan) 規劃中關(guan) 於(yu) “川甘共建”要求,我省及時調整創建思路。同時,成立專(zhuan) 班完善“一方案兩(liang) 報告”。

  今年初以來,我省聯合甘肅編製了若爾蓋國家公園初步總體(ti) 規劃,確定了擬建區範圍,共同研究製定創建工作推進方案,提出體(ti) 製機製建設、矛盾衝(chong) 突調處、生態保護修複等8個(ge) 方麵28項任務,並逐一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並於(yu) 7月底印發實施。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各項創建任務,並啟動省級自評。

  廣 從(cong) 全國“借人”摸清家底,為(wei) 科學創建提供依據

  最近,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科長索郎奪爾基,在梳理若爾蓋濕地黑頸鶴遷徙規律調查資料。根據安裝在黑頸鶴腿上的追蹤器,可以直觀看到它們(men) 已飛抵雲(yun) 南等地越冬。

  密集進行各類科考調查,是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原四川省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推進專(zhuan) 班負責人說,調查是為(wei) 全麵摸清家底,為(wei) 科學製定若爾蓋濕地生態保護措施提供依據。

  這些調查,突出了一個(ge) “廣”字。首先,是調查團隊來源廣。由於(yu) 擬建區甚至整個(ge) 四川力量有限,所以調查工作從(cong) 全國“借”人才和團隊。“今年夏天我作為(wei) 向導,帶了七八支科考調查隊。”索郎奪爾基說,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啟動以來,他就給來自國家林草局、中科院、川農(nong) 大等全國有關(guan) 部門、科研機構和高校科研團隊做向導。

  若爾蓋濕地擁有豐(feng) 富的泥炭資源,但因濕地萎縮、水位下降,呈現減弱或停止發育狀態。為(wei) 此,我省開展了泥炭資源調查,邀請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的專(zhuan) 家實地走訪,對外業(ye) 調查進行驗收。

  其次,是調查內(nei) 容廣。目前多項調查在擬建區展開,內(nei) 容涉及減畜降牧、永久基本農(nong) 田、工礦企業(ye) 、水電站、人工商品林等六大方麵的現實矛盾衝(chong) 突和曆史遺留問題。經核實,四川片區擬建區內(nei) 不涉及運行的工礦企業(ye) 、水電站及人工商品林。針對超載過牧情況,我省已形成問題清單,正研究製定處置方案。

  此外,還對擬建區內(nei) 人口數量、原住居民活動對主要保護對象的影響做了調查,編製了有關(guan) 居民搬遷建議方案,對擬建區內(nei) 景區景點、水利設施數量、規模等情況做了梳理,對接最新國土“三調”數據,起草了公益林、草原、濕地共同保護協議。

  專(zhuan) 家強調,擬建區各種情況是動態變化的,這要求我們(men) 的調查也應該是多輪的,持續更新的。

  實 修複草原濕地生態,治理先行,以項目為(wei) 抓手

  12月初,若爾蓋縣紅星鎮紮窩村,白天氣溫已低於(yu) 零攝氏度。受縣林草局等委托,村民澤郎當州隔幾天便要到家附近的廢棄采石場,查看修整後的邊坡是否堅固。為(wei) 修複采礦留下的傷(shang) 痕,兩(liang) 個(ge) 月前,施工隊在這裏修整了邊坡,回填了采坑,栽種了植被。明年春天,這裏的山坡就能複綠。

  今年,為(wei) 更好保護若爾蓋濕地生態係統,我省謀劃啟動了四川黃河上遊若爾蓋草原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並納入國家“十四五”重大工程名錄,將通過三年時間實施係列子項目,從(cong) 源頭上、整體(ti) 性、係統性、一體(ti) 化推進該區域的生態保護與(yu) 修複。

  省地質局405隊副總工程師向國萍介紹,該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新增固碳量4.56萬(wan) 噸、水源涵養(yang) 量3.33億(yi) 立方米,將全麵恢複高寒濕地生態係統功能,鞏固提升生態固碳能力。

  生態保護修複,是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的務實之舉(ju) 。聚焦一個(ge) “實”字,創建堅持草原濕地生態修複治理先行。

  如何先行?項目是主要抓手。截至目前,四川已爭(zheng) 取到係列“若爾蓋山水工程”項目,總投資52億(yi) 元,其中多個(ge) 項目在擬建區範圍。

  在若爾蓋縣轄曼鎮的一處治理現場,記者看到,連綿起伏的草坡偶爾露出的“傷(shang) 疤”正在修複中。人們(men) 把高山柳樹樁紮成方格,再用柳條將方格連在一起,方格中的草已長勢茂密,沙土被遮蓋並穩固在方格中。

  “這就是高山柳沙障。”若爾蓋縣林草局生態修複股股長阿西說,以前起風時,沙丘上的沙能把公路淹沒。如今,用高山柳等製成的草方格沙障可防風固沙,促進植被恢複。

  除了自然因素,當地過載放牧等人為(wei) 活動,曾經對若爾蓋濕地退化造成影響。為(wei) 此,我省編製了有關(guan) 管控意見,對擬建區輪牧、休牧等作出新要求,探索開展林草濕聯合執法行動。

  和 妥善處理保護與(yu) 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最近,若爾蓋縣牧民莫蘭(lan) 措,改變了放牧方式。

  “以前我們(men) 都是放牧一整天,而且草也不夠。現在隻需要放半天,草夠用,收入也增加了。”不久前,她在距離若爾蓋花湖濕地50公裏外,利用自家草場建立起了生態牧場,加入補飼、圈養(yang) 等集成養(yang) 殖模式。

  今年,若爾蓋縣推廣“輪牧、圈養(yang) 、補飼”三結合模式,將過去自由放牧改為(wei) 適時適量放牧。“隨著放牧時間的減少和牛羊啃食量的減小,濕地有了更多的恢複時間和休養(yang) 空間。”若爾蓋縣科技農(nong) 牧局動物疫控股股長陳天祥算了一筆賬:傳(chuan) 統模式下25畝(mu) 草場能養(yang) 活一頭牛,新模式下隻需要8畝(mu) 多草場。

  如何妥善處理保護與(yu) 發展的關(guan) 係?四川用心寫(xie) 一個(ge) “和”字,明確了“重在保護、重在治理、高質量發展”的原則,探索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之路。換言之,就是要在保護好自然生態、維護好生物多樣性、管理好國家公園的同時,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

  “首先要解決(jue) 擬建區居民的收入問題。”若爾蓋縣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該縣通過群眾(zhong) 轉移安置、明確相應補償(chang) 標準、增設生態公益性崗位等方式,統籌發展特色小鎮、旅遊民宿、鄉(xiang) 村精品遊等新業(ye) 態,增加居民收入。目前,若爾蓋縣已規劃藏家樂(le) 、牧家樂(le) 184家,依托銜接資金支持13個(ge) 鄉(xiang) 鎮及重點村製定鄉(xiang) 村規劃。

  行走在黃河九曲第一灣、花湖等景區,記者看到,越來越多、越來越規範的農(nong) 家樂(le) 、藏家樂(le) 在這些地帶有序開建。特別是七八月份旅遊旺季,沿213國道前行,一路上可見掛著全國各地牌照的私家車在路上走走停停,拍照打卡。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強調要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在省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看來,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就是對這一部署的落地落實。

  “我們(men) 將以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為(wei) 契機,打造全球高海拔濕地生態係統和生物棲息地和黃河上遊水源涵養(yang) 中心區,推進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打造‘最美高原沼澤濕地’新名片。”省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