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恢複到11.41萬噸
近日,根據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chan) 研究所監測數據,2022年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恢複到11.41萬(wan) 噸,較上年增加0.56萬(wan) 噸,增長5.1%。
青海湖裸鯉(湟魚)洄遊。周元峰 攝
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中唯一的大型野生經濟魚類,在青海湖“魚鳥共生”生態係統中發揮著獨特、核心作用,對確保青海湖地區生態環境安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3年起,青海省啟動青海湖封湖育魚,禁止任何單位、集體(ti) 和個(ge) 人到青海湖、湖區主要河流以及支流裸鯉主要產(chan) 卵場捕撈裸鯉,銷售裸鯉及其製品。同時,疏浚青海湖主要入湖河流河道,專(zhuan) 門設計科學合理的“過魚通道”,保證裸鯉的“生命通道”更加暢通。
截至目前,青海已累計向青海湖放流裸鯉魚種1.97億(yi) 尾,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已由2002年的2600噸恢複到2022年的11.41萬(wan) 噸,是保護初期的44倍,人工增殖放流貢獻率達到23%,“草-河-湖-水-魚-鳥”共生生態鏈更加穩固,“半河清水半河魚”景觀得以重現,青海湖更成為(wei) 展示打造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的窗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全球連線丨青海湖裸鯉人工繁育記
青海湖裸鯉又稱“湟魚”,是青海湖生態鏈中的核心物種,僅分布於青海湖及其湖周支流。由於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過度捕撈,以及氣候變化導致生境惡化等原因,湟魚資源量銳減,一度瀕臨滅絕。 [詳細] -
湟魚洄遊:一條魚的生命傳奇
從瀕臨滅絕到魚翔淺底,一條魚的興衰,見證了青海湖生態環境的變遷,也成為青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每逢洄遊旺季,各族群眾,各方遊客,在觀魚放流中體驗自然,感悟生命,傳播理念,共享生態文明。[詳細] -
“草河湖魚鳥”和諧共生 繪就青海湖綠色生態畫卷
2021年統計顯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5.28萬畝,草原植被綜合覆蓋率達72.38%,水體麵積達4625.6平方公裏,濕地保護率達69%,水質狀況為優的比例達10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