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上遊生態屏障 守護黃河長久安瀾
黃河從(cong) 巴顏喀拉山脈北麓出發,一路奔騰,在川西北“一閃而過”。
在沿黃河分布的9省(區)中,四川省黃河流域麵積1.87萬(wan) 平方公裏,占黃河流域總麵積的2.4%;黃河幹流四川段長度174公裏,占黃河幹流總長度的3.18%。而另一方麵,黃河出川斷麵多年平均徑流量達141億(yi) 立方米,占黃河全流域年徑流量的26%;四川省黃河流域5縣濕地(含水域)的總麵積超103萬(wan) 公頃,豐(feng) 沛的蓄水讓四川成為(wei) 黃河上遊重要生態涵養(yang) 地和水源補給地。
2023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黃河保護與(yu) 治理邁入有法可依的新階段。當前,四川省正不斷強化上遊意識、擔起上遊責任,切實築牢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全力守護母親(qin) 河長久安瀾。
保護優(you) 先:堅持係統治理,築牢上遊水生態屏障
沿著黃河岸線巡護完草場,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洛華村牧民索朗澤讓回家時,已近黃昏。幹淨、整潔的氈房裏,家人已熬好酥油茶,揉好青稞麵。幸福的日子,讓索朗澤讓格外舒心。
然而,就在前幾年,每次巡護草場,他都感到焦慮。黃河在洛華村形成一道美麗(li) 的河灣,由於(yu) 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影響,河岸侵蝕曾讓索朗澤讓家損失了不少草地。在四川省黃河流域,不少牧民都曾像索朗澤讓家一樣,經曆過河道侵蝕帶來的危害和損失。
2019年9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黃河的保護與(yu) 治理如何展開?在四川,首先是織密一張“保護網”。去年3月,黃河幹流若爾蓋段應急處置工程啟動實施。這是四川省在黃河幹流啟動實施的首個(ge) 生態護岸工程,有效遏製了若爾蓋段黃河岸線的侵蝕和坍塌。此外,黃河幹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也有望在今年主汛期結束後開建。
製度建設方麵,2021年5月,四川省首支黃河護河隊組建,主要負責若爾蓋縣73條河流、6個(ge) 湖泊及3個(ge) 重要濕地的河湖巡護、河岸清理、違法整治等工作。截至目前,四川省共設立黃河流域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河湖長194名,曆年來巡河查河治河2.4萬(wan) 餘(yu) 次,推動整治問題1294個(ge) ,有效推動了黃河流域河湖麵貌持續改善,3個(ge) 國考斷麵水質常年保持優(you) 良狀態。
其次是推動流域協作“一盤棋”。黃河保護涉及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必須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為(wei) 此,四川省深化與(yu) 青海、甘肅的跨省協作,共同探索建立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簽署河長製聯防聯控聯治合作協議,深入開展聯合巡河、聯合管護、聯合治理。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後,四川省廣泛發動宣傳(chuan) 、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加強流域水生態保護修複,不斷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
“保護優(you) 先,係統治理。我們(men) 以河湖長製為(wei) 抓手,推動黃河流域河湖保護實現‘最後一公裏’從(cong) ‘沒人管’到‘有人管’、從(cong) ‘管不住’到‘管得好’。”省河長製辦公室主任、水利廳廳長郭亨孝表示,四川省堅決(jue) 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築牢上遊水生態屏障,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
發展轉型:打造幸福河湖,助推流域高質量發展
甘孜州石渠縣是黃河入川後的第一縣,也是黃河上遊重要水源涵養(yang) 地、補給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生態功能區。盛夏時節,川西北高原的清晨透著一絲(si) 涼意。在德榮瑪鄉(xiang) 江秋河畔的黃河流域和平村生態修複示範點,翠綠的矮草覆蓋著大地,長勢茂盛的水灘處,幾隻犛牛正在吃草。
“以前我們(men) 的主要收入靠開采砂石,草場沙化嚴(yan) 重。”曾經的挖砂工次稱格拉現在是當地的環境管護員,他說,石渠縣對此處開展專(zhuan) 項治理,恢複植被1.8萬(wan) 平方米、建設圍欄600米。治理後的江秋河畔,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旅遊觀光於(yu) 一體(ti) 。
近年來,石渠縣還持續在蝦紮鎮、長沙貢瑪鄉(xiang) 、格孟鄉(xiang) 等多個(ge) 鄉(xiang) 鎮,實施黃河上遊水源涵養(yang) 綜合治理項目,為(wei)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奠定生態根基。
地處若爾蓋濕地的花湖,每年為(wei) 黃河補水達44億(yi) 立方米,是名副其實的黃河天然“蓄水池”。過去,受開溝排水、過度放牧等影響,曾一度出現濕地萎縮、水源涵養(yang) 能力下降等問題。省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為(wei) 保護花湖為(wei) 代表的黃河流域生態,四川省實施了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川西涉藏地區沙化治理、黃河上遊水源涵養(yang) 等15個(ge) 項目。去年,花湖所在的若爾蓋縣,旅遊總收入超16億(yi) 元,遊客達223萬(wan) 餘(yu) 人次。
河之福,人之福。從(cong) “治”河,到“福”河,川人與(yu) 黃河的關(guan) 係,出現古今未有之變,正奏響相惜相親(qin) 的新樂(le) 章。“實現流域高質量發展,還必須進一步做好轉型文章。”省河長製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四川省正不斷優(you) 化黃河流域產(chan) 業(ye) 布局,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流域內(nei) 阿壩、甘孜兩(liang) 州光伏裝機占全省的42%。四川省還充分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對水文、水資源、水生態、水域空間進行動態檢測監控,為(wei) 流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下一步,四川省將不斷增強黃河上遊水源涵養(yang) 功能,著力構建水安全保障體(ti) 係,著力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著力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確保一河清水向東(dong) 流,為(wei) 把黃河建設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出四川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省甘孜州護航長江黃河上遊美麗生態
截至目前,甘孜州共完成水土流失、幹旱河穀、沙化土地、退化草地等生態修複458.49萬畝,綠化道路2200公裏,建立了44個自然保護區、11個森林公園、17個濕地公園。[詳細] -
阿壩黃河幹支流域生態防護帶今年將基本建成
阿壩州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何曉宇說,今年將完成黃河幹流98公裏和黃河支流500多公裏的建設任務。“今年,我們要基本建成阿壩黃河幹支流域生態防護帶。” [詳細] -
四川保護修複濕地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已在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開展濕地保護與恢複項目100餘個,用於重要濕地保護修複和能力提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