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塔拉灘:從荒灘到全球最大光伏發電園區

發布時間:2023-11-23 08: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一年一場風,從(cong) 春刮到冬”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昔日的真實寫(xie) 照。塔拉灘,曾是青海風沙危害最嚴(yan) 重的地帶之一。

  現今,塔拉灘上光伏板綿延,在廣闊的草甸中像極了一片“墨海”。

  日前,記者在塔拉灘看到,塔拉灘光伏發電園區內(nei) ,光伏板根據地勢的起伏排布,超過700萬(wan) 塊光伏板在草甸上鋪開,總裝機容量達2.2GW。據悉,塔拉灘從(cong) 2011年開始,逐步建成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發電園。


圖為(wei) 塔拉灘光伏發電園區一角。陳宗淇 攝

  據悉,塔拉灘降雨稀少,缺少高大植被和雲(yun) 層的阻擋,該地年平均日照超1800小時,地形相對平坦,這樣的自然條件成為(wei) 發展光伏的優(you) 勢。

  據了解,該園區涵蓋國內(nei) 外多種先進技術,匯集接入2000多萬(wan) 個(ge) 數據測點,完成新能源電站遠程集中監控、大數據分析、遠程診斷等,實現資源優(you) 化和能源效益化。

  國家電投黃河公司海南分公司產(chan) 業(ye) 園項目部一次班班長祁富林說:“我從(cong) 2014年來到這裏,見證了園區內(nei) 的植被從(cong) 無到有,以前的植被覆蓋率約10%,現在園區內(nei) 的植被覆蓋率已經達到80%以上。”

  據記者了解,曾經的塔拉灘荒漠化以每年1.8萬(wan) 畝(mu) 的速度在增加,草場沙化麵積達101.11萬(wan) 畝(mu) ,農(nong) 牧民的大量草場被沙土掩埋,植被稀疏矮小,產(chan) 草量明顯減少。

  2013年,在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下,光伏園區修建防沙固林帶。如今,園區內(nei) 各類苗木成活率達90%以上,塔拉灘生態治理麵積達到31.1萬(wan) 畝(mu) ,原生植物覆蓋麵積從(cong) 治理前15%達到現在的65%,流動沙丘得到有效治理。

  記者從(cong) 工作人員的介紹中了解到,該園區占地麵積54平方公裏,700萬(wan) 塊光伏板的清潔工作是一項“大工程”。


圖為(wei) “光伏羊”在塔拉灘光伏發電園區內(nei) 。陳宗淇 攝

  據祁富林介紹,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引進當地牧戶的羊群進入園區,羊群成為(wei) 園區內(nei) 的“除草機”,羊糞又成為(wei) 肥料,土壤肥力能得到改善,這些羊也就成為(wei) 大家口中的“光伏羊”。這種“上電下牧”的模式實現了“清潔能源+生態修複+民生創收”的多贏。

  中立騰暉共和新能源有限公司運維部相關(guan) 負責人李峰介紹:“大麵積的光伏板有益於(yu) 降低風速,減少水分蒸發,對植被起到庇護作用。通過種植堿草等固沙的植物,風速減小了,土壤中水分蒸發量也減少,當地水源涵養(yang) 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製。”

  據此前報道,該園區的綠色電力通過特高壓線路,亦服務於(yu) 第19屆杭州亞(ya) 運會(hui) 。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沿著黃河遇見海丨“向陽而生”的塔拉灘

    站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放眼望去,成排的光伏板蔓延至天際,看不到盡頭。這裏是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塔拉灘光伏發電園區,這片藍色的“海洋”正在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清潔能源。[詳細]
  • 青海省海南州:以光伏治沙推動綠色發展

    行走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光伏園區,一排排光伏板錯落有致、望不到邊,光伏板下方牧草叢生、羊群穿梭。很難想象這裏曾是寸草不生的黃沙地,而如今卻成了光伏治沙的典型樣板。[詳細]
  • 塔拉灘上“種太陽”

    高原的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看著眼前“光伏羊”的膘情,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鐵蓋鄉哈汗土亥村的馬生興真切感受到,光伏發展帶來的好處太多了。[詳細]
  • 當戈壁灘遇上光伏:昔日不毛之地成為今日“光伏海”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運用水光互補技術,85萬千瓦光伏電站產生的電能通過330千伏輸電線路,送到約50公裏外的龍羊峽水電站。通過協調控製,將光伏電轉化為虛擬水電送入電網,實現了“1+1>2”的效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