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川藏公路修建始末

發布時間:2024-04-08 05:53:00來源: 新利平台

  今年是川藏公路通車70周年。站在當年這條公路開工破土處的雅安市金雞關(guan) ,看著高大牌坊下如織的車輛在寬闊的公路上穿梭湧動,感慨萬(wan) 千,思念頓起。 

  雅安是成渝地區連接西藏的交通樞紐和民族走廊。打通川藏道路,使川藏連為(wei) 一體(ti) ,無論是從(cong) 政治還是經濟,無論是從(cong) 軍(jun) 事還是文化,以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考慮,都是意義(yi) 重大。早在清朝時期,這些思慮就成了謀劃邊藏政事的邊吏們(men) 共同的心意。 

  1907年,時任川滇邊務大臣的趙爾豐(feng) 以“治邊”為(wei) 由,預算20萬(wan) 兩(liang) 銀,開工了成都至康定的騾馬車道。他和時任四川總督,他的哥哥趙爾巽商議,分頭催促沿途州縣抓緊修建,爭(zheng) 取早日完成,為(wei) 此,他還專(zhuan) 門在雅州(現在的雅安)設立了一個(ge) 車務處,負責督辦此事。 

  可事情沒他想得那麽(me) 簡單。從(cong) 雅州往西,沿途高山峻嶺,施工並非易事;更嚴(yan) 重的是,各州縣長官對此一點不上心,僅(jin) 以敷衍了事,令他不得不另派官員沿途查勘;由於(yu) 當時測量與(yu) 築路工程人才缺乏,未經勘測就盲目動工,以致事倍功半,許多路段不得不重新修治。 

  路尚未建成,趙被調去成都鎮壓日趨荼烈的保路運動,接著又丟(diu) 了性命,最後,路便沒有了結果。 

  這還僅(jin) 僅(jin) 是騾馬車道,算不得真正的公路(汽車路)。 


圖為(wei) 康藏公路路線踏勘圖 翻拍:登真巴珍

  1912年,川康公路成雅段(成都至雅安)開始籌備修建。這下不是趙爾豐(feng) 的騾馬車道,而是正兒(er) 八經的汽車道了。事兒(er) 由當時的四川軍(jun) 政府都督尹昌衡提出,經省議會(hui) 提議,由四川省發行紙幣20萬(wan) 元,作為(wei) 成康“軍(jun) 路”築路經費,計劃1914年修到雅安。 

  此時的施工人員同趙爾豐(feng) 時代差不多,既少勘測常識,又缺乏築路經驗,路基卵石,既不捶碎,也不夯實,鋪在路上,再撒上蓋土就算成了。這樣的路被雨水一衝(chong) 刷就現出了陋像,泥土流走,亂(luan) 石裸露,行旅和騾馬常在途中受傷(shang) ,換來的又是怨聲載道,“軍(jun) 路”被叫作了“均怒”。 

  後來,尹昌衡倒了黴,不但丟(diu) 官,還進了監,川康公路就此停工。此後10餘(yu) 年間,無人管理,路的擴寬部分又回歸成了農(nong) 田。 

  1925年,國軍(jun) 第23軍(jun) 軍(jun) 長劉成勳打敗陳遐齡,拿下西康,成了西康屯墾使。他決(jue) 定修築成(成都)康(康定)馬路。12月,開工典禮在成都武侯祠舉(ju) 行,到第二年秋天,完成了成都至新津的40公裏土路。 

  工程進行著,可還沒完成到一半,1927年,劉成勳被24軍(jun) 的劉文輝打敗,下野回了老家。好在劉文輝沒停下手腳,繼續路的修建,151公裏路,修修停停,停停修修,到1932年夏天,這條先後費時近8年,派款銀近40萬(wan) 兩(liang) 的成康路成雅段勉強打通了。 

  而麵對雅安往西的高山荒野,劉文輝也沒轍了,工程就此打住。 

  抗日戰爭(zheng) 爆發後,蔣介石於(yu) 1938年3月電令重慶行營:“大規模計劃興(xing) 修西康省各公路,並撥款盡快先完成川康路……限於(yu) 二十七年(1938年)底以前通車。” 


圖為(wei) 西南軍(jun) 政委員會(hui) 布告 翻拍:登真巴珍

  可一直到1942年,川康線才算是勉強通了車。據1940年《康導月刊》報道,當時的川康公路負責人首次試車後在康定對新聞記者發表了談話,說起工程的艱巨時,提到了傷(shang) 亡人數,“職員死7人,傷(shang) 10餘(yu) 人,路工死亡約3000人,負傷(shang) 者約6000人。”該刊另一段文字更是令人傷(shang) 感交集:“近來因為(wei) 陸續交工了,時常看見他們(men) 用竹竿或木杠抬著同伴的屍體(ti) 回鄉(xiang) 去,有些是用布和草席或芭蕉葉裹著屍體(ti) ,綁縛在一片木板上背著走,另用一張紅紙把死屍的頭蒙著,若不見那一雙赤足,簡直不知道他們(men) 背的是什麽(me) 。抬、背,一天天絡繹於(yu) 途,令人看了,不禁悲從(cong) 中來。”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jun) 劍指西南,康藏的解放也成為(wei) 了黨(dang) 中央和毛主席思慮的問題。1950年1月2日淩晨4點,正在蘇聯訪問的毛主席夜不能寐,給國內(nei) 發回了一封電報,“既然由西北入藏每年隻有5月中旬至9月中旬共4個(ge) 月時間可以通行,其餘(yu) 8個(ge) 月大雪封路不能通行,則由西康入藏之時間恐亦相同。而如果今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不向西藏進軍(jun) ,則須推遲至1951年才能進軍(jun) 。我意如果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應當爭(zheng) 取於(yu) 今年5月中旬開始向西藏進軍(jun) ,於(yu) 10月以前占領全藏。” 

  劉伯承和鄧小平根據毛主席的指示,選定了由張國華率領18軍(jun) 進軍(jun) 西藏。該決(jue) 定一下,毛主席又向進藏部隊發出了:“一麵進軍(jun) ,一麵修路”的指示。 

  1950年4月,康藏公路在雅安金雞關(guan) 破土動工,11萬(wan) 人民解放軍(jun) 、工程技術人員和各族民工意氣風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ge) 春天裏,用鐵錘、鋼釺、鐵鍬和鎬頭,展開了降服險川大河的築路壯舉(ju) 。 


圖為(wei) 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 攝影:陳浩力

  為(wei) 了打通進藏天路,戰士們(men) 夜以繼日地幹著,他們(men) 用繩索拴住身子,在懸崖上開路,在冰河上架橋。如今,在川藏公路的帕龍天險段,萬(wan) 仞絕壁上仍可見到當年18軍(jun) 將士用來攀岩鑿路的鉚釘和木樁。據一位親(qin) 曆者回憶:“康藏公路一路修過來,我們(men) 從(cong) 沒坐過車,就是有一、兩(liang) 台車也是送炸藥、送糧食、送藥品的。幾個(ge) 團修路,通一段就走了,再修好一段,又往前走了。就這樣一段一段往前倒,背著公路走,到公路通車我們(men) 都沒坐過汽車,我們(men) 就這樣一段一段的修路修進西藏,走路走進了西藏。” 

  二十世紀50年代,有一首叫《歌唱二郎山》的歌曲在中華大地風靡一時,歌中唱道:“二呀嘛二郎山,哪怕你高萬(wan) 丈,解放軍(jun) ,鐵打的漢,下決(jue) 心,堅如鋼,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 

  二郎山位於(yu) 雅安市天全縣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之間,是川藏線上從(cong) 成都平原到川西高原的第一座高山。山高嶺險,可在解放軍(jun) 麵前,再大的困難也阻止不了他們(men) 修通道路,進軍(jun) 西藏的行動。 

  1954年12月25日,康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成為(wei) 了進出西藏的兩(liang) 條大動脈。中國郵政為(wei) 此專(zhuan) 門發行了一套郵票以為(wei) 紀念。 


圖為(wei) 特14“3-1”郵票 攝影:登真巴珍

  18軍(jun) 的官兵們(men) 用了4年時間,修通了長達2000公裏的康藏公路,同時也付出了4963名戰士犧牲的代價(jia) 。 

  1955年,西康省撤銷,康藏公路成了川藏公路的一部分。它也是從(cong) 上海出發的中國最長最美的景觀大道318國道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隨著曆史的演進,古老的康藏公路也在不斷地升級改造,成都到康定高速的通車,使得從(cong) 成都到康定變得迅捷通暢。而這條高速還在繼續往西延伸。 


圖為(wei) 老茶馬古道依舊發揮著它的作用 攝影:登真巴珍

  川藏公路的通車,縮短了拉薩與(yu) 成都、拉薩與(yu) 北京的距離,每天,成千上萬(wan) 的車與(yu) 人在這條路上通過,成千上萬(wan) 噸的貨物從(cong) 這條路上源源不斷地運進涉藏州縣,使之成為(wei) 了維護祖國西部安全的堅實保障,成了西藏發展的大動脈,成了增進各民族團結的橋梁和紐帶。在此,油然想起了1954年毛主席在康藏、青藏公路通車時的題詞:“慶賀康藏、青藏兩(liang) 公路的通車,鞏固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建設祖國。”(新利平台 作者為(wei) 雅安市戲劇家協會(hui) 副主席汪文智)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