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厚植生態底色 推動綠色發展
從(cong) 藏北草原到雅礱河岸,從(cong) 魯朗林海到瑪旁雍錯湖畔,來自四麵八方的人們(men) 紛至遝來,盡情領略西藏天藍、水清、地綠的大好風光。
2021年,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市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區生態環境係統緊緊圍繞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汙染防治攻堅戰連續兩(liang) 年考核“優(you) 秀”,環境質量保持全優(you) ,生態文明示範創建保持全國前列,“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開局良好。
高質量發展能力持續增強
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東(dong) 亞(ya) 氣候的調節器,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來,西藏積極推動“六穩”“六保”,大力支持高新數字、生態農(nong) 牧、特色旅遊等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基礎能力建設,深化碳匯經濟發展研究,探索生態資產(chan) 評估——生態係統服務價(jia) 值核算研究及應用,啟動跨境生態環境影響研究。
目前,全區完成市地級“三線一單”成果集成和入庫發布,劃定管控單元850個(ge) ,全區約88.96%的國土麵積納入優(you) 先保護單元,“三線一單”成果在交通、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得到有效應用。持續加強拉林鐵路沿線生態修複和環境管理,綠色“複興(xing) 號”馳騁在環境潔淨、生態秀美的雪域高原。加強川藏鐵路建設生態環境監管服務,協調完成雅江流域綜合規劃環評審查,全力支持機場“3+1”、江孜康卓水庫等重大項目建設。審查規劃環評7份,審批備案建設項目環評文件7937份,實現“兩(liang) 高”項目和企業(ye) 零審批、零引進。深入落實排汙許可證製度,完成179家單位質量審查、83家單位執行情況現場核查。林芝市、昌都市著力加強川藏鐵路監管,幫扶指導企業(ye) 綠色施工。
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將53個(ge) 行業(ye) 類別144類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權限下放至市地,自治區審批僅(jin) 占一成,網上備案建設項目環評文件達92.9%。在全區率先落實強邊固邊差別化政策,對175個(ge) 涉邊項目實行環評豁免或降低環評文件類別。
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紮實推進
2021年以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一如既往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戰略部署,擘畫了未來五年乃至今後一個(ge) 時期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的宏偉(wei) 藍圖。
生態環境部在拉薩召開“十四五”全國生態環境係統對口援藏工作會(hui) 議,為(wei) 新時代西藏生態環境保護注入了新動力。區黨(dang) 委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各市地各部門自覺履行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積極主動向自治區黨(dang) 委報告生態環境保護履責情況。
編製並提請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審定通過《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規劃(2021—2035年)》,以“五地一體(ti) 係”為(wei) 路徑,製訂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製定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意見,接續實施新一批具有西藏特點的7大標誌性戰役,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製完成,空氣質量保持、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土壤和農(nong) 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專(zhuan) 項規劃穩步推進。
目前,《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正式施行,首個(ge) 生態文明宣傳(chuan) 月活動亮點紛呈、有聲有色,生態文明全民共建、共享、共樂(le) 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管理辦法及11項配套指標體(ti) 係出台實施,各地創建熱情高漲,13個(ge) 縣區、284個(ge) 鄉(xiang) 鎮、3229個(ge) 村居開展了自治區級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其中,堆龍德慶區、曲水縣、工布江達縣獲得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拉薩市達東(dong) 村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生態保護修複成效鞏固擴大
近年來,西藏全麵加強以33條重要河流為(wei) 主的江河源係統保護,著力提升“亞(ya) 洲水塔”生態功能與(yu) 服務價(jia) 值。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yu) 建設規劃累計投入127.1億(yi) 元。持續推進拉薩市、山南市山水林田湖草沙試點工程,累計落實資金74.74億(yi) 元,積極推動昌都市、日喀則市項目申報。落實中央水汙染防治資金7.07億(yi) 元,實施拉薩河、年楚河、哲古湖等水生態環境保護修複項目。
同時,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配合推進三江源(唐北片區)國家公園建設。深入開展“綠盾2021”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核查人類活動點位3488個(ge) ,年度問題“增量”、曆年問題“存量”持續遞減,整改完成率達94%。建立生態安全工作協調機製,完成高黎貢山(伯舒拉嶺)野生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配合開展種質資源普查和外來物種入侵調查。順利完成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hui) 相關(guan) 活動,向全世界展示西藏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林芝市強化自然保護地監管,曆年“綠盾”整改問題已全部銷號。
在生態振興(xing) 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上,西藏全麵起步,製訂專(zhuan) 項工作方案,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向鄉(xiang) 村延伸。完成“十三五”農(nong) 村環境整治成效評估。爭(zheng) 取8550萬(wan) 元實施新一批農(nong) 村環境整治項目,製定農(nong) 牧區生活汙水處理技術指南,優(you) 化布局,統籌推進農(nong) 村飲水、汙水、垃圾設施建設。全區畜禽養(yang) 殖資源化利用率達92%,主要農(nong) 作物化肥農(nong) 藥利用率達41%,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全麵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持續開展“四旁”植樹,鄉(xiang) 村生態宜居水平不斷提升。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31.39億(yi) 元,安排生態崗位46.62萬(wan) 個(ge) ,綠水青山守護者有了更多獲得感。
凡是過往,皆為(wei) 序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西藏最突出的優(you) 勢,保護好西藏的綠水青山,守護好世界上最後一方淨土,是推動西藏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麵振興(xing) 的必然要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守高原生態 護大河奔騰——開展植樹造林、退耕休牧,加大雅魯藏布江保護力度
雅魯藏布江是我國最長的高原河流,滋養著沿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近年來,雅魯藏布江沿江所在地區大力開展人工種草、退耕還草,加強植樹造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嗬護這條高原上的大河浩蕩奔騰。[詳細] -
2021西藏防沙治沙:嗬護生態 扮靚美麗西藏
良好的工作製度對推進荒漠化防治事業的健康、有序、快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作用。[詳細] -
拉薩市中心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
目前,拉薩市中心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布達拉宮周邊水係改造工程追加的布達拉宮至羅布林卡水係聯通項目已竣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