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幹部胡雄英:綻放在高原的“雪域之花”
作為(wei) 廣東(dong) 省援藏重點建設項目和自治區重點旅遊開發項目,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魯朗國際旅遊小鎮完成了從(cong) 原來的過境小墟到如今的西藏生態旅遊名片的“美麗(li) 蝶變”,老百姓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而這些變化,離不開廣東(dong) 省的大力支持和援藏幹部的辛苦奉獻。來自廣東(dong) 省旅遊控股集團的胡雄英,就是廣大“援藏人”中的一員,早在2013年作為(wei) 廣東(dong) 旅遊援藏的先鋒進入林芝,一待就是10年。
2016年5月,胡雄英作為(wei) 廣東(dong) 第八批援藏幹部提前入駐原魯朗國際旅遊小鎮指揮部,開始了長達6年的援藏之旅,同時,他也是小鎮建成後第一批到來的援藏幹部。“當時正值小鎮項目收尾階段,沒有辦公和住宿場所,我和同伴就住在老百姓院子裏搭起的鐵皮屋裏。夏季的魯朗,白天也隻有十多度,晚上刮風下雨更是寒氣入骨。”胡雄英說,那段時間,他與(yu) 村民同生活、同吃住、同勞動,看準時機、抓住機遇,一方麵投入項目收尾建設,另一方麵利用廣東(dong) 援藏優(you) 勢和依托廣東(dong) 的資源,積極謀劃大力拓展小鎮招商引資,開展開業(ye) 慶典活動、“5·19”中國旅遊日活動、高山杜鵑花旅遊文化節、首屆石鍋鬆茸美食周等活動,內(nei) 外兼修實現小鎮旅遊產(chan) 業(ye) 的起步和發展。
胡雄英認為(wei) ,援藏的目標既有看得見的項目建設,又有看不見的觀念變化。魯朗小鎮剛開始運營時,環境問題令人頭痛。那個(ge) 時候,這裏的農(nong) 牧民還沒有環保意識,習(xi) 慣自由放牧,小鎮隨處可見牛糞馬糞,胡雄英就與(yu) 當地黨(dang) 員幹部、援藏幹部一起一家一家做思想工作,甚至還提著編織袋一處一處地撿糞便。“我們(men) 用皮卡車來裝牛糞,幾十號人一起撿,一天可以撿好幾車。”在胡雄英等幹部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當地百姓開始自發地愛護環境。“這幾年,魯朗小鎮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家每戶的院子幹淨整潔,路邊沒有垃圾。”直到今天,定期開展的“擦亮天路”公益環保活動依然在魯朗進行著。
由於(yu) 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和高海拔的生活環境,胡雄英病倒了。2017年,胡雄英進行甲狀腺癌手術。然而,他在化療結束不到一個(ge) 星期,就不顧家人和醫生的勸阻,毅然回到魯朗,把精力投入小鎮的運營管理工作中。
第八批援藏工作結束之際,正是魯朗景區管委會(hui) 全麵托管魯朗鎮的機構改革關(guan) 鍵期,胡雄英放心不下,獲得家人理解後,他再次踏上征程。胡雄英帶領著團隊,把推進全域旅遊、整治人居環境作為(wei) 引領旅遊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積極帶領團隊申報國家、自治區等各類獎項。在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的指導下,胡雄英把魯朗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作為(wei) 旅遊產(chan) 業(ye) 突圍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爭(zheng) 取廣東(dong) 援藏支持,落實紮塘魯錯湖水環境整治項目,以優(you) 化高原生態為(wei) 魯朗旅遊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對東(dong) 巴才村魯朗知青點進行改造,結合小鎮、紮西崗村桑傑莊園、全國援藏展覽館等全方位打造“紅色魯朗”愛國主義(yi) 主題教育基地;把魯朗人文地理結合全國援藏實踐打造《天路魯朗》大型民俗演出活動,有效提升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質量;深化智力援藏,開展旅遊人才培訓,加大力度支持農(nong) 牧民參與(yu) 旅遊業(ye) ,打造特色家庭民宿;立足石鍋雞品牌,加快藏雞養(yang) 殖基地建設,把發展高原特色農(nong) 業(ye) 作為(wei) 引領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這些年來,魯朗先後榮獲林芝首個(ge)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第一批國家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中國天然氧吧、國家智慧健康養(yang) 老示範鄉(xiang) 鎮等10多項國家級獎項。全國援藏展覽館先後入選西藏自治區、全國愛國主義(yi) 教育示範基地。2021年,小鎮客流量超過80萬(wan) 人次,旅遊收入超過9000萬(wan) 元。小鎮運營以來,魯朗家庭民宿發展至125家,床位平均價(jia) 格由原來30元左右提升到超過200元。魯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通過旅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獲得的收入占比高達25.7%。旅遊已成為(wei) 魯朗本地群眾(zhong) 收入主要來源之一。
胡雄英是廣大“援藏人”的縮影,是西藏發展的見證者、參與(yu) 者和奉獻者,他正用一顆滾燙的奮鬥之心在西藏這張壯美的畫卷上,綻放廣東(dong) 旅遊人的“雪域之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為夢想奔跑】福建教師李光文先後三次援藏,以共享課堂開闊學生眼界——願為山海作橋梁
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常能看到學生和一名操著福建口音的男老師打招呼——“李校長好!” [詳細] -
廣東助力林芝打造技工教育創新發展先行區和“高原工匠”培育示範區
五月的嶺南,蟬鳴茘紅,花果飄香。5月31日,由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林芝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主辦,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林芝市技工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能力提升班在廣州開班。[詳細] -
援藏專家為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開展臨床用藥安全培訓
6月1日,為落實臨床安全用藥管理製度,北京協和醫院援藏專家侯秀鳳圍繞給藥方法、用藥時間、皮試藥物及常見問題特別提示等方麵,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開展《臨床常用藥安全提示》專題培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