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三山五園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行
2022年1月1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指導,北京聯合大學、中共海澱區委宣傳(chuan) 部、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北京三山五園研究院、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市海澱區文物保護中心、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北京學研究基地承辦的“三山五園整體(ti) 保護與(yu) 活化利用——第八屆三山五園學術研討會(hui) ”在線上成功舉(ju) 行。本次會(hui) 議共收到論文57篇,來自國內(nei) 外50多個(ge) 單位的約110多位領導和專(zhuan) 家學者參加了會(hui) 議。
北京市文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陳名傑,北京聯合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楚國清出席會(hui) 議開幕式並致辭。參加會(hui) 議的領導和學者還有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原水電開發部副主任(副局長)、《中國水利史典》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蔡蕃,北京史研究會(hui) 名譽會(hui) 長、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研究員李建平,北京史研究會(hui) 會(hui) 長、北京市社會(hui) 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孫冬虎,北京市地方誌辦公室原副主任、編審譚烈飛,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主任曹勁鬆,北京市海澱區史誌辦主任李強,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邱文忠,北京市海澱區檔案館副館長、研究員張超,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副院長、北京學研究基地副主任、三山五園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張景秋,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授顧軍(jun) ,北京學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勃,北京聯合大學城鄉(xiang) 基層社會(hui) 治理研究院院長、應用文理學院法律係教授楊積堂,加拿大蘭(lan) 加拉學院亞(ya) 洲研究係教授程龍,英國諾丁漢特倫(lun) 特大學教授麥克羅賓遜等。會(hui) 議開幕式由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院長、北京學研究基地主任、三山五園研究院院長張寶秀教授主持。
陳名傑局長在致辭中首先歡迎各位專(zhuan) 家學者在線上參會(hui) ,對各方參與(yu) 三山五園的保護發展表示感謝。今年是“三山五園曆史文化景區”提出10周年,他用三個(ge) 數字“三、四、五”闡釋了對三山五園的認識。“三”是三級跳,10年來“三山五園”整體(ti) 保護利用實現了從(cong) 區級戰略重點到市級重點,再上升為(wei) 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的三級跳。“四”是應從(cong) 四個(ge) 維度理解三山五園,推動整體(ti) 保護利用,即曆史文化的厚度、思想理論的高度、現實教育的力度和國際交往的廣度。“五”是要以“五文”來促進和拓展三山五園的保護和利用,即文脈傳(chuan) 承、文物活化、文藝創作、文化創意和文旅融合。
楚國清書(shu) 記對參會(hui) 的各位領導和專(zhuan) 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感謝北京市文物局對會(hui) 議的特別指導和各協辦單位的大力支持。他指出,三山五園在曆史上是清代皇家園林,當前是與(yu) 北京老城並重的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兩(liang) 大重點區域,是推進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ti) ,加強三山五園的研究不僅(jin) 是學術交流的需要,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北京聯合大學依托北京學研究基地和三山五園研究院在三山五園的研究方麵成果豐(feng) 碩,獲得了各方的讚譽。同時,他還介紹了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研究院”的建設情況,研究院將為(wei) 三山五園研究提供更加廣闊的平台,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隨後,大會(hui) 進行主旨發言,由張寶秀教授和曹勁鬆主任主持,上午共有四位專(zhuan) 家做了大會(hui) 發言。
蔡蕃高工作了《三山五園水係——北京西郊園林建設基礎》的演講,他首先梳理了玉泉山泉水的出流情況以及曆代的開發利用,認為(wei) 玉泉山諸泉水是三山五園最主要的水源。然後講述了昆明湖在三山五園水係中的中樞作用,還對清代香山和櫻桃溝泉水的開發利用等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認為(wei) 西郊各水係構成了一個(ge) 統一整體(ti) ,是清代皇家園林建築的基礎。
李建平研究員在《三山五園與(yu) 北京老城的紐帶——長河》的發言中,圖文並茂地講述長河的曆史、走向及其聯係三山五園和北京老城的紐帶作用,同時還對目前長河沿線的文化遺產(chan) 進行了介紹,將曆史和現實緊密聯係在一起,加深了聽眾(zhong) 對長河的認識。
孫冬虎研究員以《三山五園的時代命運與(yu) 功能變遷》為(wei) 題發言,認為(wei) 不同時代的政治要求與(yu) 世界大勢決(jue) 定著三山五園的性質、功能、價(jia) 值和意義(yi) 的判斷與(yu) 解釋,影響著園林本身的發展軌跡。三山五園從(cong) 清代的皇家園林到民國以後的風景名勝區,再到當代的人民公園、教育基地、文化遺產(chan) ,從(cong) 中可以看出社會(hui) 變遷對區域發展的巨大影響。
程龍教授則就如何在海外講好以三山五園為(wei) 主題的中國故事作了頗具價(jia) 值的探討,在當前講好中國故事遇到挑戰的國際形勢下,可以通過用細節展示宏大曆史、在真實曆史背景下融入文學虛構、以外國人的視角講故事、多利用聲音圖像、多講中外合作互助的故事等多種策略講好中國故事,他還就埃德加斯諾、譚衛道留下的三山五園檔案資料做了案例闡釋。
下午會(hui) 議分兩(liang) 個(ge) 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繼續進行主旨發言,由張景秋教授主持。(劉少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