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時代留下藝術經典

發布時間:2022-01-17 17:14:00來源: 光明網

  為(wei) 時代留下藝術經典(現場評論)

  涵養(yang) 高超的藝術水平、精湛的創作能力,絕非朝夕之功,需要專(zhuan) 心致誌、久久為(wei) 功,心懷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對專(zhuan) 業(ye) 的赤誠之心

  文學藝術以形象取勝,經典文藝形象會(hui) 成為(wei) 一個(ge) 時代文藝的重要標識。前不久舉(ju) 辦的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開啟“致敬經典”電影修複展映活動,《上甘嶺》《英雄兒(er) 女》《董存瑞》《祖國的花朵》等多部經典電影重新與(yu) 觀眾(zhong) 見麵。

  質量是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精雕細琢、勇於(yu) 創新,才能創作出優(you) 秀作品。1956年,《上甘嶺》導演沙蒙找到作曲家劉熾,請他創作一支歌,希望“隻要唱起這支歌,影片動人的場麵就會(hui) 再現”。立誌讓作品經久流傳(chuan) 的劉熾,起初不滿意第一稿歌詞,又請詞作家喬(qiao) 羽重寫(xie) 。後來,劉熾被流暢優(you) 美的詞句感染,把自己關(guan) 在房間整整一周,完成了《我的祖國》的譜曲創作。如今,當《我的祖國》旋律響起,每個(ge) 音符都能直抵人心,令人不禁隨聲跟唱。事實證明,以匠心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內(nei) 涵、藝術價(jia) 值,方能更好感染人、陶冶人。

  文藝創作是艱辛的創造性工作。回望曆史,長春電影製片廠孕育出一批經典力作,《我的祖國》《英雄讚歌》《花兒(er) 為(wei) 什麽(me) 這樣紅》《蝴蝶泉邊》等歌曲,膾炙人口、傳(chuan) 唱不衰。當年,創作條件有限,電影《五朵金花》中令人心馳神往的“蝴蝶泉邊”,不少外景取自吉林省臨(lin) 江市四道溝村,但有大量工作是在長影廠攝影棚內(nei) 完成的。回看當時製作的電影,很多字幕都是手寫(xie) 而成。可以說,製作條件雖然較差,但藝術水準絕不降低,每個(ge) 環節、每個(ge) 細節都浸潤著匠心。這也給人以啟示,涵養(yang) 高超的藝術水平、精湛的創作能力,絕非朝夕之功,需要專(zhuan) 心致誌、久久為(wei) 功,心懷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對專(zhuan) 業(ye) 的赤誠之心。

  人民的藝術,離不開人民的滋養(yang) 。當年,作曲家雷振邦接到為(wei)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作曲的任務後,立即到新疆體(ti) 驗生活,幾乎跑遍喀喇昆侖(lun) 山上的哨所。他從(cong) 一名塔吉克族戰士口中聽到一個(ge) 感人的愛情故事,當天夜裏懷著滿腔激情,一口氣創作出《花兒(er) 為(wei) 什麽(me) 這樣紅》。《滿懷深情望北京》是電影《創業(ye) 》的插曲,長影樂(le) 團老藝術家穆鐵來回憶:“1971年底,我們(men) 到大慶體(ti) 驗生活。住的是‘幹打壘’,上午和石油工人一起下井幹活,下午排練,晚上為(wei) 工人們(men) 演出,常常深夜一兩(liang) 點鍾才回到駐地休息。”人民群眾(zhong) 之中,有文藝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feng) 沛源泉。廣大文藝工作者隻有深入群眾(zhong) 、了解人民,才能洞悉生活本質、把握時代脈動、傾(qing) 聽人民心聲,使文藝創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雋永的魅力。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wei) 藝術創作帶來無限可能。各種藝術門類互融互通,各種表現形式交叉融合,拓寬了文藝創作空間。然而,一切創作技巧和手段都是為(wei) 內(nei) 容服務的,關(guan) 鍵在於(yu) 提高閱讀生活的能力,不斷發掘更多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現象新人物,使藝術創造源於(yu) 生活又高於(yu) 生活。把握時代機遇,正確運用新技術新手段,進而激發創意靈感、挖掘思想深度,才能讓文藝作品更有內(nei) 涵、更有品位。

  “田間壟旁與(yu) 百姓同躬耕,槍林彈雨跟戰士共命運。”當年長春電影製片廠的這句話,影響了幾代文藝工作者,激勵大家不忘初心、銳意創新。用心用情、心係人民、植根生活,真正為(wei) 時代立像、為(wei) 人民放歌、為(wei) 民族鑄魂,今天的文藝工作者定能在新時代創作出更多藝術經典。

  (作者:孟海鷹,為(wei) 本報吉林分社記者)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