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嗬護城鎮“微細胞”8】短視頻丨小店眾扶 溫情滿屋
【精心嗬護城鎮“微細胞”8】
發絲(si) 穿過左手指尖,右手拿起剪子,理發店女老板兼理發師李香明,開始了一次尋常而認真的發型“創作”。
開在南寧市青秀區新竹小區一角的“李香明美發店”算是這裏的“坐地戶”。“20年前,她從(cong) 百色來到南寧,靠經營這間“一人理發店”,一家在南寧紮下了根。
“一人理發店”
前段時間,小區鋪麵對外進行競標招租,李香明和其他租戶憂心忡忡。“讓大家感到暖心的是,在社區出麵協調下,政府幫助我們(men) 解決(jue) 了這個(ge) 難題,租金減半,稅收全免,水電費也有優(you) 惠。”
李香明在店內(nei) 工作
“小區居住著6800多人,一定留住這些小區的煙火氣,方便群眾(zhong) 。”新竹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覃毓寧告訴記者,“近年來,社區鼓勵開設早餐店、理發店、裁縫店等,政策上都給予優(you) 惠。”
開店久了,人與(yu) 人之間,多了溫情。“很多顧客都是老熟人,有的來理發還帶上幾個(ge) 水果、兩(liang) 個(ge) 粽子,就像走親(qin) 戚。有時遇到困難還找他們(men) 。”李香明一臉幸福地說,“這也是我舍不得離開的原因。”
李香明在店內(nei) 工作
“小李技術好,人熱情,理發也便宜。”林阿姨搬離新竹小區5年了,仍回來理發,並在“朋友圈”為(wei) 理發店吆喝,還帶著親(qin) 友來理發。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7日 01版)
總策劃:楊穀
監製:張寧 廖慧
統籌:李方舟 李宜蒙
剪輯/配音:張悅鑫
采訪: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周仕興(xing) 王瑾雯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圖片均由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周仕興(xing) 王瑾雯/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