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雙減”進一步發揮實效
作者:呂曉勳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各地在作業(ye) 管理、課後服務和課堂教學質量等方麵的改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寒假,不少學校主動減少學科類假期作業(ye) ,增加了為(wei) 家人製作美味佳肴、每日運動打卡等個(ge) 性化作業(ye) ;一些地方結合社會(hui) 力量辦起假期托管班,幫助家長解決(jue) 後顧之憂……多項教育服務,豐(feng) 富了學生假期生活,也減輕了家長看護壓力。可以說,“雙減”減去的負擔實實在在,為(wei) 家長的焦慮情緒打開了紓解窗口,也為(wei) 孩子們(men) 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環境。
落實“雙減”政策,其中一道必答題就是,校外負擔減了,校內(nei) 教育服務如何做實做強?減負不能減校內(nei) 教育服務質量,隻有讓校內(nei) 教育服務“質效雙增”,才能更好減負。以減少學生作業(ye) 負擔為(wei) 例,各地學校進行了一係列有效探索。有的通過建立作業(ye) 公示製度、教師試做機製等方式,克服機械、無效作業(ye) ,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ye) ;有的製定分學科的作業(ye) 設計指南,組織作業(ye) 設計大賽、優(you) 質作業(ye) 展示交流活動,促進廣大教師提高作業(ye) 設計質量,幫助學生高效率鞏固知識。通過更加精細化的工作,不斷優(you) 化教學環節、提升教育服務質量,盡可能讓學生在校內(nei) 學足學好,方能確保“雙減”工作取得實效。
以結果導向來看,“雙減”不僅(jin) 能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ye) 負擔,更有助於(yu) 為(wei) 學生的全麵發展撐起一片天。眼下,從(cong) 培訓班、作業(ye) 堆裏解放出來的孩子們(men) ,有機會(hui) 去體(ti) 驗更多豐(feng) 富多彩的課程內(nei) 容,參加更多意趣盎然的課外實踐。從(cong) 提供配音、演說等個(ge) 性化作業(ye) 供自主選擇,到邀請書(shu) 法、音樂(le) 、舞蹈等名家進校園,再到組織參與(yu) 體(ti) 育鍛煉、學農(nong) 實踐,很多學校順應“雙減”後學生學習(xi) 內(nei) 容、時間分配的變化,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課後服務,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yang) 愛好,讓更多孩子在減負擔的同時增長知識、興(xing) 趣和能力。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隻有持續做好“增”的文章,才能不斷提高“減”的效果。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但提升“雙減”效果不能隻在校園裏尋找方案,發揮好政府、社會(hui) 以及家庭的協同力量同樣重要。無論是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日常監管,還是完善教師激勵製度,解決(jue) 好課後服務師資、場地、經費不足等問題,進一步滿足學生多樣化教育需求,都需要更精準的政策配套。與(yu) 此同時,如何將“走出去”與(yu) “請進來”更好結合,統籌利用科普、文化、體(ti) 育等方麵的社會(hui) 資源,為(wei) 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養(yang) 分,也需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家長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比如,家長應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chan) 品,幫助孩子養(yang) 成良好學習(xi) 生活習(xi) 慣,激發孩子學習(xi) 的內(nei) 生動力。落實“雙減”工作不是某一方的事,相關(guan) 各方形成合力、一起推動,政策成效才有可能更好顯現。
上學時間不再人為(wei) 提前,孩子可以“踏踏實實吃完早餐再去學校”;放學時間順應需求推後,困擾家長的“三點半”難題得到緩解;學校布置的重複性作業(ye) 少了,孩子們(men) 的睡眠更充足了,也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感興(xing) 趣的事了……家長們(men) 的切身感受,既是對“雙減”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肯定,也包含了對教育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的期待。進一步推動“雙減”政策落實落細,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我們(men) 一定能讓更多孩子健康、快樂(le) 地成長,幫助他們(men) 擁抱更加出彩的未來。(呂曉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