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裏“回頭草”該不該吃
近日,一知名女藝人與(yu) 20年前熱戀的男友複合並閃婚的消息引起了眾(zhong) 多關(guan) 注。其實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很多人兜兜轉轉,步入中年後又與(yu) 自己年輕時的戀人走到了一起。類似的故事讓人們(men) 感慨萬(wan) 千:為(wei) 什麽(me) 有些情侶(lv) 在年輕時分手,各自經曆了一段人生後,還能夠重新走到一起?分手後複合的感情會(hui) 不會(hui) 再度失敗?當人們(men) 在尋找伴侶(lv) 時,擇偶標準背後有什麽(me) 心理因素在起決(jue) 定性作用?
選擇與(yu) 原生家庭角色匹配的配偶更容易適應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祉妍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決(jue) 定一個(ge) 人擇偶標準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意識層麵的,也有無意識層麵的。意識層麵的因素是那些能夠明確說出的理由,比如有人喜歡個(ge) 子高的人,有人喜歡學習(xi) 好的人,有人喜歡會(hui) 打籃球的人……還有一些因素則是無意識層麵的,是無法明確說出的理由,這些因素來源於(yu) 一個(ge) 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來自原生家庭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陳祉妍發現,選擇與(yu) 原生家庭模式相似的相處模式,對於(yu) 親(qin) 密關(guan) 係雙方來說都會(hui) 感覺更加輕鬆自然,更容易適應。“如果一個(ge) 人的原生家庭中,母親(qin) 占主導地位,父親(qin) 是順從(cong) 的角色,即使這個(ge) 人覺得這樣的家庭模式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不想重蹈覆轍,但事實上他更可能還會(hui) 複製父母的相處模式,因為(wei) 對他來說,匹配一種新的家庭模式需要更多挑戰,也更難以適應。”
另外,對於(yu) 很多人來說,選擇一個(ge) 與(yu) 自己在原生家庭的角色更匹配的配偶,也更容易適應。因此,在多子女家庭的年代,“老大配老小”的婚姻非常常見,這並不是人們(men) 刻意為(wei) 之的結果,而是由於(yu) 雙方習(xi) 慣於(yu) 原生家庭裏的角色而作出的自然而然的選擇。“如果一方在原生家庭中是‘老大’,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另一方是‘老小’,習(xi) 慣於(yu) 依賴別人,被別人照顧,當他們(men) 組成一對配偶時,雙方都會(hui) 感覺比較舒服。”陳祉妍說,“如果兩(liang) 個(ge) 人都習(xi) 慣於(yu) 被照顧,或者兩(liang) 個(ge) 人都想要當家做主,他們(men) 匹配起來就會(hui) 比較困難。”
為(wei) 何初戀總是叫人意難平
很多人即使人到中年,也會(hui) 對初戀或者早年的戀人念念不忘,這又是什麽(me) 原因呢?陳祉妍說,這是因為(wei) ,最初的戀情或在人生早年的戀情相對而言是功利性較少的戀愛關(guan) 係;同時,一個(ge) 人的年齡越小,就越會(hui) 被自己的環境所限定,認識的人就越貼近自己成長的圈子,初戀或早年的戀人與(yu) 自己更容易有一些貼近生活的共性,比如在一個(ge) 城市同一個(ge) 社區成長,有一些共同的生活經曆,這些也會(hui) 構成兩(liang) 人的情感基礎,具有不可替代的情感優(you) 勢。
然而,在陳祉妍看來,一些中年人最後選擇跟初戀或者早年的戀人複合,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如果一個(ge) 人後來的個(ge) 性以及發展路徑與(yu) 早年的成長環境有很大差異,他早年的戀愛對象對他來說就不會(hui) 再合拍;但是如果一對早年的戀人分手後,各自的性格、愛好等內(nei) 在特質一直比較穩定,隔了20年也沒有發生很大變化,那麽(me) 當他們(men) 有機會(hui) 重新相處時,就會(hui) 有重新在一起的可能。”陳祉妍說。
愛情裏的“回頭草”到底能不能吃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然而“分手後複合”卻似乎是人類很喜歡做的事情。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立大學的愛情心理學教授南希·卡裏什博士在對1001位與(yu) 戀人分手後又複合的人進行調查研究後,發表了《失而複得的戀人》一書(shu) ,她在書(shu) 中指出,那些分開超過5年後又複合的情侶(lv) 中,有76%的情侶(lv) 能夠長久地走下去。如此之高的複合成功率讓人不禁要問,愛情裏的“回頭草”真的這麽(me) 好吃嗎?
陳祉妍認為(wei) ,複合後的關(guan) 係能否持續走下去,關(guan) 鍵在於(yu) 兩(liang) 個(ge) 人當初分開的原因是什麽(me) ,這個(ge) 原因是不是不可調和的,以及這個(ge) 原因後來有沒有改變。
“如果這個(ge) 原因並沒有改變,那麽(me) 兩(liang) 個(ge) 人很可能是衝(chong) 動型複合,導致兩(liang) 個(ge) 人分手的問題仍然存在,複合後也會(hui) 有再度分手的可能。”陳祉妍解釋說,“如果兩(liang) 個(ge) 人分開的原因是階段性的,例如長期分居異地,家人反對,或者發生誤解,當分開的原因發生變化,比如有機會(hui) 在同一個(ge) 城市了,家人的觀念改變了,兩(liang) 個(ge) 人溝通能力提高了,這種情況下複合,兩(liang) 個(ge) 人的關(guan) 係則更有希望長久。”
陳祉妍特別指出,關(guan) 係破裂的情侶(lv) 重新在一起最大的困難,在於(yu) 是否能夠真正原諒舊關(guan) 係帶來的傷(shang) 害,以及在原諒後能否建立新的關(guan) 係。“如果情侶(lv) 彼此之間有過傷(shang) 害性的言語或行為(wei) ,或者一方受到過另一方的傷(shang) 害,那麽(me) 受到傷(shang) 害的一方一定要認真評估,造成傷(shang) 害性的原因是否真的不存在了,還是隻是暫時被隱藏了?如果複合隻是恢複一個(ge) 舊關(guan) 係,舊的問題、衝(chong) 突和矛盾都依然存在,那麽(me) 即使複合這段關(guan) 係也仍然有可能以失敗告終。”
怎樣才能讓親(qin) 密關(guan) 係走得長遠
陳祉妍認為(wei) ,想要建立和維持健康而長久的兩(liang) 性關(guan) 係,需要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核心問題。
外在的核心問題是要主動創造機會(hui) ,按照自己的擇偶標準,尋找自己喜歡的人。直接的方式是去相親(qin) ,間接的方式是參加趣味性的活動,拓寬自己的交友圈。“這些活動不直接指向擇偶,但會(hui) 增加擇偶機會(hui) 。”陳祉妍說,“無論哪種方式,遇到心儀(yi) 的人時都要主動交流,主動增進了解。”
內(nei) 在的核心問題是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陳祉妍說,“在成長過程中,我們(men) 有時候會(hui) 對自己產(chan) 生懷疑,覺得自己條件不夠好,擔心沒有人會(hui) 真正喜歡自己。如果一個(ge) 人內(nei) 心深處不認為(wei) 自己值得被愛,不管他實際上擁有多好的外在條件,他可能都不會(hui) 善於(yu) 識別、選擇和建設真正的親(qin) 密關(guan) 係。”
陳祉妍認為(wei) ,有足夠的自信心才會(hui) 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另一半,不會(hui) 勉強自己接受與(yu) 自己性格不合、價(jia) 值觀差異很大的人。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也就為(wei) 未來的幸福打好了基礎。
同時,足夠的自信心對於(yu) 建立親(qin) 密關(guan) 係也大有裨益。在與(yu) 情侶(lv) 相處遇到問題時,有足夠的自信心才能正確化解矛盾、處理問題,而不是因為(wei) 想要自我防禦而輕易分手,也不會(hui) 產(chan) 生“與(yu) 其被甩不如我先甩他”的荒謬念頭,更不會(hui) 因為(wei) 覺得對方針對自己而生氣,加劇矛盾和衝(chong) 突。(記者 夏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