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發現調控桃果實風味的關鍵基因
科技日報訊(記者唐芳)近日,我國科學家鑒定到調控桃果實有機酸的關(guan) 鍵基因PpTST1,其關(guan) 鍵變異位點可用於(yu) 分子輔助育種,為(wei) 選育優(you) 質桃種質奠定基礎。相關(guan) 成果發表於(yu) 中國科技期刊《園藝研究(英文版)》。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博士生王琪3月13日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有機酸是影響桃等水果風味品質的關(guan) 鍵物質,此外,在維持果實硬度、抑製腐爛等方麵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精確控製有機酸含量是桃育種的重要目標。
“這項研究的原創性體(ti) 現在,鑒定到了調控桃果實有機酸積累的關(guan) 鍵基因PpTST1。”王琪介紹,研究團隊以227份桃種質為(wei) 材料,把基因組數據與(yu) 有機酸含量進行關(guan) 聯分析,並以不酸和酸桃種質作為(wei) 親(qin) 本的雜交群體(ti) 進行基因定位,鎖定關(guan) 鍵區間,最後聯合轉錄組分析得到這一關(guan) 鍵基因。
已有研究表明,PpTST1基因參與(yu) 調控桃果實中的糖積累。王琪指出,這次研究發現該基因還參與(yu) 有機酸積累。
“PpTST1基因變異產(chan) 生的兩(liang) 種類型,能行使不同功能,分別產(chan) 生酸和不酸的桃子。”王琪說,為(wei) 驗證該基因在調控桃果實有機酸積累方麵的功能,研究團隊在桃果肉和番茄中進行了該基因的過表達分析。實驗結果表明,過表達產(chan) 生不酸桃子的基因類型導致桃和番茄果實中有機酸含量降低,糖含量增加;而過表達產(chan) 生酸桃子的基因類型相應的有機酸沒有顯著變化。
“這說明產(chan) 生不酸桃子的基因類型具有增加糖積累和降低有機酸含量的雙重作用。”王琪表示,根據這一關(guan) 鍵變異位點設計分子標記,進行分子輔助育種,可提高桃果實品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