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記者沈春蕾)近日,中國古生物學會(hui) 在南京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
本次入選的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河北地質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
2021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分別是:解鎖東(dong) 亞(ya) 長時間尺度下古人群動態演變和適應性基因演化、化石證據揭示苔蘚動物門起源於(yu) 寒武紀早期、熱河哺乳形動物的挖掘趨同演化與(yu) 脊柱的演化發育意義(yi) 、內(nei) 蒙古早白堊世新化石揭示被子植物起源之謎、古生物脂類對不同古氣候因子的重建和示蹤、晚古生代化石寶庫“植物龐貝城”係統研究、雪球地球冰期結束後全球古海洋環境的精細刻畫、古—中生代之交大氣CO2濃度升高與(yu) 陸地生態係統擾動、中國發現晚更新世一個(ge) 新人種龍人及其獨立第三演化支序、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典型埃迪卡拉。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的評選活動旨在激發古生物學者的科研熱情,宣傳(chuan) 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ge) 分支方向上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同時促進我國古生物學的科學普及,推動古生物學研究、科學傳(chuan) 播和化石保護工作。
據悉,自2017年始,“中國古生物學年度十大進展”的評選和發布工作已連續舉(ju) 辦六屆。
《中國科學報》 (2022-03-15 第1版 要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