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享受“這一步”的快樂
【教育隨想】
作者:蘇德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弘毅學堂學部責任教授)
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er) 一回家,就興(xing) 高采烈地念她的作文。寫(xie) 得確實好,老師還複印了,讓全班傳(chuan) 看。但我不滿意,拿過作文紙,一字一句地改了起來。半個(ge) 小時後,密密麻麻的紅字幾乎要淹沒原來的筆跡。我走到女兒(er) 的房間,對她說,爸爸改了一下,你要不要聽聽?雖然眼裏閃過一絲(si) 不樂(le) 意,她還是同意了。可還沒等我念完,女兒(er) 就搶過作文紙,揉成一團,丟(diu) 進了垃圾桶。做完這一切,她抬起頭,冷冰冰地說,我隻想要回自己的作文。
作為(wei) 一名大學文科教師,我在漢語寫(xie) 作上肯定比女兒(er) 做得更好。我也想讓她變得更好。我要示範給她看。修改她的作文時,我考慮了很多:詞匯要豐(feng) 富、句式要多樣、音韻要優(you) 美、觀點要正麵、表達要微妙。對了,最重要的是童趣。為(wei) 此,我費勁地改寫(xie) 一些句子,以便讓它們(men) 自然地洋溢出天真爛漫。越是愛女兒(er) ,我越有點迫不及待。
可是女兒(er) 不喜歡!冰冷的語調分明在告訴我,我冒犯了她。改得更好了,難道不好嗎?她難道不應該仔細體(ti) 會(hui) 修改的妙處,學著把作文寫(xie) 得更好?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她還可以問我啊。父女倆(lia) 坐在沙發裏,埋著頭,熱烈地交流著關(guan) 於(yu) 寫(xie) 作的細節。要是她的媽媽看到這一幕,沒準又會(hui) 靜悄悄地把大部分家務做了。
然而沒有。想象和現實巨大的反差,讓我不得不認真考慮這件事情。我想,這一切都源於(yu) 女兒(er) 跟我在目標上的不同。我是父親(qin) ,希望她更好;我是教師,希望批改過的文章更好。無論是家庭角色,還是職業(ye) 角色,我都追求更好。但女兒(er) 隻是一個(ge) 孩子,她希望得到快樂(le) ,希望她的成長被認可。變得更好,對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變得更好的過程中,她能感覺到自己的好,能感覺到別人也認為(wei) 她很好。變得更好,是進步,這會(hui) 帶來進步的快樂(le) ;感覺到好和被認可,哪怕沒有進步,但也是踏踏實實的一步,依然會(hui) 有這一步的快樂(le) 。
我急於(yu) 讓女兒(er) 進步。她要是像我一樣去寫(xie) 作就會(hui) 更好。作文因此麵目全非,實際上已經跟她無關(guan) 。她當然被冒犯了。是她在寫(xie) 作文!她享受著寫(xie) 作文的快樂(le) ,文字簡單,表達略顯笨拙,但那是她的。我的修改過於(yu) 誇張,完全刪除了她的這份快樂(le) 。一篇飽含著她的熱情和想象的作文,應該是一麵迎風招展的旌旗,人人稱讚,沒想到在爸爸眼裏,卻是一堵四處漏風的破牆,有待修補。好吧,爸爸勉為(wei) 其難地把牆砌好了,但這不再是她砌的那一堵;更何況她要的也不是一堵牆,而是一麵旌旗。她想要成長的、“這一步”的快樂(le) ;我給的卻是更好的、進步之後的快樂(le) 。
跟女兒(er) 的衝(chong) 突讓我聯想到,一直以來,都有學生反映我的壓迫感太強。上課發言,老是被打斷;提交論文,差不多也被逐字逐句點評;大多數交談,都是他們(men) 的缺點。個(ge) 別學生甚至不敢讓我看論文。個(ge) 中原因,大概也是期待有偏差。作為(wei) 教師,我希望學生每一次都有進步,我要帶給他們(men) 進步的快樂(le) ;而作為(wei) 學生,他們(men) 既需要進步的快樂(le) ,也需要“這一步”的快樂(le) 。過於(yu) 嚴(yan) 厲的教師很可能讓學生在每一步都體(ti) 會(hui) 不到快樂(le) 。一半出於(yu) 責任,一半為(wei) 了效率,我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給學生指出最多的問題。做得對那是默認值,不必浪費唇舌。隻有這樣,他們(men) 的改進才會(hui) 更快。這種類似於(yu) 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態,讓我忽略了他們(men) 的感受。雖然我付出很多,但學生也許跟女兒(er) 一樣,感覺不是太好:在老師眼裏他們(men) 一無是處。這不是事實。可是我表揚得太少,他們(men) 不得不這樣想。
當然,大學生跟小學生並不相同。大學生應該有更強的抗壓力,他們(men) 已經是成年人,留給他們(men) 從(cong) 容進步的時間並不多。小學生的心理尚不成熟,教師應該更有耐心。讓小學生們(men) 在成長的每一步都體(ti) 會(hui) 到快樂(le) ,這會(hui) 讓他們(men) 渴望下一步。有這一步,有下一步,就敞開了進步的巨大空間。實際上,不管是誰,大家都既渴望進步的快樂(le) ,也渴望“這一步”的快樂(le) 。對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後一種快樂(le) 更重要。進步的快樂(le) 是一個(ge) 又一個(ge) 孤立的點,中間會(hui) 有漫長的等待,也許下一個(ge) 點永遠不會(hui) 走到。“這一步”的快樂(le) ,卻是踏實的,它就在當下,就是這裏。“這一步”連接成了每一步,每一步是一條平滑的曲線。如果我們(men) 總以進步為(wei) 目標,把“這一步”當成代價(jia) 犧牲掉,我們(men) 的快樂(le) 將會(hui) 少得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於(yu) 是,有的人經曆得越多,快樂(le) 就越少。因為(wei) 他們(men) 總是用未來的更好、別人的更成功鄙視自己,由此沉鬱困頓。實際上,一步又一步,累積成了生命的長度。在每個(ge) “這一步”,就算進步很小,哪怕偶爾原地踏步,我們(men) 還是可以快樂(le) 。
一個(ge) 好的教師應該讓學生享受到“這一步”的快樂(le) 。不要急於(yu) 領著受教育者去做你認為(wei) 正確的事情,不要輕率地用想象的未來成功抹殺真實的當下成長。穀愛淩是北京冬奧會(hui) 兩(liang) 金一銀得主。她的媽媽說,孩子寫(xie) 了錯別字,幹嗎總急著去糾正呢?有些錯誤會(hui) 自然消失,人為(wei) 的過度糾正反而延長了它。孩子越低齡,越應該享受到“這一步”的快樂(le) 。“這一步”的快樂(le) 是成長的快樂(le) 。成長需要試錯。試錯成本過高,會(hui) 讓受教育者墨守成規,在“這一步”就停下來,熄滅了進步的熱望。
關(guan) 於(yu) 作文,我的女兒(er) 並不想複刻我。哪怕這是進步。在那一刻,她隻想做回她自己。她快樂(le) ,因為(wei) 她完成了一件作品。這是她走出的一步。修改後的作文也許更好,但是,作為(wei) 作者的快樂(le) ,跟欣賞一件好作品的快樂(le) ,是兩(liang) 種完全不同的快樂(le) 。我不但剝奪了她作為(wei) 作者的快樂(le) ,甚至也剝奪了她把自己的作文當成好作品欣賞的快樂(le) 。她的高興(xing) 才持續半個(ge) 小時多一點,我就跑去告訴她,她可以做得更好。我太著急了。我應該耐心地等待著女兒(er) 長大,而不是硬拽著她長大。
跟家長一樣,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快樂(le) 起來。進步的快樂(le) 彌足珍貴,“這一步”的快樂(le) 卻可以綿延一生。等著他們(men) ,陪著他們(men) ,帶著他們(men) ,卻不拽著他們(men) 。讓他們(men) 在快樂(le) 的成長中,做好未來成功的準備。這就是教師的耐心。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5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