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探索國際秩序轉型的中國智慧與路徑

發布時間:2022-03-17 14:50:00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建飛(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

  現階段,國際秩序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的主要焦點之一。國際秩序走向何方,不僅(jin) 關(guan) 係到世界和平發展大局,也關(guan) 係到人類的前途命運。認識國際秩序的走向,首先要了解國際秩序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大國霸權秩序難以維係

  當前國際社會(hui) 存在雙重秩序,包括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聯合國秩序以及所謂的“自由主義(yi) ”國際秩序,即美國霸權秩序。在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下,國家自覺維護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及原則,主張主權平等。冷戰結束後,以自由主義(yi) 價(jia) 值觀為(wei) 精神內(nei) 核的自由主義(yi) 國際秩序達到鼎盛時期,確立了美國的領導地位,以美國同盟體(ti) 係為(wei) 支柱,以聯合國及若幹全球性經濟機構為(wei) 組織支撐。該秩序實質是美國製度霸權的載體(ti) 。在這個(ge) 秩序中,國家地位並不平等,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處於(yu) 核心位置,非西方國家則處在邊緣。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利用這個(ge) 秩序維持所謂“美國治下的和平”,在總體(ti) 和平的基礎上謀求自身地位。

  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進,東(dong) 西方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國際秩序到了必須轉型的關(guan) 頭,由雙重秩序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同時,非西方國家興(xing) 起後,不斷對自身國際話語權和規則製定權提出訴求,自由主義(yi) 國際秩序的公正性、合理性逐漸受到質疑。以美國為(wei) 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不願放棄在國際秩序中的優(you) 越地位,試圖重構僅(jin) 適用所謂“自由民主”國家的排他性“新秩序”。如此,所謂自由主義(yi) 國際秩序與(yu) 聯合國秩序漸行漸遠,世界將出現兩(liang) 種截然對立的國際秩序,分成兩(liang) 個(ge) 壁壘分明的陣營。這樣的國際秩序必定不利於(yu) 和平與(yu) 發展,更不利於(yu) 人類文明的進步。

  以理念創新引領國際秩序變革

  自恢複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後,中國一直關(guan) 注國際秩序問題。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先後提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和國際政治新秩序。進入21世紀後,麵對國際社會(hui) 的現狀,中國主張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隨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全麵推進,中國更加重視國際秩序改革,並且認識到國際秩序轉型和重構是一項長期任務。任何重大變革都需要理念指引,以明確方向、目標與(yu) 路徑。國際秩序轉型關(guan) 涉世界和平與(yu) 發展,關(guan) 涉全人類福祉。作為(wei) 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在國際秩序轉型中發揮著理念創新的引領作用。

  首先,以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發展方向。盡管主權國家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基本行為(wei) 體(ti) ,但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個(ge) 人等非國家行為(wei) 體(ti) 也在國際社會(hui) 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各民族、多文明、不同意識形態和社會(hui) 製度高度共存,人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賴、命運與(yu) 共的世界。作為(wei) 構建更加美好世界的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致力於(yu) 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這應當成為(wei) 國際秩序重構的指引方向,因為(wei) 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相匹配的國際秩序一定是公正合理的。

  其次,以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為(wei) 精神內(nei) 核。進入21世紀後,美國等西方國家試圖將他們(men) 定義(yi) 的自由、民主等自由主義(yi) 價(jia) 值觀包裝成“普世價(jia) 值”向全球推廣。但是,所謂的“普世價(jia) 值”並不“普世”,而是僅(jin) 限於(yu) 一些西方國家小圈子內(nei) 的價(jia) 值標準。民主與(yu) 自由是人類的共同追求,但是,二者必須適應本國國情,而不是由哪個(ge) 國家或國家集團來定義(yi) 並製定衡量標準,甚至強行推廣。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更加美好的世界”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是基於(yu) 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為(wei) 國際秩序的良性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內(nei) 核,也為(wei) 國際社會(hui) 共同建設一個(ge) 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正確的理念指引。

  再次,以真正的多邊主義(yi) 作為(wei) 各國行動指南。美國等部分西方國家高唱的“多邊主義(yi) ”在實踐中具有封閉排他性,多邊製度往往被利用為(wei) 維護自身地位的工具。中國倡導的多邊主義(yi) 著眼於(yu) 各國人民謀和平、求發展的普遍訴求,踐行開放包容、協商一致的合作理念,各國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ye) ,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參與(yu) 。因此可以在真正多邊主義(yi) 的指導下,開放而不隔絕、融合而不脫鉤,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最後,以聯合國為(wei) 首要製度載體(t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需要一個(ge) 強有力的聯合國。”國際秩序的改革同樣需要建立在聯合國秩序之上,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內(nei) 容和精神在可預見的未來依然適用,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製度體(ti) 係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

  以多重路徑推動國際秩序重構

  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一項宏大、複雜的係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推動國際秩序改革的正確路徑應當從(cong) 現實出發,多措並舉(ju) 。

  一是積極參與(yu) 聯合國建設,推動聯合國多領域改革。作為(wei) 最具普遍性、代表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增進人類福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現實中聯合國的權威卻屢屢遭受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的挑戰。世界各國應對聯合國持尊重態度,中國始終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也應旗幟鮮明地抵製任何霸淩行徑。此外,聯合國自身也存在許多問題,行事能力和效率有待提高。在推進聯合國改革方麵,中國可積極探索創新,為(wei) 聯合國發展提供更多製度性方案。

  二是全麵推進其他全球性國際組織的體(ti) 係建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今國際經濟秩序的主要載體(ti) 。作為(wei) 新興(xing) 國家的代表,中國要繼續積極參與(yu) 多領域國際組織體(ti) 係建設,以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規則製定權。其中,有“小聯合國”之稱的二十國集團匯集了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可以在其中發揮獨特作用。

  三是適時促進新機構創建,以彌補國際秩序原有機製的不足。麵對亞(ya) 洲及域外國家對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的不斷增長,現有世界銀行、亞(ya) 洲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越來越難以有效解決(jue) 問題。中國發起創建的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提高地區基礎設施融資水平、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方麵取得良好成效,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國際金融秩序的機製建設。

  四是發揮國際合作的促進作用。國際秩序重構需要世界各國共同積極行動。就目前來看,最為(wei) 關(guan) 鍵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可以在促進雙方合作方麵發揮橋梁作用。當然,針對目前美國重構霸權秩序的圖謀,中國也應積極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與(yu) 新興(xing) 國家,主動揭示單邊主義(yi) 及霸權行徑的自私性和危害性,促使其認清時代潮流,放棄幻想,回到國際合作的正道上來。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