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重回書店讀書

發布時間:2022-04-18 16:13:00來源: 青島日報

  2022年,實體(ti) 書(shu) 店還好嗎?

  據“開卷”2022年第一季度的統計:圖書(shu) 零售市場再度轉為(wei) 負增長,同比增長率為(wei) -13.28%,網店和實體(ti) 店兩(liang) 渠道均開局不利。實體(ti) 店同比下降29.7%,負增長幅度幾乎達到2020年疫情期間水平,比2019年同期則下降了50.6%。甚至網店渠道也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實際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態勢下,書(shu) 店如何存續和變軌,已經成為(wei) 堅守中的書(shu) 店人同樣常態化的議題,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4·23世界讀書(shu) 日到來之際,山東(dong) “最美”書(shu) 店網絡票選活動啟動,青島有7家書(shu) 店入圍,繼青島最大民營書(shu) 店如是書(shu) 店國信店去年11月閉店之後,靜默良久的本土書(shu) 店,引發新一輪關(guan) 注的同時,也在重新理解和發掘“最美”的內(nei) 涵。疫情持續“擠壓”之下,書(shu) 店正蛻去打卡美地的華麗(li) 外衣,悄然“轉身”,回歸書(shu) 店的本質,釋放關(guan) 於(yu) 書(shu) 的最大價(jia) 值。

  逆市“進擊”家庭和社區

  2022年3月1日,青島漢風書(shu) 院在西海岸新區的第四家實體(ti) 書(shu) 店麵世,與(yu) 前三家店麵一樣,麵積都不大,在200平方米左右。疫情背景下逆市開書(shu) 店,創始人王偉(wei) 東(dong) 的底氣從(cong) 何而來?

  “實際上從(cong) 一開始我們(men) 的定位就是青少年和家庭,堅持做社區書(shu) 店。”王偉(wei) 東(dong) 進入書(shu) 店行業(ye) 較晚,真正有開書(shu) 店的想法是在陪孩子到書(shu) 店選書(shu) 時,她發現,要在漫漫書(shu) 海中選中適合孩子閱讀的書(shu) 太難,很少有懂書(shu) 的店員能把書(shu) 的內(nei) 容講出來。而講書(shu) ,後來成為(wei) “漢風”運營的一項主業(ye) 。書(shu) 店的人員匹配中,售書(shu) 隻有兩(liang) 人,卻有五人的講書(shu) 團隊,這支團隊中有作家,有出版編輯,還有中文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在周末形成常態化的讀書(shu) 會(hui) ,會(hui) 員們(men) 會(hui) 固定參與(yu) 書(shu) 的討論。

  在漢風,除每年五六場大型作家活動外,以家庭為(wei) 單位的讀書(shu) 會(hui) 也不間斷地以不同主題推出。這一過程中,書(shu) 店成為(wei) 一個(ge) 整合資源的服務平台。最近一次,借助周邊高校資源,書(shu) 店在線舉(ju) 行了一次有關(guan) 手機成癮問題的討論活動,邀請了中國石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線上開講答疑。之前,書(shu) 店也曾組織家長和孩子,奔赴濟南的書(shu) 博會(hui) ,跟新書(shu) 作者密切交流。結合一本關(guan) 於(yu) 濟南老味道的書(shu) ,書(shu) 店曾邀請到作家本人,在一個(ge) 老字號飯店裏邊品嚐書(shu) 中美食,邊與(yu) 作家現場互動……

  在王偉(wei) 東(dong) 看來,書(shu) 店正向更細致、更專(zhuan) 業(ye) 的服務領域邁進,原先定義(yi) 於(yu) 文化休閑空間而把圖書(shu) 作為(wei) 裝飾品的書(shu) 店時尚已經式微,書(shu) 店最終還是要回到關(guan) 於(yu) 書(shu) 的本質。以書(shu) 籍為(wei) 媒介,拓展更廣闊的運營空間,以此完成對於(yu) 書(shu) 店價(jia) 值的“溢價(jia) ”。

  曾經身在地產(chan) 行業(ye) 的王偉(wei) 東(dong) 也曾接到邀約,邀請她的書(shu) 店進駐新小區的社區客廳,但被婉拒了。因為(wei) 她始終覺得,讀書(shu) 是件安靜而純粹的事情,她不希望人們(men) 在書(shu) 店談論書(shu) 籍時,一旁還有人在談商務、約會(hui) 、社交,互相幹擾。“作為(wei) ‘80後’,我們(men) 似乎本能具有使命,要讓下一代去重新認知圖書(shu) 和書(shu) 店的價(jia) 值。書(shu) 店就是書(shu) 店,是讀書(shu) 和交流讀書(shu) 的地方。”

  王偉(wei) 東(dong) 說,她的書(shu) 店就在客群身邊,人們(men) 彼此相熟。書(shu) 店有一半麵積用作講書(shu) 的教室,“它可能沒有那麽(me) 漂亮,沒有那麽(me) 高大上,但依然稱得上‘最美’,我們(men) 就把這一件事做到精致和極致。”

  目前,漢風書(shu) 店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暫時全部閉店,但關(guan) 於(yu) 書(shu) 店發展的計劃並沒有停滯,王偉(wei) 東(dong) 透露,第四家店因為(wei) 開在自貿區,與(yu) 園區的24小時工作時間契合,又毗鄰人口相對密集的居民區,她們(men) 正準備將之辟成一家24小時書(shu) 店。

  社區書(shu) 店,是王偉(wei) 東(dong) 篤定深耕的書(shu) 店運營的一個(ge) 細分市場,盡管四年來一路跌跌撞撞,現狀亦危機重重,但有一點令她驕傲:目前有近3000個(ge) 家庭跟隨書(shu) 店,讀書(shu) 不輟。她堅信,越是處境艱難,越需要專(zhuan) 業(ye) 的人來做專(zhuan) 業(ye) 的事。而高水準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給予圖書(shu) 和書(shu) 店的賦能已經相當明顯:在之前的新書(shu) 推介中,一本講述完備的書(shu) 總是具有更大的購買(mai) 吸引力,“為(wei) 什麽(me) 書(shu) 店艱難到需要經營輕餐飲去存活?我們(men) 要靠講書(shu) 去帶動賣書(shu) 。”王偉(wei) 東(dong) 意識到,隻有讓書(shu) 的內(nei) 容“活”起來,才能真正體(ti) 現一本書(shu) 的價(jia) 值,而這正是書(shu) 店的價(jia) 值所在。

  圖書(shu) 訂製和“閱讀樣板間”

  漢風書(shu) 院的社區書(shu) 店模式給予當下規模不大的民營書(shu) 店啟示:社區或是社群之於(yu) 一家書(shu) 店十分重要,書(shu) 店的運營歸根結底是關(guan) 於(yu) 人的服務,書(shu) 店理應充分關(guan) 注它的受眾(zhong) 、它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周圍的人。

  如何充分發掘書(shu) 與(yu) 人的相遇路徑?作為(wei) 青島元老級獨立書(shu) 店的不是書(shu) 店正據此探索和拓展書(shu) 店的存續之道。2021年11月,不是書(shu) 店的第六家門店金茂灣店開門納客,書(shu) 店創始人張兵林將之定位於(yu) 社區書(shu) 店的樣板。對於(yu) 這位經驗老到的骨灰級書(shu) 店人而言,書(shu) 店的未來走向依然成謎,隻有不斷地嚐新與(yu) 試錯。

  張兵林認為(wei) ,社區書(shu) 店一定要接地氣。並首先著重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問題:一是價(jia) 格問題。金茂灣店很快便推出了“買(mai) 1000送500”策略,基本做到與(yu) 網絡同價(jia) ;另一個(ge) 問題是進店問題,如何提升吸引力和便捷度,讓人們(men) 走進書(shu) 店。金茂灣店首先確定了一天一塊錢的租書(shu) 規則,全店80元以下圖書(shu) 均可借回家閱讀。雖然有點小貴,不過解決(jue) 了圖書(shu) 館定點借還的不便因素。與(yu) 本土相關(guan) 聯的展覽也是書(shu) 店的額外看點,據說此前舉(ju) 辦油畫和水彩展時,就曾吸引大量周邊社區居民前往觀瞻,書(shu) 店最近正在策劃一個(ge) 反映青島老西鎮變遷的風土展,月底還將推出一個(ge) 有關(guan) 消失的老裏院的影像展。

  張兵林千方百計想要讓書(shu) 店更加貼近社區文化生活,而對他而言,最核心的因素還是書(shu) 。在不是書(shu) 店金茂灣店,若幹間書(shu) 房樣板間成為(wei) 書(shu) 店的一大亮點。人們(men) 可以在這些私密的小空間裏不受幹擾地讀書(shu) ,“樣板間”按小時租賃業(ye) 務還算火爆。而其中一間標價(jia) 19.9元/小時的書(shu) 房,則是張兵林的私人圖書(shu) “領地”,這裏書(shu) 架上擺放的三四百本圖書(shu) 全部出自這位愛書(shu) 人的個(ge) 人珍藏。不過到目前為(wei) 止,也隻偶有熟悉的朋友前往一閱。

  家庭訂製也納入了書(shu) 店的日常,沒有標準的書(shu) 單,書(shu) 店將通過與(yu) 家庭成員的溝通,了解他們(men) 的具體(ti) 需求後,幫助製定個(ge) 性化書(shu) 單並進行圖書(shu) 采購。張兵林透露,接下來,他們(men) 還想嚐試推出一對一的閱讀課程,但正在思考具體(ti) 的運作方式,因為(wei) 對於(yu) 這位老書(shu) 蟲而言,通過閱讀課讓孩子喜歡讀書(shu) 才是目的,而令他擔憂的是閱讀課會(hui) 演變為(wei) 另一種形式的課外輔導。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書(shu) 店所做的一切全新嚐試都要與(yu) 書(shu) 相關(guan) 聯。張兵林說,他最近一直在研究書(shu) 店的作用,當人們(men) 走進書(shu) 店,書(shu) 店究竟能夠解決(jue) 人的什麽(me) 痛點?在他看來,真正愛讀書(shu) 的那些讀者是不會(hui) 在書(shu) 店買(mai) 書(shu) 的。金茂灣店的書(shu) 銷量不錯,但絕大多數是孩子們(men) 的圖書(shu) ,文學和詩歌類圖書(shu) 的借閱較多,但群體(ti) 規模有限。所以,書(shu) 店的作用更多在於(yu) 培育和引導人們(men) 閱讀。他期冀書(shu) 店影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人因閱讀獲得內(nei) 心的喜悅。而目前所選擇的最佳方案是讓孩子們(men) 去影響大人,從(cong) 而在家庭開啟閱讀的習(xi) 慣,從(cong) 走進書(shu) 店開始培養(yang) 整個(ge) 城市的閱讀習(xi) 慣。而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這座城市的書(shu) 店還是太少了,無論如何還要增加書(shu) 店的基數,它不需要很大,隻要遍布社區,讓走進去變得更加便利,更加日常,甚至不假思索。

  不久前,不是書(shu) 店金茂灣店加入了市南區的“南鄰書(shu) 房”公共服務品牌,與(yu) 市南區圖書(shu) 館聯動,成為(wei) 圖書(shu) 館借閱圖書(shu) 的一個(ge) 還書(shu) 點。在張兵林看來,能夠去圖書(shu) 館借書(shu) 的人一定是愛書(shu) 的,它能夠幫助書(shu) 店找到更多愛書(shu) 的人。而唯有不斷地嚐新,才能找到書(shu) 店生存的最佳路徑。

  書(shu) 店需要扶持政策

  不久前,青島市文旅局相關(guan) 部門對全市書(shu) 店狀況進行了一次集中摸底,結果不容樂(le) 觀。實際上與(yu) 同類城市相比,作為(wei) 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和文化軟實力體(ti) 現的書(shu) 店行業(ye) 尚缺少專(zhuan) 項扶持政策。青島僅(jin) 在2020年獎補過一家24小時實體(ti) 書(shu) 店,2022年剛剛出台的 《關(guan) 於(yu) 促進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中,也隻明確提出“支持實體(ti) 書(shu) 店建設,對被評為(wei) 省級最美書(shu) 店等係列稱號的實體(ti) 書(shu) 店,一次性給予10萬(wan) 元獎勵”的相關(guan) 舉(ju) 措。

  而從(cong) 全國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的專(zhuan) 項資金政策,大多以專(zhuan) 項資金、貼息、獎勵的形式實施。北京市每年拿出2億(yi) 多元資金扶持書(shu) 店,順義(yi) 區單個(ge) 項目獎勵金額最高達500萬(wan) 元。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杭州、廈門、武漢、成都、西安等均出台扶持實體(ti) 書(shu) 店發展的製度性文件。省內(nei) 的聊城市每年對實體(ti) 書(shu) 店和城市書(shu) 房給予100萬(wan) 元獎補資金。

  從(cong) 數量上看,在實體(ti) 書(shu) 店發展最為(wei) 迅猛的成都,書(shu) 店數量已超過3000家;北京實體(ti) 書(shu) 店達到2042家,更連續多年把扶持實體(ti) 書(shu) 店列為(wei) 重要民生實事,到2021年底已達到每萬(wan) 人擁有實體(ti) 書(shu) 店0.93個(ge) ,主題豐(feng) 富、風格迥異的書(shu) 店遍布城市。

  市文旅局相關(guan) 負責人亦表示,雖然青島的書(shu) 店數量在省內(nei) 不少,但從(cong) 發展質量來看,全市“專(zhuan) 、精、特、新”類型的書(shu) 店發展不夠,更缺乏在業(ye) 界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書(shu) 店。

  值得欣慰的是,青島的書(shu) 店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激發和提升內(nei) 容生產(chan) 力,創新服務方式,從(cong) 傳(chuan) 統的單一圖書(shu) 供給向文化服務綜合輸出轉型。據了解,市新華書(shu) 店借助其優(you) 勢資源,正在為(wei) 藍色矽穀、李滄院士書(shu) 房、西海岸電影博物館等提供訂製服務;如是書(shu) 店城陽店通過販賣社區生活方式,發展閱讀學習(xi) 、文化活動、社區托管、創意生活等多元業(ye) 態,打造社區書(shu) 店的另一種樣板;而良友書(shu) 坊也通過本土人文圖書(shu) 的策劃與(yu) 出版、本土文學史和藝術史的梳理、青少年文學藝術公共教育的拓展,培養(yang) 讀者群,創造了“人和書(shu) 相遇”的更加豐(feng) 富的場景……疫情在造成衝(chong) 擊的同時,似乎也成為(wei) 倒逼書(shu) 店轉型的一個(ge) 契機。

  日前,漢風書(shu) 院的王偉(wei) 東(dong) 已開始籌備一場奔赴海青鎮插秧現場的旅行,孩子們(men) 將在那裏聽講圖書(shu) 《一粒種子的旅行》,書(shu) 店依然在為(wei) 了書(shu) 的存續而努力拓展,同時,也在期待來自城市的傾(qing) 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