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傾力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

發布時間:2022-04-28 14:49: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王琛偉(wei)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ti) 製與(yu) 管理研究所研究員)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yu) 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戰略抉擇。經濟活動需要各種生產(chan) 要素的組合在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從(cong) 而實現循環流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鍵在於(yu) 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nei) 在要求。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製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製約經濟循環的關(guan) 鍵堵點,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能夠有效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nei) 暢通流動,全麵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進而為(wei)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提供有力支撐。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具有戰略意義(yi)

  統一市場是指能夠把國內(nei) 各地區經濟融合為(wei) 一個(ge) 有機統一體(ti) 的市場。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於(yu)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使商品與(yu) 生產(chan) 要素能夠突破區域壁壘順暢流通,實現國內(nei) 各地區經濟之間、商品與(yu) 要素之間相互聯係。可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yi) 。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體(ti) 製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不斷完善,國內(nei) 市場發育逐漸走向成熟,極大促進了生產(chan) 力發展,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發展奇跡。但也要看到,我國市場體(ti) 係建設總體(ti) 水平仍然不高,在統一大市場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一方麵,市場體(ti) 係自身發育不充分。市場運行規則仍不健全,要素市場發育還不成熟,不同行業(ye) 、部門、地區之間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行政壁壘和市場分割。另一方麵,市場體(ti) 係發育與(yu) 外部政策環境之間存在不平衡。宏觀調控體(ti) 係有待完善,社會(hui) 保障製度、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和相關(guan) 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可以說,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已經成為(wei) 進一步深化經濟體(ti) 製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當務之急。

  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yi) 盛行,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深刻分析國內(nei) 外形勢,必須把滿足國內(nei) 需求作為(we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麵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充分釋放國內(nei) 市場潛力,這些都是積極應對複雜嚴(yan) 峻外部環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務實舉(ju) 措,具有重要意義(yi) 。

  關(guan) 鍵是強化市場基礎製度規則統一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從(cong) 製度建設著眼,尤其要在強化市場基礎製度規則統一上下功夫,加快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統一的市場製度規則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核心所在。要在全國範圍建設一個(ge) 統一的、具有一致性標準的市場,就不能有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不能有地區差別和市場歧視,要使各類生產(chan) 要素在全國範圍內(nei) 、各行各業(ye) 間順暢流動。要在同一部門或同一行業(ye) 建立一致性標準,有統一的規章製度和法律法規,使市場主體(ti) 在統一的標準下、穩定的預期中生產(chan) 運營。可以說,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就要從(cong) 製度上杜絕地方各自為(wei) 政、市場分割、設置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等情況。

  具有統一市場製度規則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應該有三個(ge) 特點。一是高效規範。規範性是確保市場高效發揮對資源配置決(jue) 定性作用的前提和基礎。需通過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建立和維護市場運行和管理規則,確保市場價(jia) 格信號、市場主體(ti) 行為(wei) 、市場運行秩序等納入規範化、法治化軌道,公開交易、公平買(mai) 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公平競爭(zheng) 。需不斷排除和克服各種妨礙、破壞市場公平競爭(zheng) 的不利因素,避免各種不正當競爭(zheng) ,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zheng) 和市場幹預行為(wei) ,通過競爭(zheng) 形成合理的商品和要素價(jia) 格信號,實現優(you) 勝劣汰。三是充分開放。需突破傳(chuan) 統上按部門、按行業(ye) 、按地區分工的格局,推動商品和要素跨部門、跨行業(ye) 、跨地區流動,在全國範圍形成統一市場體(ti) 係,同時,在國內(nei) 市場充分開放的基礎上,實現國內(nei) 市場與(yu) 國際市場有效對接。

  重點是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

  當前,我國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進程落後於(yu) 商品市場領域,能源資源市場化定價(jia) 機製尚未完善,全國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還未形成。特別是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方麵,經濟運行的利益藩籬難以在短期內(nei) 根除,這些都是製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一係列重大舉(ju) 措接連落地,要素市場不斷完善,電力、油氣等能源資源領域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市場對資源配置的能力顯著增強。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在健全城鄉(xiang) 統一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加快培育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培育發展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市場等方麵提出了具體(ti) 要求,旨在進一步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這是對前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也是麵向未來提出的更高要求。

  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要進一步夯實統一市場建設的體(ti) 製機製基礎。一是統一產(chan) 品標準,推行產(chan) 品質量標準、檢驗檢測標準等的互認,強化統一的質量、安全監督檢查;二是統一市場監管製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清理製約要素和資源跨區域流動的各種障礙;三是健全統一的社會(hui) 信用製度,編製出台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機製,形成覆蓋全部信用主體(ti) 、所有信用信息類別、全國所有區域的信用信息網絡;四是統一數據開放標準規範,推動數據資源互聯互通。

  統籌兼顧區域協調發展

  市場經濟體(ti) 現效率優(you) 先,在市場自發作用下,要素必然要流向效率更高的區域、領域,客觀上使原本效率高的地方效率更高、效率低的地方效率更低。這是市場經濟的本性決(jue) 定的,出現區域分化加劇的“馬太效應”也是正常的。加強宏觀調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情況,但不可能完全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我們(men) 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進程中,需充分關(guan) 注、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南北分化”“東(dong) 西分化”問題。因此,在有效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各種規定和做法的同時,還要大力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增強西部地區和東(dong) 北地區對資源要素的吸引力,盡量抵消可能出現的“馬太效應”。在這一過程中,還要處理好政府與(yu) 市場的關(guan) 係,避免形成新的地方保護或區域壁壘。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