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者:李瑩(雲(yun) 南財經大學副教授)
中華民族是個(ge) 大家庭,各族人民心手相牽,團結奮進,經過持續努力,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hui) ,正致力於(yu) 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邁進。共同富裕,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的富裕。為(wei) 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作為(wei) 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有助於(yu) 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支持各民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民族地區要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you) 勢等實際,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切入點和發力點”。因此,推進民族地區實現共同富裕,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對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具有深遠意義(yi) 。
推動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區幹部群眾(zhong) 奮發努力,經濟社會(hui) 發展迅速,許多貧困落後地區實現了“一步千年”的偉(wei) 大跨越。但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相對突出。在普遍性地消除絕對貧困之後,各民族群眾(zhong) 對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民族地區要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you) 勢等實際,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切入點和發力點。與(yu) 此同時,政府加大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增強了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須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實現共同富裕,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夯實基礎。一方麵,提升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和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擴大民族地區對外開放,促使其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另一方麵,繼續發揚在脫貧攻堅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進程中各族兒(er) 女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的精神。
促進共同富裕,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奠定基礎
在經濟發展進程中,由於(yu) 各民族所處的區位不一樣、擁有的資源不一樣、生產(chan) 力發展水平不一樣,導致了各民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多年來,盡管各民族地區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物質基礎相對薄弱的客觀事實不容忽視,必須及時縮小各民族地區的發展差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沒有民族地區的全麵小康和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全麵小康和現代化。我國是一個(ge) 民族眾(zhong) 多、地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要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民族地區的現代化不可或缺。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強調“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在描繪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遠景目標時,明確提出“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得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會(hui) 更加強大,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會(hui) 更加深入人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需要切實夯實物質基礎,確保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發展是解決(jue) 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增強民族團結的核心問題,就是要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一方麵,進一步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持續加大對民族地區尤其是邊疆民族地區支持力度,優(you) 化轉移支付和對口支援機製,實施好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興(xing) 邊富民行動等規劃,切實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另一方麵,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特別是要激發欠發達地區少數民族群眾(zhong) 的內(nei) 生動力,強化教育和文化投入,革除“等、靠、要”的思想和“懶、散、慢”的心理,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讓各族人民共創美好未來。
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中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向心力
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各民族團結一心,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基所在。推動共同富裕,明確了新時代民族地區發展建設目標,將各族群眾(zhong) 對發展的期待凝聚為(wei) 共同的前進方向。推動共同富裕,有助於(yu) 激勵各族人民向著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堅定前行,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上來,凝聚起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偉(wei) 力。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樹立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總體(ti) 概念,從(cong) 全局上把握“實現14億(yi) 人共同富裕”的“一體(ti) ”,同時也要深刻認識到各民族的具體(ti) 需求,充分考慮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實際,突出區域化和精準性政策支持,實現發展、分配方式上的“多元”,為(wei) 促進共同富裕打造合理格局。努力推進共同富裕重大戰略部署,讓各族群眾(zhong) 感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在共享發展成果的獲得感中堅定跟黨(dang) 走的信念,積極投身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共同富裕既反映了各族群眾(zhong) 物質生活改善的程度,也體(ti) 現了各族群眾(zhong) 精神生活充實的內(nei) 涵。紮實推動民族地區共同富裕,為(wei) 各族群眾(zhong) 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進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實現共同富裕,必須促進各民族緊跟時代步伐,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因此,共同富裕的總目標更好地賦予和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要意義(yi) ,更真實地體(ti) 現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意義(yi) 。共同富裕需要靠共同奮鬥才能實現,隻有人人參與(yu) 、人人盡力,才能真正實現人人享有。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中確保各族群眾(zhong) 的主體(ti) 地位,激發其主體(ti) 意識,充分發揮當地群眾(zhong) 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真正完成從(cong) “要我幹”到“我要幹”的轉變。在實踐中,要充分尊重各族群眾(zhong) 的主體(ti) 性,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讓群眾(zhong) 充分參與(yu) 決(jue) 策,不能忽視一些群眾(zhong) 因為(wei) 擔心自己文化程度低、對外交流經驗少而不敢、不願意表達自己想法的情況,充分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動員和引導群眾(zhong) 參與(yu) 到發展進程中來。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銜接
促進民族地區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必須下大力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盤活農(nong) 村資產(chan) ,增加各族農(nong) 民財產(chan) 性收入,使更多農(nong) 村居民勤勞致富。要加強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實現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把防止規模性返貧作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底線任務,嚴(yan) 格落實“四個(ge) 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製和幫扶機製,消除各族群眾(zhong) 的後顧之憂。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民族地區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物質基礎。實現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促進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村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沒有產(chan) 業(ye) ,發展繁榮都是空談。一方麵,我國的民族地區大部分分布在偏僻而廣袤的山村和高原地區,地廣人稀,交通落後,自然條件較為(wei) 惡劣。另一方麵,民族地區大多礦產(chan) 和動植物資源豐(feng) 富,風光優(you) 美,有條件根據自身情況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民族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意味著要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組織振興(xing) ,五大振興(xing) 缺一不可。針對一些民族地區的沿邊特點,進一步完善好沿邊開發開放的政策體(ti) 係,深入推進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隻有加快民族地區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才能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夯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