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實現鄉村全麵振興奠定紮實基礎

發布時間:2022-06-13 16:3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謝倫(lun) 裕(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教授、和平與(yu) 發展研究所所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nong) 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nong) 村。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決(jue) 勝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曆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的總抓手。必須從(cong) 統籌“兩(liang) 個(ge) 大局”的高度,充分挖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穩定經濟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方麵的巨大潛力。

  準確把握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大意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契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快速推動工業(ye) 化和城市化,不斷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釋放改革紅利,為(wei) 創造“兩(liang) 大奇跡”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yu) 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相比,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的發展相對滯後。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對支撐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也為(wei) 我國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新契機。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平抑宏觀經濟波動帶來新機遇。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將創造高質量的就業(ye) 創業(ye) 機會(hui) 、吸引鄉(xiang) 村人才回流,對穩定就業(ye) 和保障收入發揮積極作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將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轉型升級,改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貿易的時空格局,全麵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和供給能力,對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安全、穩定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和預防通貨膨脹具有重要意義(yi) 。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推進汙染治理與(yu) 實現“雙碳”目標開辟新空間。農(nong) 村地區自然資源稟賦豐(feng) 富,是提升生態產(chan) 品供給和碳匯能力的重要支撐。鄉(xiang) 村振興(xing) 激勵生態資源豐(feng) 富的地區有效發揮綠色優(you) 勢,以生態振興(xing) 聯動五大振興(xing) ,探索建立激勵相容的生態產(chan) 品供給和價(jia) 值實現機製,加速自然資源資本化,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農(nong) 村可持續發展和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促進公平與(yu) 效率提供新路徑。我國已進入高度合作型社會(hui) ,通過技能培訓等方式提升農(nong) 村勞動力的技能,將有效提高全社會(hui) 的合作效率。同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將提升農(nong) 村教育的質量和公平性,長期來看有助於(yu) 解決(jue) 貧困的代際傳(chuan) 遞難題,同時為(wei) 經濟發展積蓄人力資本。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新保障。鄉(xiang) 村振興(xing) 更加強調在發展過程中提升農(nong) 村資源可得性和農(nong) 民人力資本積累水平、全麵建設農(nong) 村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農(nong) 村居民增收能力、不斷縮小城鄉(xiang) 差距、夯實共同富裕的基礎,為(wei) 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有效手段。

  針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和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自然資源、人力資本等要素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chan) 率均有待進一步提升的現狀,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過程中,應重點聚焦加快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充分挖掘農(nong) 村地區自然資源優(you) 勢、加速人力資本積累三個(ge) 維度。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nong)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cong) 提升供給質量看,隨著我國農(nong) 村基礎設施特別是生產(chan) 性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農(nong) 村承接產(chan) 業(ye) 梯度轉移的能力日益增強,這不僅(jin) 對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技術進步和生產(chan) 方式創新、提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也對優(you) 化我國產(chan) 業(ye) 區域布局、暢通城鄉(xiang) 區域經濟循環具有積極帶動作用。從(cong) 有效擴大內(nei) 需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可以進一步發揮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投資對優(you) 化供給結構的關(guan) 鍵作用,不斷提高農(nong) 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增收能力,釋放農(nong) 村巨大潛在需求,推動農(nong) 村消費市場擴容提質。

  加強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關(guan) 鍵是要下大力氣建設“新型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改變農(nong) 民“靠天吃飯”的傳(chuan) 統模式,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轉型升級。在實踐中,要強化以下基礎環節:一是持續規範高標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加快建設溫室、大棚等標準化設施,提升農(nong) 作物自然風險防禦能力;二是根據地域特征和產(chan) 品特性,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運輸和物流設施建設,延長銷售時間或錯季銷售,實現產(chan) 品保值增值;三是加快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建強物流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充分利用電商平台、網絡直播等新型營銷方式,推動高質量農(nong) 產(chan) 品與(yu) 市場需求有效匹配;四是推進供應鏈創新應用,開展農(nong) 商互聯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建設,與(yu) 重要地區或全國性物流中心建立有序穩定聯係;五是建立和推廣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化體(ti) 係、產(chan) 品質量認證標準體(ti) 係,打造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對標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商超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爭(zheng) 取國際通行的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增強產(chan) 品的全球競爭(zheng) 力。

  挖掘自然資源優(you) 勢,推動農(nong) 村實現綠色發展

  我國鄉(xiang) 村擁有廣袤的土地、林地等自然資源,鄉(xiang) 村地區豐(feng) 富的綠色生態資源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可供深入挖掘的後發優(you) 勢。

  挖掘農(nong) 村地區自然資源優(you) 勢,首先需要積極推動資本和新技術下鄉(xiang) 。一方麵,支持和鼓勵資本下鄉(xiang) ,提高農(nong) 村生產(chan) 要素利用率;另一方麵,積極推動新技術和新產(chan) 品向農(nong) 村擴散和應用,包括農(nong) 業(ye) 機械化、自動化技術的繼續提高,以及新型農(nong) 業(ye) 綠色技術、數字技術在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農(nong) 村生產(chan) 要素生產(chan) 率,從(cong) 而推動農(nong) 村生產(chan) 方式和農(nong) 民生活方式轉型,通過能源供給清潔化和產(chan) 業(ye) 發展綠色化,實現經濟增長、農(nong) 民增收與(yu) 碳減排協同發展,開辟農(nong) 村地區綠色發展的有效路徑。

  其次,不斷提高生態資本“變現”能力。在加速工業(ye) 化時期,自然環境曾經是製約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造成所謂守著金山銀山沒飯吃的“綠色貧困”現象。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人們(men) 對綠色環境、生態產(chan) 品的需求持續增加,綠色資源的經濟社會(hui) 價(jia) 值不斷增長。要激活沉睡的自然資源,克服“綠水青山無價(jia) ”的難題,創新綠色金融服務路徑,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可量化、能變現的綠色發展新路,真正把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wei) 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最後,持續改善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生態環境。因地製宜發展生態農(nong) 業(ye) ,實施綠色生產(chan) 項目,推動農(nong) 業(ye) 與(yu) 旅遊、教育、體(ti) 育、文化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形成自然+生產(chan) +休閑+康養(yang) 的綜合體(ti) ;向農(nong) 村地區投入更多的資源要素和公共服務,加強消防供水、消防設施和器材、小型停車場的配套建設,完善水力、電力、通訊及網絡設施,提高綠色生態環境中的現代宜居水平;以農(nong) 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wei) 主攻方向,有序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的治理;嚴(yan) 守生態環境“紅線”,對旅遊生態資源進行科學規劃、合理開發。

  加速人力資本積累,提升農(nong) 民內(nei) 生發展能力

  研究發現,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各國經濟增長差異主要來自人力資本積累差異以及人力資本比較優(you) 勢差異。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必須著力加速鄉(xiang) 村人力資本積累。加強鄉(xiang) 村人力資本積累,既著眼長遠,又把握好當下。從(cong) 長遠看,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局中,要更加注重提升農(nong) 村教育質量和資源均衡,著力阻斷脫貧後可能返貧的代際傳(chuan) 遞問題,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力資本蓄積提供源頭活水,不斷提升農(nong) 村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農(nong) 村居民增收能力,加快縮小城鄉(xiang) 差距,夯實共同富裕基礎。把握好當下,應重點從(cong) 三個(ge) 方麵著力:

  一是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將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ye) 創業(ye) 機會(hui) ,要通過完善激勵政策,優(you) 化就業(ye) 創業(ye) 環境,吸引更多鄉(xiang) 村人才回流,造就一大批家庭農(nong) 業(ye) 經營、農(nong) 村合作社和龍頭骨幹企業(ye) 的“農(nong) 二代”接班人,促進鄉(xiang) 村青年由身份標識向職業(ye) 認同轉變。

  二是在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ang) 能夠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農(nong) 村實用型人才帶頭人,在農(nong) 業(ye) 實踐中壯大新一代鄉(xiang) 村企業(ye) 家隊伍、電商人才隊伍、鄉(xiang) 村工匠隊伍,使農(nong) 村人力資本在與(yu) 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的結合中重塑鄉(xiang) 村發展新動能。

  三是在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要推動農(nong) 民從(cong) 務農(nong) 向農(nong) 業(ye) 工人和鄉(xiang) 土科學家轉變。通過勞動技能和知識培訓,引導農(nong) 民從(cong) 傳(chuan) 統的農(nong) 民、農(nong) 民工向現代農(nong) 業(ye) 工人、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身份轉換;通過先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和農(nong) 業(ye) 機械設備使用培訓、技術服務培訓,促進農(nong) 民提高自身科技知識、管理經驗、技術技能等綜合素質,成為(wei) 有效掌握農(nong) 業(ye) 新科技、新機械、新農(nong) 藝的現代農(nong) 民;通過加大基層科研專(zhuan) 項財政投入力度,激發廣大青年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大力培育鄉(xiang) 土科學家,幫助更多農(nong) 民從(cong) 知識的應用者轉變為(wei) 知識的創造者。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