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發布時間:2022-06-13 16:35: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周紹朋(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

  市場體(ti) 係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運轉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要打造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體(ti) 係,不斷夯實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根基。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從(cong) 強化市場基礎製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zheng) 和市場幹預行為(wei) 等方麵,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行了頂層設計,是進一步完善現代市場體(ti) 係的重大舉(ju) 措,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基礎支撐。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提出,要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ti) 係,強調“建設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體(ti) 係,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的基礎”“必須加快形成企業(ye) 自主經營、公平競爭(zheng) ,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ti) 係,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意見》提出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各項措施,正是對完善現代市場體(ti) 係、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所作出的重大部署,這對於(yu)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進一步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核心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

  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更高層次上構建高水平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核心就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有效運行提供體(ti) 製機製上的可靠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體(ti) 係已經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產(chan) 品市場到服務市場、從(cong) 商品市場到要素市場的一係列重大轉變,市場機製作用不斷增強,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以來,我國市場體(ti) 係質效大幅提升,有力促進了經濟體(ti) 製改革深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但隨著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市場體(ti) 係建設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市場基礎製度規則不健全不統一、市場基礎設施不完備不貫通等,都不同程度地製約著改革的深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正是根據這種狀況,抓住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這一關(guan) 鍵問題,全方位地對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進行整體(ti) 設計和規劃。在市場的軟硬件基礎建設方麵,《意見》對完善產(chan) 權保護製度、市場準入製度、公平競爭(zheng) 製度、社會(hui) 信用製度等提出了一係列具體(ti) 措施和辦法;對建設、完善和優(you) 化現代流通網絡、市場信息交互渠道、交易平台等提出了相關(guan) 措施和意見。在市場運行質量和機製方麵,《意見》對統一建設與(yu) 發展土地和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技術和數據市場、能源市場、生態環境市場等提出了一係列意見;對健全、提升商品質量體(ti) 係、標準和計量體(ti) 係、消費服務質量等提出了具體(ti) 措施。在市場監管規製方麵,《意見》對健全統一市場監管規則、強化統一市場監管執法、全麵提升市場監管能力等也都提出了具體(ti) 措施和要求。這些都有利於(yu) 推動我國市場體(ti) 係建設,既是推進深層次改革、促進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的主動選擇,也是暢通經濟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和市場體(ti) 係的進一步完善,是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應有之義(yi) 。在這一過程中,既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應發揮什麽(me) 樣的作用以及如何發揮作用是關(guan) 鍵所在。《意見》之所以把“有效市場,有為(wei) 政府”作為(wei)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一項重要原則,強調“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用足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讓需求更好地引領優(you) 化供給,讓供給更好地服務擴大需求,以統一大市場集聚資源、推動增長、激勵創新、優(you) 化分工、促進競爭(zheng) ”,其重要原因就在於(yu) 此。

  那麽(me) ,政府究竟應履行什麽(me) 職能,以及怎樣履行這些職能呢?《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在以往的基礎上對政府職能作了新的概括,指出“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you) 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zheng) ,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並強調要“加強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加強地方政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hui) 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這既明確了政府職能的範圍,又明確了各級政府職能的重點,為(wei)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創造了重要條件。

  明確了政府應履行什麽(me) 職能,還必須解決(jue) 政府如何履行職能的問題。這裏僅(jin) 就宏觀經濟調控和市場監管這兩(liang) 項主要經濟管理職能加以簡要說明。宏觀經濟調控是中央政府的一項重要經濟管理職能,其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chan) 力布局優(you) 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性影響,穩定市場預期,防範區域性、係統性風險,通過逆周期調節或跨周期調節,實現經濟平穩持續健康發展。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為(wei) 使宏觀經濟調控與(yu) 發揮市場作用相一致,降低調控成本,不僅(jin) 要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ti) 係,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有效性,還要采取各種措施,適時進行微調,提升宏觀調控的精準性。因此,政府如何履行宏觀經濟調控職能,直接決(jue) 定著市場作用的發揮。

  市場監管是各級政府的另一項重要經濟管理職能。市場監管是否科學有效,措施是否得力,也會(hui) 直接影響到市場作用的發揮。如果市場監管不力,對市場準入、市場競爭(zheng) 和市場退出等監管不到位,就會(hui) 影響資源配置的方向、結構和效率;如果監管不科學,所采取的措施違背經濟發展規律,也會(hui) 影響市場主體(ti) 的行為(wei) ,從(cong) 而影響市場對資源配置作用的有效發揮。對那些壟斷行業(ye) ,特別是經濟壟斷和自然壟斷行業(ye) ,政府肩負著更多的市場監管責任。如果監管缺位或越位,不僅(jin) 會(hui) 影響市場配置資源的範圍,還會(hui) 影響市場經濟秩序,從(cong) 而影響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

  找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著力點

  完善現代市場體(ti) 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目的。

  所謂資源配置效率,就是在一定技術條件下,社會(hui) 資源在社會(hui) 生產(chan) 什麽(me) 、生產(chan) 多少以及如何生產(chan) 方麵進行分配所取得的效率和效益。資源配置效率分為(wei) 宏觀和微觀兩(liang) 個(ge) 層麵,宏觀層麵的資源配置效率指的主要是資源分配效率,解決(jue) 的是社會(hui) 生產(chan) 什麽(me) 和生產(chan) 多少的問題,它主要通過整個(ge) 社會(hui) 基本經濟製度和經濟體(ti) 製的安排來實現。微觀層麵的資源配置效率,指的主要是資源使用效率,解決(jue) 的是如何生產(chan) 的問題,它主要通過企業(ye) (生產(chan) 單位)內(nei) 部的管理和技術提升加以實現。

  一般情況下,宏觀層麵的資源配置方式有兩(liang) 種,一種是計劃配置方式,一種是市場配置方式。在現代社會(hui) 化大生產(chan) 條件下,從(cong) 總體(ti) 上說,市場配置資源往往比計劃配置資源更有效率。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的情況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解決(jue) 的問題主要有,市場體(ti) 係運行的效率問題、壟斷和無序競爭(zheng) 問題、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滯後性問題等。其中,前兩(liang) 個(ge) 方麵的問題,主要通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現代市場體(ti) 係加以解決(jue) 。後一個(ge) 方麵的問題,主要是通過製定和實施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劃、完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引導社會(hui) 預期等加以矯正。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有很多優(you) 勢,比如有較強的韌性,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內(nei) 配置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等,但如果不統一、不協調,區域之間、產(chan) 業(ye) 之間形成壟斷與(yu) 封鎖,就不能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而要實現統一和協調,就要聚焦《意見》提出的“完善統一的產(chan) 權保護製度”“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製度”“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zheng) 製度”“健全統一的社會(hui) 信用製度”“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等要求精準發力。隻有實現了這些統一和聯通,才能加快市場體(ti) 係中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流轉,從(cong) 而大大提升市場運行效率。

  壟斷和無序競爭(zheng) 也是影響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的重要因素。《意見》對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zheng) 和市場幹預行為(wei) 作出具體(ti) 規定,強調要著力強化反壟斷、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清理廢除妨礙依法平等準入和退出的規定做法、持續清理招標采購領域違反統一市場建設的規定和做法等。

  對於(yu) 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滯後性問題,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主要是通過宏觀經濟調控、製定和執行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劃、確定年度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的經濟預測等引導社會(hui) 投資和消費。在信息化和大數據時代,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從(cong) 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