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的私家影集——難得一見的學術史
作者:陳來
趙元任先生,老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他是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是中國學者全麵利用現代語言學理論研究中國語言並取得世界性聲譽的第一人。同時,他也是中國現代音樂(le) 的先驅和大師,他的音樂(le) 作品把中國傳(chuan) 統和現代音樂(le) 作了創造性的融合,並一直流傳(chuan) 至今,成為(wei) 中國音樂(le) 院校的經典教材。趙元任先生博學多才,既是數學家,又是物理學家,是近代推動中國科學進步的先驅者。
“好玩兒(er) ”是表達一種自由創造的心靈狀態,是對世間萬(wan) 物抱有無窮熱愛和興(xing) 趣的心靈狀態
趙元任先生曾說,自己研究語言學和許多事物,是為(wei) 了“好玩兒(er) ”。在我們(men) 看來,“好玩兒(er) ”,代表著對於(yu) 對象事物的一種無功利的深厚的美學興(xing) 致。清華國學研究院另一位導師梁啟超說過:“必須常常生活在趣味中,生活才有價(jia) 值。”
趙元任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學者。世界上很多大學者研究某種現象或理論時,他們(men) 自己常常是為(wei) 了興(xing) 趣、好奇。巴金夫人蕭珊(陳蘊珍)在西南聯大當學生時曾問趙元任先生的朋友、清華教授金嶽霖:“您為(wei) 什麽(me) 要搞邏輯?”她的意思是:這門學問太枯燥了。金先生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我覺得它很好玩。”金先生的態度與(yu) 趙元任先生也是一致的。那麽(me) ,趙先生說的“好玩兒(er) ”是指什麽(me) 呢?趙先生沒有直接說明,陳原先生曾加以解釋說:“好玩者,不是功利主義(yi) ,不是沽名釣譽,更不是嘩眾(zhong) 取寵,不是一本萬(wan) 利。”
按照這個(ge) 解釋,我們(men) 可以了解趙先生說的“好玩兒(er) ”是什麽(me) 意思,那就是,“好玩兒(er) ”是表達一種自由創造的心靈狀態,是對世間萬(wan) 物抱有無窮熱愛和興(xing) 趣的心靈狀態。這是一種人文主義(yi) 的精神體(ti) 現。趙先生的學術研究充滿了科學精神,而他的人生態度充滿了追求興(xing) 趣的人文精神。本書(shu) 名為(wei) 《好玩兒(er) 的大師》,也是為(wei) 了突出這一點。
這套書(shu) 名為(wei) 影記,影記之“影”,不是電影之影,而是作為(wei) 影像的照片。影記之“記”,則是指對照片的曆史場景和人物關(guan) 係的文字說明。影記對於(yu) 學術史的研究意義(yi) 在於(yu) ,生動的圖片影像是人們(men) 體(ti) 察、把握曆史的重要的經驗條件,而影與(yu) 記的結合,一方麵使得影像有了“記”的文字支持,一方麵也使文字之“記”有了“影”的實證和呈現。由於(yu) 照片是現場影像的實錄,故影記的作用便超過了一般出版物的所謂“圖文並茂”,因為(wei) 一般所說的圖文並茂的“圖”往往是指圖畫,多出於(yu) 繪畫者的想象,而非真人實景的真實呈現。於(yu) 是,影記不僅(jin) 是一種研究史料,且對於(yu) 研究者和閱讀者而言,更使其對於(yu) 曆史上的學術人物及其活動增加了感性的、具體(ti) 的了解。說影記具有曆史史料的意義(yi) ,並沒有抹殺影記之作的完成同時是一項曆史工作的意義(yi) ,因為(wei) ,要把上萬(wan) 張照片中的人物辨認清楚,把曆史場景標示出來,根據年代加以編排,這本身就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具有研究的意義(yi) 。
影記為(wei) 我們(men) 了解那個(ge) 時代中國學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麵貌提供了另一種生動的視角
趙元任先生在1910年到達美國後不久便買(mai) 了一架照相機,一生拍照無數。他並不以攝影師見稱,但以他的地位和經曆,他所拍攝的照片必然是有重要曆史價(jia) 值的影像素材和曆史見證,尤其是在清末民初的時代,極少有人能像他這樣擁有自己的相機,所以他攝下的那個(ge) 時期的照片是非常珍貴的。他一生中留下的大量照片、所記錄的人和事,一方麵可以與(yu) 趙先生的日記、傳(chuan) 記相互印證,使他的個(ge) 人史成為(wei) 有影像的、活生生的曆史,此一曆史不僅(jin) 可以讀,還可以看;另一方麵,可以使我們(men) 今天的人具體(ti) 地感知那個(ge) 時代及在那個(ge) 時代中生活的人。特別是,他所接觸、為(wei) 之攝影的那些人都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知識人和學術研究大家,影記為(wei) 我們(men) 了解那個(ge) 時代中國學術的人和事,了解那個(ge) 時代中國學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麵貌提供了另一種生動的視角。
本書(shu) 為(wei) 學術篇,主要側(ce) 重於(yu) 趙先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在中國的學術活動及其與(yu) 中國學人的往來關(guan) 係,對增加人們(men) 關(guan) 於(yu) 20世紀前半期中國學術史的具體(ti) 感知頗有益處。其中既涉及趙先生親(qin) 身參與(yu) 的一些重要事件、活動、組織,如中國科學社的成立、國語統一籌備會(hui) 與(yu) 數人會(hui) 、清華國學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各種方言調查等;也涉及很多中外著名學者,如羅素、高本漢、蔡元培、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梅貽琦、胡適、任鴻雋、丁文江、劉半農(nong) 、蔣夢麟、傅斯年等。這些照片趙先生自己是非常珍視的,所以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中研院南遷時,趙先生把日記和照片寄給了在美國的朋友保管,這批珍貴的資料才得以免遭戰火而保留下來。感謝本書(shu) 的編者趙新那先生、黃家林先生,在他們(men) 多年不懈的努力之下,這些資料終於(yu) 整理完成,與(yu) 讀者見麵,這是非常難得的。尤其是新那先生,她已年過九十六歲,沒有她堅韌的意誌和精神,這部影記是很難完成的。
本書(shu) 即將付梓,編者希望我為(wei) 本書(shu) 作序,這在我是義(yi) 不容辭的。因為(wei) 趙元任先生是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我作為(wei) 今天的清華國學研究院院長,有責任為(wei) 表彰清華國學院的前賢盡力。而且本書(shu) 編者趙新那先生是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特別顧問,黃家林先生是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員,他們(men) 所完成的這一工作,不僅(jin) 是他們(men) 自己多年努力的成果,亦為(wei) 本院的重要研究成果。所以,我不揣簡陋,對趙元任先生與(yu) 清華國學研究院,對本書(shu) 作為(wei) 影記的意義(yi) ,向廣大讀者作一介紹,以使大家了解這一工作的重要意義(yi) 。
趙元任先生是清華國學研究院的驕傲,是清華的驕傲,是中國學術的驕傲。我們(men) 期待,中國學者將繼承和發揚趙元任先生的學術精神,為(wei) 中國學術的卓越發展而不懈努力。
(作者為(wei)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