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我國完成流程簡化版“無缺血”肝移植手術
【科技前沿】
本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金振婭 通訊員朱文赫、周瑞泉)14日21時,中日友好醫院肝髒移植中心與(yu)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何曉順團隊合作,成功完成一名54歲乙肝肝硬化男性患者的肝髒移植手術。本次手術是全球首例流程簡化版“無缺血”肝移植手術,簡化了血管吻合流程,首次將供肝獲取過程的時間縮短了約30分鍾。
中日友好醫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器官移植科學科帶頭人何曉順介紹,傳(chuan) 統的肝移植手術,肝髒一旦離開捐獻者體(ti) 內(nei) ,在“無血流供應”狀態中,經曆缺血、冷保存及再灌注的過程,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肝功能受損往往難以避免,這正是影響移植療效乃至導致移植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無缺血”肝移植技術可以有效解決(jue) 肝髒長期處於(yu) “無血流供應”的問題,中日友好醫院肝髒移植中心主任譚海東(dong) 指出,其原理是在摘取供體(ti) 器官前,醫生先將連接肝髒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複係統”,在斷掉原有血液供應的同時,由“多器官功能修複係統”替代人體(ti) 的供血機製。供肝植入移植受體(ti) 時,將受體(ti) 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複係統”,再由受體(ti) 的血液循環係統“接管”,最後完成肝髒移植。整個(ge) 過程,肝髒裏的血流不停止,術後肝功能指標也明顯優(you) 於(yu) 傳(chuan) 統肝移植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生存率提高接近10%,早期肝功能不全的發生率也由原來的25%降低至5%以內(nei) 。
譚海東(dong) 介紹,早在2017年,何曉順團隊就進行了全球首例“無缺血”肝移植手術。原先的手術使用供體(ti) 自身血管和動脈進行血管吻合,而本例“無缺血”肝移植手術則直接使用肝髒的動脈和門脈作為(wei) 入口,進行門脈吻合和y型吻合,大大簡化了血管吻合流程,在保證肝髒無缺血的同時,受體(ti) “無肝期”時間縮短為(wei) 原來的三分之二左右,供肝獲取時間也縮短了約30分鍾。
“本例手術的成功標誌著‘無缺血’肝移植手術實現新的重大突破,將為(wei) 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間相互作用、器官離體(ti) 治療和器官功能修複等提供全新的基礎研究方案,為(wei) 我國臨(lin) 床醫學研究實現多學科、多層次的提升提供了可能。”譚海東(dong) 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