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持續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

發布時間:2022-09-21 16:02:00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段龍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加快培育壯大數據要素市場,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動力轉型和效率轉型的戰略選擇。2022年6月22日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六次會(hui) 議明確指出,“要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製,推進公共數據、企業(ye) 數據、個(ge) 人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加快建立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chan) 品經營權分置的產(chan) 權運行機製”,標誌著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正式進入了從(cong) 頂層設計到機製落地的新階段。

  構建數據要素分類分級製度

  實踐中,數據要素是由計算機處理且遵照社會(hui) 標準通過數字符號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描述。作為(wei) 一種全新的生產(chan) 要素,它不僅(jin) 能顯著提高勞動強度,也能明顯提升勞動效率,已成為(wei) 數字經濟時代可用、可增值、可交換的新型商品。數據資源的采集、複製乃至更新全部依托於(yu) 互聯網基礎設施,因此在缺乏明確的分類標準和分級界定製度條件下,必然遵循“誰拿誰用、早拿早用、晚拿落後”的強盜邏輯,導致數據資源非法占有使用、數據要素無序擴張亂(luan) 象頻出。因此,必須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分類分級製度落地,為(wei) 建立穩定數據要素市場構建法治基礎。

  從(cong) 數據要素自身屬性看,代謝周期、重要性、可編輯狀態和反映事物準確性是影響其市場化配置能力的四個(ge) 關(guan) 鍵,構成了數據要素分類分級的基本依據。根據數據代謝周期的不同,數據要素可歸類為(wei) 長周期數據和短周期數據,前者適用於(yu) 企業(ye) 選址和測繪領域,後者則聚焦消費者行為(wei) 和公共政策評估。根據數據的重要性差異,數據要素可被分為(wei) 公開數據和保密數據,當前已廣泛運用至商業(ye) 和公共安全領域,保密數據從(cong) 數據脫敏、解密到授權公開都有嚴(yan) 格的審批程序。根據數據是否可編輯,數據要素被分為(wei) 僅(jin) 可用、僅(jin) 可見和可編輯三種形態,權限越高,數據要素流通能力則越強。數據要素還可根據準確性分級,一級數據品質最好,二級數據精確度略差,三級數據僅(jin) 能粗略反映事物運行狀態。

  除了上述四個(ge) 基本屬性之外,現代數字經濟的市場運行還賦予了數據要素明確的社會(hui) 化屬性,推動了公共數據、企業(ye) 數據、個(ge) 人數據間的滲透演化。高度分散的生產(chan) 社會(hui) 化趨勢讓數據要素完成了去個(ge) 性化去中心化轉變,成為(wei) 具有一般化、社會(hui) 化功能的新型商品。因此,社會(hui) 化程度的不同給數字經濟背景下數據要素再分類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按照社會(hui) 性的強弱,數據要素可劃分為(wei) 弱社會(hui) 屬性的個(ge) 人數據、中等社會(hui) 屬性的企業(ye) 數據及強社會(hui) 屬性的公共數據。這種分類方法不僅(jin) 克服了傳(chuan) 統分類數據等級劃分嚴(yan) 格、流動性差的弊端,也給新形勢下推進各類數據要素跨界融合,最大程度兼顧個(ge) 人、企業(ye) 和公眾(zhong) 三方利益,著力打造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提供了戰術方向。

  落實數據要素確權授權機製

  數據要素分類分級後,再經過統一的確權授權便可擁有市場化配置能力。但是確權的有效性和授權的公正性如何保障,依然需要遵循數據要素的社會(hui) 性強弱原則。

  對於(yu) 社會(hui) 屬性較弱的個(ge) 人數據,考慮到數據的生產(chan) 和采集過程均由自然人主體(ti) 直接完成,因此該類數據確權授權的重點在於(yu) 充分落實數據要素的個(ge) 人所有權和個(ge) 人控製權。同時應當明確,個(ge) 人數據的範疇不僅(jin) 包括其作為(wei) 生命體(ti) 的基本自然屬性,還包括其與(yu) 社會(hui) 發生互動時的行為(wei) 屬性。

  對於(yu) 社會(hui) 性一般的企業(ye) 數據,由於(yu) 該數據的形成在企業(ye) 內(nei) 直接源於(yu) 資本雇傭(yong) 勞動條件下勞動者個(ge) 人數據和生產(chan) 過程數據的部分讓渡,體(ti) 現為(wei) 企業(ye) 家無償(chang) 占有勞動者部分剩餘(yu) 價(jia) 值的數字化形態,因此企業(ye) 數據確權的第一步是建立數據資源持有權歸企業(ye) 、所有權歸勞動者的兩(liang) 權分離機製。數據資源持有權建立後,企業(ye) 可享有複製、開發、清洗、整理自持數據資源的權利,獲得持有權派生出的數據加工使用權,也可以將自身的數據加工使用權轉讓給其他市場主體(ti) ,通過授權實現數據加工使用權的市場化配置。對於(yu) 已擁有數據加工使用權並且專(zhuan) 門從(cong) 事數據要素和數據商品生產(chan) 的市場主體(ti) 而言,還可順勢放開數據產(chan) 品經營權來進一步完成數據資源向數據要素的間接轉化,持續激活做大數據產(chan) 品市場。

  對於(yu) 社會(hui) 性強的公共數據,由於(yu) 社會(hui) 共同生產(chan) 的特殊性和保障國家安全的實踐需要,公共數據持有權天然為(wei) 各級政府所有。更重要的是,由於(yu) 公共數據的強排他性和非競爭(zheng) 性特征明顯,國際上多數政府普遍將公共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統一掌握在自身手中,僅(jin) 通過分類分級授權機製放開公共數據產(chan) 品經營權。由於(yu) 前置的公共數據加工使用權很難向私有主體(ti) 開放,因此公共數據產(chan) 品經營權隻能依靠市場配置局部的、受限的公共數據資源。未來公共數據確權授權的根本原則是社會(hui) 效益最大化而非經濟效益最大化,因此其確權授權的重點在於(yu) 末端的數據產(chan) 品經營權,政府既可以采取數據產(chan) 品申請公開製,也可以借助市場實施普惠特許經營權製。

  統籌數據要素發展與(yu) 安全

  雖然我國數據要素改革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數據這一新型要素在發展中仍然處於(yu) 初步階段,做大做強數據要素市場需要統籌發展與(yu) 安全。

  一是落實數據資源持有權應同時保障客觀事務勞動者和數據勞動者兩(liang) 類主體(ti) 權益。從(cong) 理論上看,數據資源持有權的形成是建立在客觀事務的勞動者和數據采集處理者共同勞動的基礎之上。基於(yu) 數據獨特的創造與(yu) 形成過程,數據資源持有權已與(yu) 數據資源所有權相分離,更加強調對已生產(chan) 且已加工數據資源的持有權利。當前大量平台企業(ye) 所擁有的數據資源持有權,多數僅(jin) 承認數據采集處理者的貢獻而忽視、掩蓋客觀事務勞動者的貢獻,導致大量客觀事務勞動者無法合理持有數據資源。也正是在這種不對等的數據資源持有權邏輯下,進一步縱容了平台企業(ye) 篡改授權等強製收集行為(wei) ,形成了難以規製的數據統治亂(luan) 象,加劇了非法存量數據合法化。

  二是保障數據加工使用權應依據數據加工程度建立使用權權能分級製度。與(yu) 其他商品不同,數據資源隻有在經過整理、聚合、標準化的加工過程後才能真正轉化為(wei) 可流通、可複製的數據要素商品,因此數據要素的使用權行使是加工過程和使用過程的統一,即強調加工使用權的不可分離性。但是不同的市場主體(ti) 在數據加工過程中的技術投入和人力投入不同,導致數據資源加工成果的巨大差異,不符合“誰加工、誰使用”的對等原則,因而建立數據加工使用權權限分級製度十分必要。在公平性原則下,對於(yu) 搬運、拚湊等低原創性數據加工市場主體(ti) ,應隻授予其部分加工使用權,限製加工使用權轉讓和收益權能;對於(yu) 有原創性加工,成果中僅(jin) 包含少量原始數據資源的加工主體(ti) ,可賦予較大使用權限,允許其通過加工使用權的派生權能獲取市場收益;對於(yu) 完全從(cong) 事原創性加工,完全形成新的知識產(chan) 權或專(zhuan) 利成果的加工主體(ti) ,應授予完備的使用權及其權能。如此,既能保障對數據資源加工者勞動投入的合理補償(chang) ,也有利於(yu) 數據加工使用權的進一步市場化配置。

  三是放活數據產(chan) 品經營權要更加防範平台壟斷風險。在當前我國數據產(chan) 品經營領域中,平台企業(ye) 已占據絕大多數。由於(yu) 平台企業(ye) 善於(yu) 利用“不同意就無法使用”的網絡暴力低成本獲取海量數據,加之數據的複製加工過程極易被切斷,平台企業(ye) 總是謀求盡快在數據產(chan) 品經營過程中占據壟斷地位,以更好促進垂直一體(ti) 化,整合市場資源,實現數據統治。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平台企業(ye) 在數據產(chan) 品經營過程中,容易出現經營範圍擴大、數據要素流通能力增強等趨勢,在資本積累邏輯下會(hui) 進一步加劇平台企業(ye) 無序擴張和行業(ye) 有界性的矛盾。考慮到我國數字革命剛剛興(xing) 起,未來數據產(chan) 品必將成為(wei) 人們(men) 美好生活的日常需要,因此必須加強防範平台企業(ye) 數據產(chan) 品經營權壟斷,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遏製平台企業(ye) 跨界經營謀求更多更大公共數據的危險趨勢,推動平台企業(ye) 穩定健康發展。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理論依據及指標體(ti) 係構建研究”(18XKS009)階段性成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