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主持人:經濟日報記者 劉 慧
嘉 賓:
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教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 程國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jia) 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研究員 黃漢權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研究員 杜誌雄
做好糧食大文章
主持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如何認識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中國式現代化全局中的地位?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如何做好糧食這篇大文章?
程國強: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農(nong) 業(ye) 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nong) 村還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短板。中國式現代化絕不能落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支撐。
保障糧食安全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首要任務,要把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強化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嚴(yan) 格實行耕地保護黨(dang) 政同責,嚴(yan) 守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調動和保護好“兩(liang) 個(ge) 積極性”,健全農(nong) 民種糧收益保障機製,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製度,讓農(nong) 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chan) 區抓糧有積極性。
黃漢權:農(nong) 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短板,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腿。隻有通過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才能補齊中國式現代化的短板短腿。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必須把糧食安全放在首位,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麵工作:一是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落實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保護提升耕地質量,用現代技術和物質裝備武裝農(nong) 業(ye) ,提高農(nong) 業(ye) 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二是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調整優(you) 化種植業(ye) 結構,增加玉米和大豆種植麵積,擴大稻穀、小麥良種種植麵積,提高糧食品種質量。三是完善糧食生產(chan) 支持政策,加大對糧食主產(chan) 區的財政轉移支付,提高農(nong) 民種糧補貼水平,調動和保護好主產(chan) 區地方政府重農(nong) 抓糧的積極性和農(nong) 民務農(nong) 種糧的積極性。四是大力培育種養(yang) 大戶、家庭農(nong) 場、合作社、農(nong) 業(ye) 企業(ye) 等新型經營主體(ti) ,提高糧食生產(chan) 適度規模經營水平。
杜誌雄: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國的整體(ti) 現代化。如果說實施脫貧攻堅戰略是消除鄉(xiang) 村絕對貧困人口、保障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重要措施,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則是消除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短板、保障整體(ti)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抓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成效如何,決(jue) 定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進程和水平,進而影響中國整體(ti) 現代化進程和成色,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對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具有決(jue) 定性作用。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做好糧食這篇大文章,把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不能忘了農(nong) 業(ye) 和糧食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建設更要為(wei) 農(nong) 業(ye) 和糧食生產(chan) 提供優(you) 質的服務和水利、道路等生產(chan) 性基礎設施條件。
提升綜合生產(chan) 能力
主持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有哪些政策保障來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
程國強: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總方針。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落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的實處,總的要求是必須在要素配置上優(you) 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you) 先保障,加快注入人才、技術、資本等先進生產(chan) 要素,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推動城鄉(xiang) 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全麵強化和升級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一要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非糧化”。二要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實現種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三要強化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四要加強防災減災體(ti) 係等建設,全麵提高農(nong) 業(ye) 抗風險能力。五要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和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讓農(nong) 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chan) 區抓糧有積極性。六要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高糧食質量和品質,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
黃漢權: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是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的具體(ti) 體(ti) 現。具體(ti) 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方麵,一是優(you) 先保障糧食生產(chan) 用地,實施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嚴(yan) 格防止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二是財政對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的投資重心向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傾(qing) 斜。三是加大糧食科技攻關(guan) ,以種子革命引領農(nong) 業(ye) 現代化,保障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並推動實現種源自主可控。四是提高農(nong) 民種糧綜合收益,支持適度規模經營。五是壓實地方政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實行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加大對主產(chan) 區的獎勵和補償(chang) 。
杜誌雄: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的要求,強調對“三農(nong) ”要以幹部配備優(you) 先考慮、要素配置優(you) 先滿足、資金投入優(you) 先保障和公共服務優(you) 先安排的“四個(ge) 優(you) 先”來保障這一方針的真正落實。其中“要素配置優(you) 先滿足、資金投入優(you) 先保障”這兩(liang) 個(ge) 優(you) 先對於(yu) 保障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的作用最為(wei) 明顯。在要素投入上,以耕地投入糧食生產(chan) 為(wei) 例,實施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非糧化”,大力支持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在資金投入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投入政策對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的作用極為(wei) 顯著,用於(yu) 產(chan) 糧大縣財政獎勵資金、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補貼、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發展資金、目標價(jia) 格補貼、農(nong) 田建設補貼資金以及糧食風險基金等財政支出增加明顯。今年針對燃油價(jia) 格大漲、化肥等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導致種地成本增加的問題,中央財政三次發放農(nong) 資補貼共計400億(yi) 元,對於(yu) 調動農(nong) 民種地特別是種糧的積極性發揮了重大作用。
構建安全保障體(ti) 係
主持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這個(ge) “全方位”應該如何理解?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應從(cong) 哪些方麵著力?
程國強:“全方位”是新時代統籌發展和安全,應對世界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內(nei) 外各種風險挑戰,對保障糧食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全麵係統把住我國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戰略部署和政策導向。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主要包括:一要強化產(chan) 能基礎,堅持“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提高農(nong) 民種糧、地方抓糧“兩(liang) 個(ge) 積極性”,強化耕地、種子、農(nong) 機和科技等現代農(nong) 業(ye) 基礎支撐,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二要強化調控基礎,不斷增強糧食儲(chu) 備體(ti) 係和全麵提升糧食宏觀調控能力,加快構建統一高效、協調有力的糧食安全綜合保障調控體(ti) 係,既要防止“穀賤傷(shang) 農(nong) ”,也要防止“米貴傷(shang) 民”。三要強化供應鏈韌性,提升統籌利用國際農(nong) 業(ye) 市場和資源的能力,增強我國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全球供應鏈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黃漢權:“全方位”是一個(ge) 新提法,具有全麵、完整、係統的涵義(yi) ,對保障糧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第一,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要全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抓好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都要保麵積、保產(chan) 量。第二,從(cong) 資源保障上,狠抓耕地保護硬措施,守好耕地這個(ge) 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繼續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和黑土地保護工程;探索試點耕地保護責任製考核,壓實地方責任。第三,從(cong) 科技支撐上,持續加大農(nong) 業(ye) 科技攻關(guan) 力度,重點突破種業(ye) “卡脖子”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推動農(nong) 業(ye) 先進技術推廣應用,讓糧食產(chan) 業(ye) 走內(nei) 涵式發展道路。第四,從(cong) 生產(chan) 主體(ti) 上,既要保護好小農(nong) 戶利益,提高其種糧積極性,又要支持種糧大戶、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業(ye) 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ti)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第五,從(cong) 收益保障上,既要通過完善糧食生產(chan) 支持政策和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讓農(nong) 民種糧有利可圖,又要通過完善糧食儲(chu) 備體(ti) 係提高糧食宏觀調控能力,保持糧食價(jia) 格處於(yu) 合理水平,維護物價(jia) 穩定大局和消費者利益。第六,從(cong) 開源節流上,既要提高國內(nei) 糧食生產(chan) 能力、供給能力,又要開展糧食節約行動,減少糧食損失浪費。第七,從(cong) 內(nei) 外關(guan) 係上,既要立足國內(nei) 做到糧食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又要適度進口部分糧食滿足國內(nei) 需求,通過推動糧食進口國別多元化、支持企業(ye) “走出去”在國外建設糧食生產(chan) 基地掌握糧源等多種方式,降低進口糧食風險。
杜誌雄: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以“全方位”高度概括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保障糧食安全的全過程、係統性措施。從(cong) 糧食生產(chan) 前端看,要確保糧食種子安全、糧食生產(chan) 的高效化肥低毒農(nong) 藥等投入品安全。從(cong) 糧食生產(chan) 產(chan) 中看,通過家庭農(nong) 場和合作社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主體(ti) 培育,確保始終有人種糧種地;通過生產(chan) 者補貼、糧食主產(chan) 區補貼,充分調動農(nong) 民種糧和主產(chan) 區抓糧的積極性。從(cong) 糧食生產(chan) 後端及產(chan) 後消費看,要抓好糧食生產(chan) 儲(chu) 備運輸體(ti) 係建設,也要抓好糧食產(chan) 後減損和浪費。同時,適度進口糧食也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題中應有之義(yi) 。要在多元化糧食進口渠道、通過農(nong) 業(ye) 技術合作擴大世界糧食總供給、優(you) 化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管理、積極參與(yu) 國際農(nong) 業(ye) 治理規則製定和完善等方麵下大力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