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衍生”佳劇如何乘風破浪
作者:翟曼琪
隨著我國影視行業(ye) 的規範和市場的繁榮,爆款影視作品推出前傳(chuan) 、續作等衍生作品已屢見不鮮。影視作品的“衍生法”(Spin-off)起源於(yu) 美國,是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上再發展出新作品。近日,《瘋狂動物城》的衍生動畫小短劇《瘋狂動物城+》上線,斬獲豆瓣8.6評分。其母劇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於(yu) 2016年上映,這部電影全球票房10.24億(yi) 美元,在中國也攬下了15.27億(yi) 的超高票房。《瘋狂動物城+》作為(wei) 一部迷你劇,以六集的劇集容量、八分鍾的單集時長,贏得了如潮好評。衍生劇是吸納忠實粉絲(si) 的重要手段,能夠推動實現優(you) 質IP一魚永吃、一魚多吃。在此過程中,如何避免噱頭大於(yu) 名頭,導致“佳作難續”之困?或許,我們(men) 可以從(cong) 迪士尼的做法中獲得一些啟示。
一是另辟蹊徑的人物故事。一部好作品的本質是講一個(ge) 好故事,一個(ge) 好故事的核心是創意。創意就是意境,意境=(人+事)+(時+空)。人與(yu) 事合成意。人即劇中角色,事即故事情節。衍生劇與(yu) 母劇息息相關(guan) ,在創作過程中難免受到母劇的影響,容易出現過分依賴母劇,被牽著鼻子走的問題。一部作品大火,立刻就有大量類似的作品競相出現。許多衍生劇本就是因母劇大火而生,更是不能免俗,甚至連情節都雷同,無異於(yu) 二次翻拍。毫無疑問,這其實是缺乏創意的表現。《李笠翁曲話》有言:“東(dong) 施之貌未必醜(chou) 於(yu) 西施,止為(wei) 效顰於(yu) 人,遂使千古之誚。”盲目模仿母劇,隻會(hui) 導致衍生劇內(nei) 容同質化和觀眾(zhong) 審美疲勞。好的衍生劇,本質上是要求創意人在母劇基礎上發揮創造力、創作新故事。對此,迪士尼的做法是將衍生劇的視角轉移到母劇的配角們(men) 身上,而原來的主角則作為(wei) 配角客串。如《瘋狂動物城+》的主角不再是“狐尼克”和“兔朱迪”,而是朱迪父母、教父老鼠、閃電樹懶等母劇中的配角。作為(wei) 電影原有主線裏擴展出來的支線小故事,其采用了每集主角都不同的“單元劇”形式,更為(wei) 具體(ti) 地講述了動物城中居民們(men) 的種種有趣生活。這些“單元劇”給電影原有的世界觀做了補充,也填補了許多電影沒出現過的細節,比如朱迪父母開車一路護送朱迪去了動物城、牛局長和豹警官一起參加了真人秀、教父老鼠是建立小型齧齒動物鎮的鎮長,閃電求婚時的語速也很慢等等。這種方式通過視角的轉換補全了母劇的敘事空白,在主線故事之外開辟新的敘事支線。既保留了母劇的人物特點,又創造了全新的人物故事,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故事情節更加完整。
二是一脈相承的敘事時空。時與(yu) 空合成境,境是承載影視創意的“容器”。所有的影視作品都具有特定內(nei) 涵的“藝術容器”,優(you) 質作品以有限之境承載了無限的創意,即所謂的“言有盡而意無窮”。創作衍生劇,應始終保持與(yu) 母劇的“連貫性”“一致性”,不能出現前後矛盾及割裂,這就體(ti) 現在所處之“境”的延續性。衍生劇製作的一個(ge) 重要前提就是母劇受到了觀眾(zhong) 的歡迎,吸引了大量的粉絲(si) 群體(ti) ,具有成為(wei) IP的基本條件。在這樣龐大的粉絲(si) 群體(ti) 下,衍生劇立足於(yu) 原有的“境”進行創作,能夠利用原IP的力量鞏固老粉絲(si) ,從(cong) 而在播出時獲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進而更好地通過營銷手段吸引新粉絲(si) 。但若創意人對母劇理解不深,把握不準,就容易脫離其原有之“境”,導致新創作的故事無法融入原有的敘事結構中,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窘境,也就無法延續母劇的粉絲(si) 紅利。在迪士尼的作品中,無論是《瘋狂動物城》還是《超能陸戰隊》,其衍生劇都延續了母劇的時空背景,既有“一曲新詞酒一杯”的創新之意,又有“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熟悉之感。《瘋狂動物城+》的短片彼此獨立,各有其趣味性,但又共處於(yu) 動物城這個(ge) 所造之“境”中。數個(ge) 故事組合在一起,為(wei) 觀眾(zhong) 更全麵更細致地展現這座動物城,跟電影相互呼應,也讓動物城這個(ge) 巨大的城市變得更加真實。甚至在場景設計思路上,《瘋狂動物城+》也延續了母劇中的細節,比如影版中的餐廳環境以及各種設施等,均是根據不同的動物來設置,在劇版中也延續了這一點,餐廳裏有專(zhuan) 供小老鼠的迷你餐桌,也有長頸鹿的特供等。衍生劇不是對母劇之“境”的剝離,而是融入,是超越,能使原有“境”的時空容量進一步擴大,從(cong) 而容納更多的創意故事。
三是精益求精的製作水準。母劇積累的粉絲(si) 群體(ti) 會(hui) 成為(wei) 衍生劇傳(chuan) 播獲利的中堅力量,在老粉和新粉的保駕護航下,衍生劇往往會(hui) 在同時期播出的其他影視作品中脫穎而出。但相對地,老粉絲(si) 在觀看衍生劇時也會(hui) 將其與(yu) 母劇進行比較。母劇已是珠玉在前,無疑在觀眾(zhong) 的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粉絲(si) 群體(ti) 更是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將母劇視作“維納斯”“白月光”。然而,大部分衍生劇的製作都是製作方發現母劇熱播、熱映後,覺得有利可圖,才匆忙籌備組織的。由於(yu) 衍生劇的播出要利用母劇熱播的“餘(yu) 熱”,在創作周期上往往大打折扣,劇本不能夠精打細磨,在製作過程中也容易出現趕工期、粗製濫造等問題。衍生劇質量與(yu) 母劇差距過大,不僅(jin) 無法獲得粉絲(si) 的支持,反而會(hui) 引起粉絲(si) 的強烈不滿,導致衍生劇口碑崩塌。而《瘋狂動物城+》的推出距離《瘋狂動物城》上映已經過去了六年,雖然母劇熱度已大不如前,但堪稱電影級別的製作質量仍然為(wei) 其創下了極佳的聲譽和口碑。原班聲優(you) 的生動演繹、製作精良的角色模型、流暢舒適的動作戲等,使得其觀感與(yu) 影版《瘋狂動物城》差別不大。雖然粗製濫造之作能夠在時間上獲得宣發優(you) 勢,但觀眾(zhong) 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終會(hui) 落得人人唾棄的下場,隻能靠著噱頭苟延殘喘。隻有真正製作精良的延伸作品才能發揮出母劇的IP優(you) 勢,帶給觀眾(zhong) 高層次的審美體(ti) 驗,實現IP價(jia) 值的最大化。
衍生劇依托於(yu) 母劇的粉絲(si) 積累而生,具有成為(wei) 爆款的先天優(you) 勢。而要真正成為(wei) 爆款,衍生劇必須深挖受眾(zhong) 精神需求,打造粉絲(si) 群體(ti) 喜聞樂(le) 見的作品。衍生劇要立足於(yu) 母劇的意境四要素——人、事、時、空,既保持統一的時空境界,又創造差異的人物故事,進而獲得粉絲(si) 創造的經濟利益和情感價(jia) 值。同時,衍生劇也要注重提升製作水準,不能貪圖一時之利,以精心打磨的高質量內(nei) 容助推IP的長遠發展。最終,衍生劇將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實現永續價(jia) 值經營,在時間上是一魚永吃,空間上是一魚多吃。由此,母劇的意境就在多元的衍生品中得到擴展,構建起既統一又差異的意境網絡,使原生 IP煥發出源源不斷的生命力。(翟曼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