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暖意融融年夜飯

發布時間:2023-01-29 16:36:00來源: 光明網

  厲彥林

  中國人順應天時,飲食有節。春節、端午、中秋等各個(ge) 傳(chuan) 統節日,都有相應的美食與(yu) 之相伴。諸多傳(chuan) 統節日中,人們(men) 最看重的是春節。因此,與(yu) 春節有關(guan) 的飲食事項如年夜飯,自然在人們(men) 心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地位。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團圓飯,是除夕夜最溫暖人心的傳(chuan) 統習(xi) 俗和精神寄托。無論人們(men) 相隔多遠,總要跋山涉水、不辭辛苦地趕回老家,與(yu) 家人在一起吃這頓暖意融融的年夜飯。

  一頓年夜飯,也記錄著時代變遷給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我老家在沂蒙山區東(dong) 部的厲家泉村。那裏山丘綿延,土地瘠薄,降雨量小。過去老百姓一直靠天吃飯,吃頓可口的年夜飯不容易。年夜飯在一年中可以說是最豐(feng) 盛也最難忘。我出生於(yu) 上世紀50年代,那時新中國成立不久,老百姓家裏還很貧窮,日子過得清苦。童年時,我總是盼著過年,盼望著吃年夜飯、穿新衣、放炮仗、發壓歲錢。

  到了70年代末,這樣的情況有了改善。1979年的年夜飯讓我印象深刻。那一年我們(men) 村分田到了戶,我家破天荒收獲了三水泥缸小麥,麥香醉人。記得那年的年夜飯是豬肉豆腐餡的小麥麵水餃,這可是我們(men) 從(cong) 年頭盼到年尾、做夢都想吃到的美食。在我老家,從(cong) 祖輩開始,年夜飯都要吃餃子,圖個(ge) 包福、包團圓的彩頭。聽老人們(men) 說,早年間包餃子用的是地瓜幹麵、玉米麵,富裕人家才能用上蕎麥麵或小麥麵,餃子餡大都是豆腐白菜素餡的。

  眼見著離除夕越來越近。爺爺早已準備好了幾捆專(zhuan) 門用來煮年夜餃子的黃豆秸和芝麻秸。父親(qin) 早早憑肉票割回來了肥肥的豬肉,掛在屋簷底下天然地冰凍著。除夕這天,娘忙著擇菜、剁餡、和麵、擀皮、拌餡、包餃子,幾個(ge) 妹妹坐在一旁瞪大眼睛觀看著,那場麵溫馨又莊嚴(yan) 。夜裏,下了一場大雪,氣溫驟然下降。天還沒亮,我們(men) 村和鄰村的鞭炮聲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一大早,我穿上棉褲跑進院裏,到處被雪映得明晃晃的。不一會(hui) 兒(er) ,我家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香味立刻飄滿院落。娘先盛出了三碗。父親(qin) 接過來穩穩當當地端到院子裏,放在雪地上。爺爺口裏念叨著,祈禱新的一年豐(feng) 收平安。等我舉(ju) 著竹竿放完爆竹,一碗碗水餃便端上飯桌了。我們(men) 一家人圍桌而坐。爺爺邊吃邊囑咐我們(men) ,其他人都在不作聲地吃水餃。一旁,娘一直勸我們(men) :“往飽裏吃,鍋裏還有。”當看見我們(men) 吃得直打飽嗝、額頭上冒汗,娘眉開眼笑,合不攏嘴。

  一晃,我外出讀書(shu) 和工作四十多年。那些年,每年春節,我都回沂蒙老家過年,祭祖,貼春聯,放鞭炮,陪父母吃年夜飯、聊天、看春晚。幾十年過去了,每逢過年,與(yu) 親(qin) 人團聚、熱熱鬧鬧地吃頓年夜飯的渴望,一直沒有變過。去年春節前,兒(er) 子、兒(er) 媳向我和妻子發出邀請:“我們(men) 家寬敞,暖氣又好,請爸媽到俺們(men) 這兒(er) 過年,圖個(ge) 熱鬧。”我們(men) 欣然應允。除夕這天,吃過早餐後,我和妻子穿上盛裝,來到兒(er) 子家。兒(er) 子和兒(er) 媳已經貼好了大紅的春聯,很是喜慶。讓我們(men) 老兩(liang) 口驚喜的是,孩子們(men) 還列出了“年夜飯菜單”,涼菜、熱菜、主食、水果逐一列出清單,紅色紙上黃色字打印,很是正規。再細細看,每道菜肴都有講究,色香味俱全,包含著對新年的期盼和美好祝願。

  豐(feng) 盛的年夜飯上桌了。越來越講究的年夜飯,也注入了現代元素。桌上專(zhuan) 門放置了公筷,各人從(cong) 公共盤子裏夾出菜肴放到自己麵前的碟子裏,這樣,既有圍桌而坐吃團圓飯的氛圍,又各取所需、幹淨衛生。現在網購十分流行,我們(men) 這頓年夜飯的菜中,就既有在網上購買(mai) 的菜,也有自己做的菜,且注重葷素搭配,營養(yang) 美味。水餃則包了三種,有純肉餡的、鮁魚餡的和豬肉豆腐餡的。享用著美味的年夜飯,飯菜的香與(yu) 親(qin) 情的甜混合在一起,美妙與(yu) 幸福彌漫在心頭。吃過水餃,孫女現場給我和妻子各畫了一幅生肖畫作為(wei) 新年禮物。雖線條稚氣,憨態可掬,卻最為(wei) 珍貴。這個(ge) 除夕,我們(men) 吃了一頓很有時代感和儀(yi) 式感、與(yu) 眾(zhong) 不同的年夜飯。

  如今物質極大豐(feng) 富,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層出不窮,但是年夜飯卻永遠不能缺席,家庭團圓、暢敘親(qin) 情的主題始終不會(hui) 消失。吃過年夜飯,人們(men) 祝福著來年的風調雨順和美好生活,期待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到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