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用雷鋒精神涵養教師初心

發布時間:2023-03-21 16:1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歲序常易,華章日新。雷鋒精神在曆史的淘洗下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早已融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也已構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重要一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強調,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nei) 涵,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強國必先強教,教師是教育發展的脊梁,也是支撐國家發展和民族複興(xing) 的“承重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雷鋒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力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新時代教師的初心是教書(shu) 育人,立德樹人,具體(ti) 表現為(wei) :對教育事業(ye) 負責任的信仰之心,對學生關(guan) 懷備至的仁愛之心,對教師育人敢於(yu) 擔當的敬畏之心,對教育教學銳意進取的創新之心。新時代新征程中,用雷鋒精神涵養(yang) 教師初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需要,是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需要。

  以信念的力量鑄就教師的信仰之心

  以雷鋒精神中“信念的力量”鑄就教師對教育事業(ye) 負責任的信仰之心,是鑄魂工程。理想信念是雷鋒精神的第一要義(yi) 。雷鋒日記中曾寫(xie) 道:“為(wei) 了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就是入火海,進刀山,我甘心情願,頭斷骨粉,身紅心赤,永遠不變。”雷鋒精神裏,有永不褪色的信仰,有堅如磐石的信念。作為(wei) 新時代人民教師,對教育的信仰是立業(ye) 之基。對教育事業(ye) 有堅定的信仰信念是“四有”好老師的首要標準。教師要堅定信念,始終同黨(dang) 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熱愛教育事業(ye) ,要有“幹一行,愛一行”的情懷和信念,“做一事,專(zhuan) 一事”的執著和堅定。隻有築夢如磐、追夢無悔,才能為(wei) 人師、心懷“國之大者”。為(wei) 人師者,隻有堅守信念,把信仰之心貫穿教書(shu) 育人全過程,方能抵禦精神困頓、克服職業(ye) 倦怠、固守精神家園、恪盡責任之心,在自己的事業(ye) 上身紅心赤,努力培養(yang) 堪當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以大愛的胸懷涵育教師的仁愛之心

  以雷鋒精神中“大愛的胸懷”涵養(yang) 教師對學生關(guan) 懷備至的仁愛之心。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wei) 人民服務之中去”,心懷大愛,就是將生命的每一分熱,都無私奉獻給人民。教師要育人、樹人,首先要愛人、關(guan) 心每一個(ge) 學生的心之所願。教師應不忘仁愛之心,涵養(yang) 教育情懷,在教書(shu) 育人的具體(ti) 實踐中樹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情操;以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為(wei) 榮;以服務學生,助力學生成長為(wei) 樂(le) ;對學生關(guan) 懷備至,真心關(guan) 注學生的成長,不求揚名、不問回報。教育不止知識的傳(chuan) 承,更是心靈的碰撞、感情的共鳴,以愛為(wei) 底色,做有溫度的教育。新時代教師要堅持“一切為(wei) 了學生,為(wei) 了學生一切,為(wei) 了一切學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中。做學問之師,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做品行之師,以人格魅力嗬護學生的心靈之窗。師者,以自己的學識、閱曆、經驗和關(guan) 懷點亮學生眼前的一束光,把黨(dang) 的關(guan) 懷和溫暖傳(chuan) 遞到每一個(ge) 學生心田之中,如此方能弦歌不輟,愛心相傳(chuan) 。

  以忘我的精神根植敬畏之心

  教育大計,教師為(wei) 要。“忘我的精神”是雷鋒精神的核心。教師在教書(shu) 育人的過程中,唯有對教師的稱謂和崗位含有敬畏之心,方能自覺地把個(ge) 人追求融入人才培養(yang) 的教育事業(ye) 中,達到忘我的境界。學生是未來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主力軍(jun) ,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逐夢人,教師就是主力軍(jun) 的指揮師、逐夢人的引路者。教書(shu) 育人,是使命亦是責任。雷鋒日記中寫(xie) 道:“一個(ge) 人的作用,對於(yu) 革命事業(ye) 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si) 釘。螺絲(si) 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願永遠做一個(ge) 螺絲(si) 釘。”雷鋒在字裏行間中體(ti) 現出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而奮鬥的忠誠擔當。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教師更需要將雷鋒同誌對工作的敬畏之心作為(wei) 自身立德樹人的根本,將“螺絲(si) 釘”精神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善做善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爭(zheng) 做學生的領路人、行業(ye) 的開拓者,努力成為(wei) 師德高尚的“大先生”。

  以進取的銳氣淬煉創新之心

  教師是教育活動中的重要承擔者,是人才培養(yang) 中的主要貢獻者。中共中央辦公廳2012年3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意見》中提出:“弘揚雷鋒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新時代賡續、弘揚雷鋒精神,要求教師在人才培養(yang) 中以進取的銳氣淬煉創新之心,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創新能力、學生管理創新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培養(yang) 具備創新意識的優(you) 秀人才已經成為(wei) 時代之需、育人之要。雷鋒日記中寫(xie) 道:“螺絲(si) 釘要經常保養(yang) 和清洗,才不會(hui) 生鏽。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hui) 出毛病。”教師要自覺地像螺絲(si) 釘一樣經常拿出來洗一洗、曬一曬,讓自己的思想永不生鏽,與(yu) 時俱進地不斷錘煉教育本領,自覺用新時代黨(dang) 的創新理論改進教育方法與(yu) 教育理念、研究學生新情況、解決(jue) 學生新問題,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和教育領域的“新時代雷鋒”。

  (作者係長沙理工大學黨(dang) 委委員、副校長)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