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帶動數字電網轉型升級
在貴州省銅仁市鬆桃苗族自治縣的220千伏太平變電站,定期監測著站內(nei) 設備的智能機器人,被工人親(qin) 切地稱為(wei) “小白”“小黃”。“機器人對站內(nei) 3800多個(ge) 巡視點和測溫點進行核查,不需要人工參與(yu) ,準確率達100%。”太平變電站站長周敬餘(yu) 說,智能機器人的運用,真正做到了為(wei) 基層員工減負。
周敬餘(yu) 口中所說的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銅仁供電局投放的新一代5G智能機器人,搭載了28個(ge) 高精度傳(chuan) 感器和4組高清攝像頭,具備視覺識別、圖像算法識別、紅外測溫等功能,可代替人工完成“自動巡檢+智能分析+風險等級+處置方案”一體(ti) 化作業(ye) 。
“智能員工”的加入,解決(jue) 了變電站分布廣、路程遠的運維難題。如果人工對變電站進行一次巡視,運維人員僅(jin) 從(cong) 班組趕到變電站就需40分鍾左右,完成巡視則需要12小時左右,周敬餘(yu) 告訴記者:“如果采用智能機器人巡視,從(cong) 下達指令到完成工作,隻需要50分鍾。”
“智能機器人不但可以代替人巡視,而且還能對巡視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並自動生成巡視報告。”銅仁供電局生產(chan) 技術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智能機器人具有技術穩定、簡便易用、功能豐(feng) 富等特性,銅仁供電局不斷探索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有效減少停電時間,提高了供電可靠性,用數字化轉型實現了用戶滿意度提升。
智能機器人的應用,是貴州電網通過數字電網建設助推服務轉型升級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依托貴州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的區位優(you) 勢和電力大數據領域的優(you) 勢,大力推進數字電網建設。目前,在貴州全省多個(ge) 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已投入使用55台智能機器人,變電設備巡視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讓數據多走路,讓客戶少跑腿”,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讓用戶辦電更加方便快捷。打開南方電網公司的“南網在線”App,居民用戶可通過“刷臉辦電”報裝用電,小微企業(ye) 用戶隻需輸入企業(ye) 名稱,後台自動獲取相關(guan) 辦電信息,免去用戶證件整理、上傳(chuan) 、核對等,辦電效率顯著提升。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men) 著力提高供電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客戶滿意率。”貴州電網公司貴安供電局“雲(yun) 上貴安”電力服務隊隊長邵倩文介紹,為(wei) 更好服務當地企業(ye) ,服務隊根據用電客戶的服務器數量、設備容量、用電負荷等情況精準畫像,保障用電。在助力精準研判優(you) 化錯峰用電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讓企業(ye) 合理優(you) 化用電時間、科學用能,創造更多收益。(新華社記者 施錢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