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牢記使命任務真抓實幹 譜寫東北全麵振興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3-11-14 16: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唐軍(jun) 旗(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興(xing) 邊富民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2018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沈陽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dong) 北振興(xing) 座談會(hui) ,明確提出東(dong) 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ye) 和農(nong) 業(ye) 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guan) 乎國家發展大局。新時代東(dong) 北振興(xing) ,是全麵振興(xing) 、全方位振興(xing) 。在東(dong) 北振興(xing) 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2023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並強調,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根基在實體(ti) 經濟,關(guan) 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chan) 業(ye) 升級。“相信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新征程中,東(dong) 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這既是國家發展大局所需,也是東(dong) 北一貫的使命所在,更是東(dong) 北振興(xing) 要抓住的重大機遇。在新的曆史起點,東(dong) 北地區要牢牢把握“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再立新功,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改革創新為(wei) 先導、以聚焦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根本、以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為(wei) 基礎、以加強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為(wei) 保障。

  堅持以改革創新為(wei) 先導,為(wei)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提供動力支撐

  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科技創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革新將高度依賴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因此,堅持改革創新是實現東(dong) 北振興(xing) 發展的第一動力。一要創新政府管理服務體(ti) 製,提升政府創新觀念和創新理念,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意識,建立與(yu) 現代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服務體(ti) 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發揮市場主體(ti) 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市場創新活力;二要改革創新科研成果轉化和激勵機製,暢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渠道,建立以創新價(jia) 值、市場貢獻為(wei) 導向的科研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機製,搭建創新創業(ye) 平台,營造全社會(hui) 崇尚創新的社會(hui) 風尚,激勵科研人員、技術能手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三要製定能切實提升企業(ye) 技術創新的措施,製定科技創新企業(ye) 扶持計劃和企業(ye) 創新能力提升計劃,設立重點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型企業(ye) 扶持基金和創投基金,發揮東(dong) 北地區科技型骨幹企業(ye) 創新引領示範作用,促進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健康成長,積極引導創新要素向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科技創新企業(ye) 聚集,支持企業(ye) 參與(yu)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前沿性基礎研究,為(wei)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積蓄內(nei) 生動力。

  堅持以聚焦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根本,為(wei)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提供經濟支撐

  東(dong) 北資源條件好,產(chan) 業(ye) 基礎雄厚,區位優(you) 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的目標能否高質量實現核心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東(dong) 北地區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尤其是重工業(ye) 基礎好,實力雄厚,在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為(wei) 製造大國重器和國防軍(jun) 工事業(ye) 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新時代新征程,東(dong) 北要重振雄風、再創佳績,必須實現好從(cong) 傳(chuan) 統重工業(ye) 向現代工業(ye) 、從(cong) 單一產(chan) 業(ye) 向現代多元產(chan) 業(ye) 的轉變。首先,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目標深入實施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把發揮市場主體(ti) 地位和政府科學調控有機結合,做大做強東(dong) 北地區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淘汰高能耗、高汙染產(chan) 業(ye) 以及過剩產(chan) 能。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實施政府投入、政府主導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設立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製定創新產(chan) 業(ye) 的財稅、融資支持性政策,在增量投資過程中優(you) 化投資結構、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資源向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中。其次,依靠科技賦能產(chan) 業(ye) 升級,通過科技創新、技術革新,提高核心關(guan) 鍵技術的門檻,保持技術優(you) 勢和產(chan) 品更新迭代,以鞏固東(dong) 北地區在汽車製造、造船工業(ye) 、軌道交通、航空工業(ye) 、鋼鐵工業(ye) 、石油工業(ye) 、糧食、木材、機床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行業(ye) 領先地位,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向高精尖端製造、智能AI製造、綠色製造發展。最後,提前布局,拓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東(dong) 北地區在高校人才資源、礦產(chan) 資源、海洋資源、清潔能源、冰雪林草等方麵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東(dong) 北要實現全麵振興(xing) ,擺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低效率發展,實現彎道超車,必須要依靠自身資源稟賦優(you) 勢,輕裝上陣,把握大勢,贏得先機,集中優(you) 勢資源積極培育風光核新能源、納米航空新材料、芯片集成電路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全麵提質改造舊動能,培育激發新動能,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堅持以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為(wei) 基礎,為(wei)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優(you) 化創新產(chan) 業(ye) 環境,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加大人才振興(xing) 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創業(ye) 創新平台,支持東(dong) 北留住人才、引進人才。東(dong) 北地區要實現全麵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關(guan) 鍵在人才。堅持優(you) 先發展教育,全麵提高人口素質,強化國民教育對人口素質提升的教育功能。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專(zhuan) 業(ye) 知識能力培養(yang) 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培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hui) 實踐教育各領域,貫穿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各學段,強化高等教育的高層次人才選育功能。立足全國,放眼全球,構建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一體(ti) 化建設與(yu) 東(dong) 北振興(xing) 發展協同聯合體(ti) 。緊密結合“五大安全”戰略任務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選拔、培育一批世界科技前沿和關(guan) 鍵領域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懷和視野,堅持引育並舉(ju) ,引進和培養(yang) 更多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為(wei) 東(dong) 北振興(xing) 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支持。

  堅持以加強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為(wei) 保障,為(wei)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提供組織支撐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加強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是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的根本保證。要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堅持黨(dang) 對東(dong) 北振興(xing) 各項事業(ye) 的全麵領導,各級黨(dang) 員領導幹部要自覺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上來,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的戰略規劃藍圖,率先垂範,帶領廣大群眾(zhong) 以高度的時代使命感真抓實幹,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征程上繼續作出東(dong) 北應有的貢獻;堅持深入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增強東(dong) 北地區各級黨(dang) 組織的政治領導力和組織凝聚力,強化領導幹部的自我革命意識、服務意識、市場意識,以實幹興(xing) 邦、空談誤國的正確政績觀考核衡量選拔幹部,杜絕官本位思想,克服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以黨(dang) 風廉政建設為(wei) 抓手,持續推進黨(dang) 風政風工作作風的提升,建立幹部引進、交流、培訓常態化機製,為(wei) 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青年幹部搭建成長發展平台,激發幹部幹事創業(ye) 的熱情,為(wei)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提供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的幹部隊伍;把優(you) 化當地政治生態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作為(wei) 一把手工程來抓,持續強化各級黨(dang) 員領導幹部的責任擔當意識,以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徹底改善營商投資環境,全麵構建親(qin) 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guan) 係,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創造穩定、透明、規範、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3日 06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