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高校美育
作者:羅慈花(湖州學院)
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高校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美育工作過程中,必須深入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關(guan) 於(yu) 美育的重要論述作為(wei) 根本遵循,立足高校美育特點,將高校美育深深紮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沃土,大力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充分發揮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和獨特育人優(you) 勢,著力加強大學生審美教育,使高校美育切實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品性,促進新時代大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
深刻領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的美育價(jia) 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共同構築了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曆史的精神底色和精神標識,展示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正是這種有著深厚曆史積澱和文化底蘊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孕育了內(nei) 涵豐(feng) 富的中華傳(chuan) 統美育文化和中華美育精神。
中華傳(chuan) 統美育文化具有深厚曆史意蘊。中華傳(chuan) 統美育文化是華夏兒(er) 女愛美求善、自強厚德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豐(feng) 碩文化藝術成果的充分展示。中華傳(chuan) 統美育是運用中華民族的審美與(yu) 藝術傳(chuan) 統所進行的一種滋養(yang) 心靈和德性養(yang) 成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人格教育。中國古代沒有明確的“美育”概念,卻有行美育之實的審美與(yu) 藝術教育傳(chuan) 統。從(cong) 起源於(yu) 以“先王之樂(le) ”為(wei) 代表的中國上古不自覺的樂(le) 舞傳(chuan) 統,到西周初以周公“製禮作樂(le) ”為(wei) 標誌的禮樂(le) 教化,表明美育已從(cong) 不自覺行為(wei) 發展成為(wei) 一種主動思考的自覺行為(wei) 。以孔孟為(wei) 代表創造發展起來的儒家文化,關(guan) 於(yu) 禮樂(le) 教化的思想體(ti) 現出傳(chuan) 統美育的價(jia) 值意蘊,對中華文明的發展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也對現代社會(hui)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數千年中華文明的傳(chuan) 統美育實踐及其孕育的傳(chuan) 統美育文化,為(wei)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提供了曆史邏輯。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美育文化具有重要時代價(jia) 值。綿延數千年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所蘊含的道德與(yu) 審美、個(ge) 體(ti) 與(yu) 整體(ti) 、自然與(yu) 社會(hui) 思想,不僅(jin) 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指向,更是新時代美育的核心內(nei) 容,為(wei) 高校培養(yang) 心靈美、形象美、語言美、行為(wei) 美的新時代大學生提供指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所倡導的盡善盡美、美善統一、禮樂(le) 修身、家國天下、和而不同、美美與(yu) 共等豐(feng) 富論述,是新時代美育工作的重要財富。大力弘揚中華傳(chuan) 統美育文化和中華美育精神,對於(yu) 培養(yang) 新時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ang) 、道德情操、人格品行,對於(yu) 新時代大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厚植愛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深入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美育資源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澱著豐(feng) 厚的傳(chuan) 統美育資源,是新時代高校美育發展的根基和沃土,為(wei) 新時代高校審美教育提供了一個(ge) 龐大的資源寶庫和豐(feng) 富多彩的素材。
充分借鑒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孕育的美育思想。中華文化數千年傳(chuan) 承發展,古代美育思想百家匯聚,形成了對當代美育仍有教育意義(yi) 、可深挖可借鑒的思想理念,如禮樂(le) 修身、家國天下的精神追求,盡善盡美、美善統一的美育目標,內(nei) 外兼修、形神兼備的美育準則,和而不同、美美與(yu) 共的修養(yang) 品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美育哲學。這些根植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美育思想,對於(yu) 當代大學生的審美教育仍具有指導借鑒意義(yi) 。
大力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澱的美育精神。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厚沃土積澱了豐(feng) 厚的中華美育精神,凝聚著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理念,涵養(yang) 著自強不息、敬業(ye) 樂(le) 群、扶危濟困、見義(yi) 勇為(wei) 、孝老愛親(qin) 等中華傳(chuan) 統美德,孕育著明德弘道、厚德載物、義(yi) 利兼顧、求同存異、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等人文精神,傳(chuan) 承著履仁蹈義(yi) 、臥薪嚐膽、懸梁刺股、鞠躬盡瘁、聞雞起舞、盡忠報國等高尚情操。這些核心理念和傳(chuan) 統美德共同構築了中華民族的價(jia) 值觀、天下觀、社會(hui) 觀、道德觀和美育觀,共同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底色和精神標識,是高校開展美育工作直接可用的美育素材。
積極挖掘利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的美育資源。中華文明創造了豐(feng) 富的物質與(yu)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它們(men) 既是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地區的精神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載體(ti) ,也是中華民族審美理念和審美情感的重要體(ti) 現,更是地域美學特色的鮮明展示。中華文明創造了數量浩瀚、種類繁多的經典文藝作品,如中華詩詞、古典小說、音樂(le) 舞蹈、書(shu) 法繪畫、曲藝雜技等,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百花園中表現出最為(wei) 靈動、最富魅力的風姿,發揮著最能抒發情誌、沁潤心田的作用。高校要善於(yu) 從(cong) 中華文化遺產(chan) 和經典文藝創作寶庫中挖掘素材、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yang) 分,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jia) 值與(yu) 時代特點、時代要求相結合,運用豐(feng) 富多樣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手段,大力提升高校美育的有效性。
深深紮根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完善育人體(ti) 係
新時代高校美育要牢牢紮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厚沃土,處理好“守”與(yu) “變”、“中”與(yu) “西”、“教”與(yu) “學”的關(guan) 係,構建完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育人體(ti) 係。
處理好“守”與(yu) “變”的關(guan) 係,在傳(chuan) 承發展中堅守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文明從(cong) 未間斷、一脈相承、綿延至今的密碼。中華文明又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感知中華文明的悠久曆程、博大精深,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要深刻把握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這個(ge) 重要特征。新時代高校美育,既要堅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根脈”,也要突出其時代性、創新性。
把握好“中”與(yu) “西”的關(guan) 係,在堅守中吸收世界文明的優(you) 秀成果。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將西方哲學思想與(yu) 中國國情相結合,首倡“美育”,明確將美育列入教育宗旨,強調德、智、體(ti) 、美“四育”並重。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深受西方哲學影響,但並非照搬西方。他將西方思想與(yu) 我國傳(chuan) 統文化結合,在美育思想中融入愛國之情,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育思想。新時代的高校美育既要根植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厚沃土,又要秉持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積極吸收世界文明的優(you) 秀成果。
平衡好“教”與(yu) “學”的關(guan) 係,在實踐中完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育人體(ti) 係。高校全麵落實黨(dang) 的教育方針,必須利用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高校美育高質量發展。在“教”的層麵,就是要建課程、建隊伍、建資源、改手段,即豐(feng) 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關(guan) 美育課程,運用數字技術創新傳(chuan) 統文化教學手段,建設高素質的美育教學團隊,加大傳(chuan) 統文化教學資源建設力度,搭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展示傳(chuan) 播平台。在“學”的層麵,就是要創新美育教學理念,豐(feng) 富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內(nei) 容的藝術實踐活動,增強美育教學的參與(yu) 性和體(ti) 驗感,著力提升大學生傳(chuan) 承和創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自覺性、主動性和有效性。
(本文係湖南省社會(hui) 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hui) 課題[XSP21YBC299]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