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堅持穩中求進做好經濟工作

發布時間:2023-12-26 15:19: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郭威(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中關(guan) 於(yu) 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的有機構成,是在深刻洞察國內(nei) 外經濟發展大勢、科學總結國內(nei) 外經濟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闡釋,也是對我們(men) 黨(dang) 長期成功領導經濟工作方法經驗的實踐總結。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多出有利於(yu) 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物價(jia) 總水平基本穩定與(yu) 社會(hui) 大局穩定以及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等方麵取得積極成效,“穩”的基礎日益鞏固,“進”的態勢持續增強。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對於(yu) 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穩”和“進”辯證統一、互為(wei) 條件。一方麵,經濟社會(hui) 平穩,才能為(wei) 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創造穩定宏觀環境。“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確保增長、就業(ye) 、物價(jia) 不出現大的波動,確保金融不出現區域性係統性風險,在保持“穩”的同時為(wei) “進”創造條件。另一方麵,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為(wei) 經濟社會(hui) 平穩運行創造良好預期。“進”的重點要放在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上,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在實現“進”的同時使得“穩”得以持續。

  從(cong) 實踐來看,運用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一科學的方法論,必須結合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的變化,綜合研判挑戰與(yu) 機遇,貫徹落實好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做好經濟工作的部署要求。從(cong) 國際來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複蘇乏力、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yi) 和單邊主義(yi) 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湧動,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速調整和深度重構,主要經濟體(ti) 宏觀政策調整導致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從(cong) 國內(nei) 看,結構性、體(ti) 製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加之疫情帶來的“疤痕效應”依然存在,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業(ye) 經營困難,一些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同時也應理性地看到,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強大的生產(chan) 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消費和投資需求潛力巨大,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有條件、有能力戰勝各種困難挑戰。隻要我們(men) 堅持正確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就一定可以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該穩的要穩住,特別是要穩住經濟基本盤,積極推出有利於(yu) 經濟穩定的政策。第一,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在關(guan) 注解決(jue) 短期經濟波動的同時,也關(guan) 注中長期的結構性和趨勢性變化以及多個(ge) 周期間的政策傳(chuan) 導機理和調節效果。第二,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進一步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強財政可持續性;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用好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促進社會(hui)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第三,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重視和完善預期管理。同時,還要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確保重點群體(ti) 就業(ye) 穩定。

  該進的要進取,特別是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積極謀劃用好牽引性、撬動性強的工作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第一,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高企業(ye) 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若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開辟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第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完善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的體(ti) 製機製,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ti) 的內(nei) 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謀劃新一輪財稅體(ti) 製改革,落實金融體(ti) 製改革。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第三,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完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

  總之,穩和進要相互促進,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來把握。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審時度勢、深思熟慮、尊重規律,講求工作推進的方式方法,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紮實做好經濟工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