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昆哈河畔的綠色希望

發布時間:2024-03-07 14: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機遇東(dong) 方來】

  光明日報駐伊斯蘭(lan) 堡記者 尤銘

  巴基斯坦當地時間2月28日,伴隨著一聲號令,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蘇吉吉納裏水電站蓄水工作順利啟動。大壩庫區的水位逐漸升高,涓涓流水在白雪皚皚的山穀間劃過一道明亮的碧色,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曼塞赫拉地區的昆哈河畔繪就一幅絢麗(li) 繁榮的畫卷。

  “水電站項目已為(wei) 當地創造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建成投產(chan) 後還將為(wei) 緩解巴基斯坦能源短缺問題發揮巨大作用。”曼塞赫拉地區助理專(zhuan) 員穆罕默德·哈米德高興(xing) 地說。

  由於(yu) 油氣資源匱乏,巴基斯坦長期麵臨(lin) 能源短缺問題的巨大挑戰。據當地媒體(ti) 報道,目前巴全國仍有17%的人口無電可用,即使是電網密布的大城市也時常因為(wei) 電力短缺而麵臨(lin) 長時間停電的困擾。在夏季用電高峰期,巴基斯坦的電力缺口達5000兆瓦,部分地區每天停電時長達10小時。

  為(wei) 了緩解巴基斯坦用電難的問題,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在巴投資並承建了煤田開發、水電和風電等發電項目建設、輸電網絡鋪設等相關(guan) 領域的數十個(ge) 基建項目。蘇吉吉納裏水電站作為(wei) 中巴經濟走廊首批清單項目,於(yu) 2017年5月22日正式啟動,共安裝4台單機容量221兆瓦的衝(chong) 擊式水輪發電機組,建成後年發電量可達32.12億(yi) 千瓦時。據介紹,僅(jin) 這一個(ge) 項目就能為(wei) 超過100萬(wan) 戶巴基斯坦家庭緩解用電難題。

  蘇吉吉納裏水電站位於(yu) 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喀喇昆侖(lun) 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興(xing) 都庫什山脈的交會(hui) 地帶,當地水體(ti) 落差大、流速高,具有建設水電站的良好自然條件。與(yu) 此同時,當地地形地勢險峻、氣候條件惡劣,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保障,為(wei) 項目建設施工也帶來了不小挑戰。

  據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巴基斯坦分公司副總經理哈力介紹,在施工過程中,中國工程師們(men) 發現當地山體(ti) 地質條件複雜情況遠超預期,壩體(ti) 建設上麵臨(lin) 著抗凍性、抗壓性和抗震性等多方麵難題。在經過考察、討論、再考察、再研究等無數個(ge) 日夜的鑽研後,項目組最終決(jue) 定采用瀝青混凝土心牆堆石壩,將心牆下部與(yu) 垂直的柔性混凝土防滲牆和左右岸連續帷幕形成防滲體(ti) 係。用中國方案為(wei) 壩體(ti) 後期正常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過硬技術和豐(feng) 富經驗充分挖掘巴基斯坦的自然資源稟賦,以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構成了中巴經濟走廊能源合作的主基調。

  蘇吉吉納裏水電站項目巴方工程師阿裏·阿德南說:“蘇吉吉納裏水電站從(cong) 中國引進了最先進的設備和機械,采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為(wei) 當地的環境安全和環保事業(ye) 作出了巨大貢獻。”據介紹,蘇吉吉納裏水電站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28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20萬(wan) 噸。

  巴基斯坦是全球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yan) 重的國家之一。在2022年的一次大洪災中,巴基斯坦200多萬(wan) 所房屋受損或被摧毀,1500個(ge) 衛生設施遭到破壞,大量糧食種植和畜牧業(ye) 遭到破壞,引發了嚴(yan) 重的人道主義(yi) 危機。

  巴基斯坦能源專(zhuan) 家庫雷希稱,氣候變化是巴基斯坦麵臨(lin) 的最緊迫的問題之一,中巴經濟走廊通過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為(wei) 幫助巴基斯坦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當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中國在推動中巴經濟走廊項目高質量建設過程中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充分挖掘當地水源和地勢等自然稟賦,除蘇吉吉納裏項目外還投資建設了卡洛特、瑪爾、達蘇、科哈拉、阿紮德帕坦等一大批水電項目;利用巴豐(feng) 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投資建設了巴哈瓦爾普爾光伏電站和薩菲爾、塔帕、瑪斯特、薩察爾、哈瓦、特裏肯波斯頓等一大批風電項目。部分項目已經陸續投產(chan) ,為(wei) 與(yu) 巴基斯坦共同推進能源轉型發展、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了中國力量。

  “中巴經濟走廊推動改善巴基斯坦能源結構,讓巴基斯坦看到了未來走向可持續電力發展格局的希望,”巴基斯坦智庫全球絲(si) 綢之路研究聯盟創始主席澤米爾·阿萬(wan) 說,“中國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綠色中巴經濟走廊將是實現‘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另一個(ge) 裏程碑。”

  (光明日報伊斯蘭(lan) 堡3月6日電)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7日 13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