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委就要細心真心耐心
當政委就要細心真心耐心
記第82集團軍(jun) 某陸航旅政治委員汪曉紅
□ 本報記者 廉穎婷
□ 本報通訊員 田 磊 劉 魁
第82集團軍(jun) 某陸航旅政治委員汪曉紅有夜巡的習(xi) 慣。隻要在營區,每天熄燈後,他都會(hui) 到營區轉一轉,了解訓練一天的戰士們(men) 睡下了沒有,睡得香不香,主官幹部都在不在位,還有沒有情況。
機場、營門崗哨、官兵宿舍……
一圈轉下來已是午夜時分,在汪曉紅看來,當政委就要細心、真心、耐心。
“我做到的你們(men) 一樣能做到”
2021年國慶假期剛過,從(cong) 海外維和歸國的四級軍(jun) 士長任飛隔離期滿返回部隊,一進營區大門不禁發出感慨:“我是不是走錯了,原來的單位不是這樣的。”
極具飛行特色的燈箱展板、設計獨特的軍(jun) 史長廊、煥然一新的營區環境……任飛離開旅隊的兩(liang) 年,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9月底,汪曉紅從(cong) 合成旅剛到陸航旅報到時,旅隊正處於(yu) 發展低穀期,部隊官兵情緒低落,汪曉紅感到了責任和壓力。
“強軍(jun) 先強心,強心先鑄魂。”汪曉紅和黨(dang) 委一班人在檢視反思中形成共識,扭轉旅隊建設被動局麵,推進旅隊備戰轉型走上快車道,最根本的是要用習(xi) 近平強軍(jun) 思想鑄魂育人,引領官兵指導實踐,培育“四有”新時代革命軍(jun) 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
他時刻牢記“傳(chuan) 播黨(dang) 的聲音、帶出忠誠部隊”政治責任,走上講台做輔導,到一線搞宣講,推行“原文讀、巡回講、廣泛議、跟進評、紮實做”強軍(jun) 思想學習(xi) 貫徹模式。
“我講的就是我信的,我做到的你們(men) 一樣能做到。”汪曉紅始終相信,沒有帶不出來的部隊,也沒有育不好的兵。他與(yu) 黨(dang) 委一班人沉到營連找問題、跟訓督訓到一線。
針對人員層級多、動態分布散、教育組織難等問題,汪曉紅緊跟時代發展、緊貼官兵變化,以創新的思維理念帶領班子積極探索分層施教和動散抓教辦法,在全旅官兵中大力推動智慧教育,搭建實時互動的“直播課堂”,讓政治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汪曉紅還倡導各級主官每天堅持“管轄範圍要轉到,不放心的地方要看到,重點人員要見到,手機要查到,在外人員每天要提醒到;集合操課站排頭,學習(xi) 教育坐前頭,軍(jun) 事訓練當教頭,險難任務挑重頭,作風養(yang) 成帶好頭”的“五到五頭”,旅隊建設發展形勢持續向好。
“要把政治工作做到直升機上”
“飛行我不是內(nei) 行,但要把政治工作做到直升機上。”汪曉紅認為(wei) ,政治幹部如果不能跟飛行人員坐到一條板凳上,就無法體(ti) 會(hui) 他們(men) 的真實感受,何談做好政治工作?
“我要上飛機體(ti) 驗飛行員‘離地三尺、命懸一線’的感受。”短短幾個(ge) 月,他就熟悉所有主戰裝備,上遍所有能乘坐的機型。
一次,他在乘坐某型直升機時,機長欒公祥擔心政委身體(ti) 承受不了,就一直進行平飛。見此情形,他要求飛難度大的戰術動作。一套爬升、俯衝(chong) 、盤旋下來,塔台急忙呼叫:“政委有沒有事?”副駕駛胡海亮回頭看了一下,回答:“政委很好!”
事後,汪曉紅坦言,其實當時胃裏也很難受,腦袋發暈,但作為(wei) 政治幹部,隻有把槍杆子練硬,腰杆子才能挺直,做政治工作才更有底氣。
他在全旅大力提倡政治幹部學軍(jun) 事、跟飛跟訓到一線。漸漸地,他不僅(jin) 能跟地勤人員坐在一起交流專(zhuan) 業(ye) 技術,還能跟飛行人員坐到機艙裏研討戰術戰法。
每次飛行人員執行大項任務前,汪曉紅都會(hui) 帶著班子成員專(zhuan) 門來到機場,像送家人一樣,到每架戰鷹旁說三兩(liang) 句鼓勁的話,不讓一名飛行人員帶著困難出任務、帶著情緒上飛機。任務完成返場,他也會(hui) 在現場迎接戰鷹凱旋。
在汪曉紅的影響下,政治幹部對飛行專(zhuan) 業(ye) 情況了解多了,與(yu) 飛行人員溝通和理解多了,思想隔閡少了,全旅上下謀戰研訓的心更齊了。
兩(liang) 年多來,汪曉紅帶頭到演訓場、帶頭上指揮塔台、帶頭參加大項任務,從(cong) 陸航領域的“門外漢”成為(wei) “懂行人”。2021年考核,他被評為(wei) “一級指揮員”,軍(jun) 事體(ti) 能達到特三級水平。他還推動建立起“旅有心理服務中心、營有心理疏導室、連有心理測評終端、班排有心理服務二維碼”綜合服務體(ti) 係,把心理服務工作做到官兵心坎上。
“官兵的小事是我們(men) 關(guan) 注的大事”
汪曉紅一直關(guan) 注著千裏之外的朱日和某場站。惡劣的自然環境、簡陋的生活設施、單調的文化生活,讓許多官兵一聽到“朱日和”三個(ge) 字就打退堂鼓。
前年元旦,汪曉紅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刺骨寒風,來到朱日和某場站看望官兵。當看到水桶裏一塊塊冰坨子、洗漱沒熱水,官兵們(men) 看不上電視,給家人打電話還要跑到附近土坡上找信號時,他心裏很不是滋味。
回到機關(guan) 當天下午,汪曉紅就提議抓緊召開常委會(hui) ,專(zhuan) 題研究小散遠單位的基礎設施配套問題。大到項目設計,小到熱水器安裝,他都逐一把關(guan) ,確保工程進度質量。
半年後,汪曉紅收到場站官兵寫(xie) 給旅黨(dang) 委的百餘(yu) 封感謝信,他欣慰地說:“這些信是對我們(men) 旅黨(dang) 委工作的認可。”那些發自官兵心底飽含真情的文字,猶如吹響的戰鬥號角,讓他底氣更足了。
“關(guan) 乎官兵生活的小事也是我們(men) 需要關(guan) 注的大事。”在汪曉紅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全旅官兵的各種困難。從(cong) 子女入學到家屬安排工作,從(cong) 老幹部移交到困難家庭救助,從(cong) 大齡官兵婚戀到烈士家屬慰問,他都親(qin) 自過問並解決(jue) 。
“單位風氣好不好關(guan) 鍵看領導”
2020年,旅隊發展建設進入攻堅期,戰備物資庫、直升機樓頂起降平台、模擬訓練中心等戰備訓練基礎建設,以及包含“一中心、兩(liang) 廣場、三長廊、四條路”在內(nei) 的文化建設、官兵家屬公寓樓惠兵工程都到了衝(chong) 刺階段。就在此時,旅裏出現一些雜音:“搞這麽(me) 大的工程,難道一點好處都沒有?”
“任何人對這些工程有疑問,都可以去告我。”在全旅軍(jun) 人大會(hui) 上,汪曉紅拍著胸脯說。
“單位風氣好不好,關(guan) 鍵看領導。”這是汪曉紅勉勵全旅幹部時經常說的話。來到旅隊,汪曉紅第一時間帶頭簽訂“陽光六承諾”,涉及部隊建設的重大問題,以及幹部調整任用、官兵切身利益等敏感問題,都嚴(yan) 格按製度按程序辦,對工程建設、物資采購、招標投標從(cong) 來不插手不幹預。
汪曉紅還暢通網絡曝光台、紀檢舉(ju) 報熱線、首長直通熱線等“一台兩(liang) 線三箱一卡一碼”監督舉(ju) 報平台,做到每月召開一次風氣監督員分析會(hui) ,每兩(liang) 個(ge) 月組織一次風氣問卷調查,每季度召開一次官兵懇談會(hui) ,對反映的問題都現場答複、立即整改,對涉嫌違規違紀的從(cong) 來都是“黑臉包公”,基層的風氣持續向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