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國探索建設更宜居城市

發布時間:2022-03-23 10:50:00來源: 人民日報

  多國探索建設更宜居城市

  傳(chuan) 統工業(ye) 重地舊貌換新顏,城市綠色路網四通八達,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目前,許多國家的城市持續推出多種舉(ju) 措,努力完善城市生態係統,創造可持續發展環境,探索建設更宜居的城市。

  哥倫(lun) 比亞(ya) 波哥大——

  “垂直森林”,城市街頭一道亮麗(li) 風景

  位於(yu) 哥倫(lun) 比亞(ya) 首都波哥大的一家酒店深受民眾(zhong) 喜愛。除了舒適度和良好服務以外,貫穿酒店設計運營的綠色環保理念是一大亮點。遠遠望去,酒店8層樓體(ti) 外牆布滿了綠色植被,像是一座“垂直森林”。據介紹,約400平方米的牆體(ti) 種滿了2.5萬(wan) 餘(yu) 株植物,共有55個(ge) 品種。

  設計團隊表示,這座“垂直森林”可以起到減少熱度傳(chuan) 播的作用,即便在炎熱天氣下,室內(nei) 也可保持涼爽。“垂直森林”還可以吸收降雨,減輕遭遇暴雨天氣時排水係統的壓力。雨水回收後再用於(yu) 綠色植物的灌溉。在有效利用閑置空間的同時,“垂直森林”起到增強樓體(ti) 防水、淨化空氣、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保持環境濕度等作用。

  在波哥大,這種“垂直森林”理念已經被一些大學、商場、住宅樓、醫院等采用,成為(wei) 城市街頭一道亮麗(li) 風景。得益於(yu) “垂直森林”,波哥大的許多建築沒有安裝空調,節省了能耗。

  位於(yu) 波哥大東(dong) 部的一座住宅樓桑塔利亞(ya) 大樓有一座更大的“垂直森林”,綠化麵積超3000平方米,逾11.5萬(wan) 株植物。這座9層建築經過8個(ge) 月的規劃設計和8個(ge) 月的建築施工,於(yu) 2015年12月對外開放。設計師索拉諾介紹,他們(men) 對於(yu) 所選取植物做了大量調研工作,近一半為(wei) 本地物種。“物種的選擇至關(guan) 重要,因為(wei) 垂直生態係統中的物種,包括植物和微生物,會(hui) 相互作用,這種生物多樣性有益於(yu) 植物的生長並保護它們(men) 免受害蟲等可能的威脅”。

  索拉諾攜專(zhuan) 家團隊前往哥倫(lun) 比亞(ya) 西海岸的森林中采集不同科屬的植物樣本,進行培育。索拉諾表示,這些植物每年可過濾約2000噸有害氣體(ti) ,捕獲大量粉塵,而用於(yu) 灌溉這些植物的水資源則是來自每家每戶淋浴間的循環水,充分體(ti) 現了環保理念。“桑塔利亞(ya) 大樓的設計超越了美學價(jia) 值,是一座真正體(ti) 現循環經濟的生態基礎設施。”

  德國埃森——

  華麗(li) 轉身,從(cong) 工業(ye) 重鎮到“綠色之都”

  提到德國西部魯爾區的埃森市(見圖,影像中國),不少人腦海中是一幅煙囪林立、粉塵漫天的重工業(ye) 城市場景,因為(wei) 這裏曾是德國重要的煤鋼基地和重工業(ye) 搖籃之一。事實上,自1986年關(guan) 閉了最後一座煤礦後,埃森便開始加強綠色城市建設。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埃森實現華麗(li) 轉身,成為(wei) 一座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的城市,市內(nei) 約68%的土地已實現綠化。曾經廢棄的煉鋼廠房裏,改造出運動場、林地和湖泊,鬱鬱蔥蔥的草坪上遊人如織。2017年,得益於(yu) 轉型的成功實踐以及其經驗對同類型城市發展極具借鑒價(jia) 值,埃森被歐盟評為(wei) “歐洲綠色之都”,這也是該項榮譽首次頒發給一座擁有采礦和重工業(ye) 曆史的城市。

  “從(cong) 灰色到綠色”,這正是埃森甚至整個(ge) 魯爾區確定的長期發展方針。獲評“歐洲綠色之都”也為(wei) 埃森進一步推進綠色發展戰略提供了機遇。埃森市負責環保的副市長西蒙娜·拉斯科布強調,除了進一步擴大綠化麵積,也要將清澈的河流還給市民。

  埃姆舍河生態修複工程被認為(wei) 是埃森正在實施的最有可持續發展象征意義(yi) 的項目之一。在過去一個(ge) 多世紀的時間裏,工業(ye) 廢水和生活汙水曾日夜不停排入埃姆舍河中,導致其成為(wei) 德國甚至是歐洲最髒的河流之一。

  修複工程最核心的內(nei) 容是汙水治理,通過修建一條51公裏長的地下汙水管道將廢水排到汙水處理廠以及修建地下泵站,將河床內(nei) 曆史積存的汙水抽至地表進行處理。整個(ge) 修複工程耗時30餘(yu) 年,花費了約55億(yi) 歐元。曾經臭氣熏天的河道再度成為(wei) 當地市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河中生活的物種種類也比30年前增加了兩(liang) 倍,大約有500種生物重新回到了這片水域。

  埃森還將目光投向了綠色出行等多個(ge) 有利於(yu) 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領域。市內(nei) 的巴爾德內(nei) 湖上已經開始運行零排放的甲醇燃料遊船。總長超過300公裏的80餘(yu) 條自行車專(zhuan) 用道,為(wei) 減少汽車出行提供了基礎。更多和魯爾河水係相伴的車道,以及由廢棄鐵路線路改建的“自行車快速路”將進一步提高騎行的舒適度和跨區域騎行的可行性。

  阿聯酋迪拜——

  清潔能源,助力打造綠色宜居環境

  迪拜常年高溫、缺水,植被覆蓋率低。為(wei) 應對環境和經濟發展挑戰,在2021年3月公布的《迪拜2040年城市總體(ti) 規劃》中,政府提出通過有效利用能源,推動城市綠色發展、發展可持續交通、提供高質量服務設施等,以實現建設宜居城市的目標。

  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目前正在進行第四和第五期工程建設的迪拜馬克圖姆太陽能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ti) 太陽能公園,總投資500億(yi) 阿聯酋迪拉姆(1美元約合3.7阿聯酋迪拉姆)。該園區使用光伏和聚光太陽能技術,為(wei) 市民提供清潔能源。根據規劃,到2030年,園區發電裝機容量將達5000兆瓦,每年可減少超過650萬(wan) 噸碳排放。

  迪拜水電局2014年啟動屋頂太陽能係統建設項目,鼓勵家庭和建築業(ye) 主在屋頂安裝光伏電池板,並連接到迪拜水電局電網,用電後剩餘(yu) 電力將智能輸出至迪拜水電局電網。截至2021年7月底,已有6794個(ge) 站點接入電網。

  在交通方麵,迪拜積極推廣電動汽車,於(yu) 2015年啟動“電動汽車綠色充電器”項目,推出限時免費充電、停車,降低注冊(ce) 費等優(you) 惠政策。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還通過增加公共交通乘客比例、在街道和地鐵站使用LED燈、公共設施安裝太陽能電池、引入使用地麵供電係統的有軌電車等方式,減少交通係統碳排放。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表示,希望到2050年實現公共交通零碳排放,電動和氫動力公共交通的使用率達到100%。

  “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是迪拜為(wei) 未來做好準備的關(guan) 鍵。”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穆罕默德說,創造可持續的發展環境有利於(yu) 緩解熱島效應,完善城市生態係統,保護民眾(zhong) 健康和安全,是努力推動城市發展、為(wei) 現在和未來提供高品質生活的核心。

  (本報裏約熱內(nei) 盧、柏林、開羅3月22日電)

  本報記者 畢夢瀛 花 放 沈小曉

  本報記者 畢夢瀛 花 放 沈小曉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