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辦公,低碳又便捷
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不僅(jin) 改變了與(yu) 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衣食住行用等領域,也更新著人們(men) 習(xi) 以為(wei) 常的辦公模式。
智慧會(hui) 議室裏,跨語言溝通實時翻譯,會(hui) 議簡報自動生成;用上電紙本,工作筆記方便保存,手寫(xie) 體(ti) 也能高效識別,從(cong) 此告別紙張浪費;在線辦公軟件幫人們(men) 對低碳行為(wei) 進行量化,還能轉換成碳普惠公益……種種數字化辦公解決(jue) 方案不僅(jin) 提升著“辦公室幸福”,也推動辦公朝著低碳節能方向加速邁進。
智慧會(hui) 議室讓開會(hui) 不再複雜
開會(hui) ,是最常見的工作場景之一,但痛點也不少:辦公空間管理複雜、會(hui) 議材料整理繁瑣、實時修改的議案無法共享、視頻連線不夠順暢、跨語言溝通障礙多……如何讓開會(hui) 簡單又高效,是許多企業(ye) 和單位麵臨(lin) 的一個(ge) 難題。
以往開會(hui) ,常見的場景是每人拿一份會(hui) 議材料,有的同事還需要拿著自己的電腦,會(hui) 議記錄由專(zhuan) 人來負責,費時費力。如今,有這樣一種智慧會(hui) 議室,線上預約、刷臉簽到、會(hui) 議材料實時共享、會(hui) 議記錄自動生成……聽起來是不是非常智能?
訊飛聽見政企業(ye) 務部區域市場總監李豔萍向記者介紹,這是科大訊飛的“訊飛聽見智慧會(hui) 議室”智能化辦公解決(jue) 方案,為(wei) 政企客戶本地會(hui) 議和遠程會(hui) 議等場景量身打造,其中涵蓋智能錄音筆、智慧屏、智能會(hui) 議係統、視頻會(hui) 議軟件等產(chan) 品組合,覆蓋會(hui) 前、會(hui) 中、會(hui) 後全流程多場景的標準化數字辦公係統。
“當你走進訊飛聽見智慧會(hui) 議室,開會(hui) 、交流討論、整理信息等一係列流程,動動手指就可以快速實現。”李豔萍說。
智慧會(hui) 議室什麽(me) 樣?從(cong) 會(hui) 前的會(hui) 議預約、資料共享、參會(hui) 提醒通知,到會(hui) 中的會(hui) 議簽到、遠程會(hui) 議協作討論、會(hui) 議內(nei) 容書(shu) 寫(xie) 、文件信息投屏共享,再到會(hui) 後的會(hui) 議紀要分享、任務分發、數據管理沉澱等全流程需求,這套智慧辦公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都可以搞定。
就拿會(hui) 議記錄這項工作來說,在智慧會(hui) 議室解決(jue) 方案中,利用智能語音轉寫(xie) 、聲紋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項核心技術,可以將會(hui) 議發言音頻實時轉寫(xie) 成文字,並支持多語種的轉換。這樣一來,一方麵輔助生成文字會(hui) 議記錄,讓所有人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會(hui) 議討論中,提升工作效率,會(hui) 後隻需要簡單整理即可;另一方麵,智慧會(hui) 議室解決(jue) 方案通過全程留痕的方式,形成本地留存的會(hui) 議內(nei) 容音頻、文字等資料,會(hui) 議中的所有數據會(hui) 形成一個(ge) 專(zhuan) 屬的知識管理庫,用戶可將會(hui) 議檔案數據進行梳理、提煉、整合與(yu) 分析,為(wei) 管理者的戰略決(jue) 策提供數據依據,真正實現企業(ye) 管理效能的躍升。
李豔萍表示,目前,1小時長的會(hui) 議音頻最快5分鍾就可以出稿,支持對轉寫(xie) 結果實時編輯,還能夠一鍵導出電子文稿與(yu) 音頻文件,為(wei) 會(hui) 後信息整理提供有力幫助。
除了本地化會(hui) 議,遠程會(hui) 議近年來越來越常見。與(yu) 以往不同的是,在智慧會(hui) 議室裏,參會(hui) 人員的發言將轉化為(wei) 雙語字幕條,呈現在共享屏幕上,這就讓會(hui) 議討論內(nei) 容更加清晰,也解決(jue) 了跨國會(hui) 議中語言不互通的難題。這種轉寫(xie) 、翻譯的形式可以進行全文展示,即便是語速較快、內(nei) 容較多的會(hui) 議,各位參會(hui) 者也能跟得上節奏,不漏掉重點內(nei) 容。另外,與(yu) 本地化會(hui) 議類似,遠程會(hui) 議中多方的發言內(nei) 容,也可逐字生成雙語的會(hui) 議記錄,在會(hui) 議結束後生成一個(ge) 二維碼。參會(hui) 人員掃描二維碼,就可看到全程的會(hui) 議音頻、文字記錄等。
“不管是遠程會(hui) 議還是本地會(hui) 議,智慧會(hui) 議室中配備的升降屏、麥克風、訊飛聽見智慧屏等智能硬件,都可以通過智慧會(hui) 議室係統進行聯動,會(hui) 議信息內(nei) 容能夠快速流轉,也實現了無紙化辦公、低碳辦公。”李豔萍說,截至目前,訊飛聽見智慧會(hui) 議室智能化辦公解決(jue) 方案在北京、安徽、重慶、雲(yun) 南等區域落地使用。
無紙化辦公進一步推廣
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hui) 上,一個(ge) 6英寸的電紙本讓參會(hui) 人員耳目一新。
往年的數字峰會(hui) 上,每名嘉賓的桌子上會(hui) 擺一本紙質手冊(ce) 。但今年,電紙本替代了紙本手冊(ce) ,分發給前來參展的政務代表。不論是查看大會(hui) 手冊(ce) 、日程安排、峰會(hui) 論壇等信息,還是在參會(hui) 過程中應用於(yu) 任務督辦、流程審批、訂餐、無紙化會(hui) 議等,在這樣一個(ge) 可以單手持握、隨身攜帶的小小電紙本上,都可以輕鬆實現,全流程不浪費一張紙。
不少參會(hui) 人員說,這樣的無紙化辦公新體(ti) 驗,科技感十足,在提升工作協同效率的同時,還積極響應了低碳環保理念。
無紙化,是辦公領域向低碳環保邁進的重要方向。記者了解到,數字中國建設峰會(hui) 上的電紙本是漢王科技的產(chan) 品。漢王科技副總裁王傑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漢王手寫(xie) 電紙本符合環境友善和環境永續的設計理念,已逐漸成為(wei) 商務、政務等多領域推行無紙化辦公的新舉(ju) 措。
以漢王手寫(xie) 電紙本N10為(wei) 例,10.3英寸的大尺寸電子紙墨水屏,就像一個(ge) 中等大小的筆記本。N10的墨水屏創新性地去掉了電容屏和導光板,屏幕具備極強的透光性,從(cong) 而給予使用者真實的紙感。配備的一支無線無源壓感電磁筆,不需要充電,還可以實現鋼筆、毛筆、鉛筆等不同筆型的書(shu) 寫(xie) 體(ti) 驗,無論是移動輕量辦公還是數字閱讀批注等各類需求都可以滿足。
“我是第一次使用這種電紙本,感覺非常驚喜,真的就像在紙張上閱讀、書(shu) 寫(xie) 一樣,完全滿足了我的辦公需求。機身纖薄,攜帶起來也非常方便。”福州市民林先生在現場體(ti) 驗N10後說。
王傑介紹,許多職場人士比如采購、銷售、中介等崗位以及記者、編輯等文字工作者,在多人會(hui) 議或者一對一訪談交流等工作場景中,都需要大量記筆記,有了電紙本,不僅(jin) 大大減少了紙張的使用,還可以一邊寫(xie) 一邊思考,隨時進行擦除、補充等編輯。記錄完後,電紙本還能自動進行文字識別,高精度地生成標準word文檔,以便對大量數據做進一步應用。事後,用戶通過關(guan) 鍵詞搜索,可以直接定位到想要搜尋的筆記內(nei) 容。
“有時候一名產(chan) 品經理上午去走訪上遊供應商,下午又要和下遊客戶進行溝通,如果使用紙質筆記本,可能得分別使用不同的筆記本來進行區分,如果是同一個(ge) 筆記本,一般隻能以時間順序線性排列。但使用電紙本記錄的筆記,能方便地歸納、整理和搜索,儲(chu) 存在不同文件夾,相當於(yu) 同時擁有多本筆記本。日曆和便簽等小功能也非常方便使用。”王傑舉(ju) 例解釋。
便捷智能的辦公體(ti) 驗,離不開科技的支持。這其中,無線無源壓感電磁筆和後台數據的自然語言處理等都是漢王的核心技術,內(nei) 置的OCR(光學字符識別)識別技術還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項。考慮到辦公領域的節能降碳需求,電紙本的優(you) 勢非常明顯。王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平板電腦一般使用五六個(ge) 小時,電池就會(hui) 耗盡,而電紙書(shu) 在顯示時不耗電,隻在翻頁時耗電,能耗非常低,充滿電後可持續使用1周以上。
這種無紙化辦公的解決(jue) 方案還可以在智慧政法、智慧檔案、智慧民生、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各大場景中廣泛使用。尤其是在公檢法係統、醫療係統等,卷宗、病例、檔案都需要數字化、去紙質化,方便後續的處理和流轉。
在企事業(ye) 單位中,無紙化辦公的趨勢已非常明顯。去年7月,人社部辦公廳發布《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指引》,指導用人單位與(yu) 勞動者以可視為(wei) 書(shu) 麵形式的數據電文為(wei) 載體(ti) ,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訂立勞動合同。
“我們(men) 在公司的智能辦公平台上加入了入職、合同續簽、離職等功能,人力部門不需要使用紙質材料就能夠進行信息核實、歸檔等,全部工作都能在線上完成。”某大型企業(ye) 運營平台部總監李濤說,公司推行無紙化辦公後,預計一年就可節約紙張32萬(wan) 餘(yu) 張。
在李濤看來,推廣無紙化辦公不是簡單減少或者取消紙張的使用,而是要通過建立無紙化辦公流程和成熟的工作平台,將紙質資料轉變為(wei) 電子資料,將傳(chuan) 統流程轉變為(wei) 線上流程,“我們(men) 將報銷工作也納入智能辦公平台,實現無紙報銷、自動審批,省去了打印電子發票、貼票、填單等流程,不但節約了紙張,也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李濤說。
隨著電紙書(shu) 、電子合同、電子簽章、數字政務等的進一步推廣,無紙化辦公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有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辦公轉化為(wei) 碳普惠公益
最近,在浙江餘(yu) 杭某科技公司上班的江姍有了一個(ge) 新習(xi) 慣: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她習(xi) 慣性地打開手機上的在線辦公軟件釘釘,查看自己一天的碳減排量。
“釘釘上的碳減排功能,為(wei) 大家的低碳辦公行為(wei) 提供了可視化、可量化的窗口。大家還會(hui) 把自己的碳減排量曬到釘釘‘看看’,比比誰當天的工作更低碳環保。”江姍說,如今在公司裏,低碳辦公已經成為(wei) 一種新風尚。
原來,為(wei) 了進一步倡導綠色辦公、踐行節能減排,釘釘聯合北京綠色交易所對釘釘上減碳數字化場景進行權威認證,推出碳普惠公益產(chan) 品“釘釘碳減排”,用戶可查看自己每天、每月在釘釘辦公實現的碳減排量。
“這些碳減排量來自線上發起日誌、線上發起審批、視頻會(hui) 議、電話會(hui) 議等11種低碳辦公行為(wei) 。”釘釘總裁葉軍(jun) 向本報介紹,比如用戶使用釘釘的日誌功能,可以替代線下寫(xie) 日誌,減少匯報過程中帶來的紙張消耗,通過科學測算,用戶每次提交周報、日誌等在線記錄的行為(wei) ,可減少6.4克碳排放。與(yu) 之類似,使用移動審批功能,也可替代傳(chuan) 統線下審批帶來的紙張消耗,每次提交審批,同樣可以減少6.4克碳排放。
此外,在釘釘上辦公,使用視頻會(hui) 議功能可替代城市交通帶來的油耗,每個(ge) 人參加1個(ge) 小時視頻會(hui) 議,最高可減少2.23千克碳排放;使用線上考勤打卡功能,替代了原本紙質文檔處理的考勤表單,組織每日使用考勤功能,可減少29.1克碳排放……
“雖然每個(ge) 低碳辦公行為(wei) 帶來的碳減排量是微不足道的,但長期堅持下來,看到個(ge) 人和組織的碳減排量不斷累積增長,真的很有成就感。”江姍介紹,“釘釘碳減排”功能上線以來,她所在的科技公司已在釘釘平台成功減排2.57噸。
用戶在釘釘平台通過綠色辦公行為(wei) 獲得的“低碳能量”,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數字,還可以用於(yu) 兌(dui) 換一些優(you) 惠券或進行公益捐贈等。
“我獲得的‘低碳能量’,可以用來捐贈給四川綿陽的老河溝保護區、北京的野鴨湖濕地,每捐贈130克低碳能量,可守護1平方米的保護地、濕地,還有‘守護家鄉(xiang) 河行動’,每捐贈8千克能量,可守護1米的家鄉(xiang) 河。這些捐贈行為(wei) ,背後都有對應的公益組織去執行。”江姍說,受到她和同事們(men) 歡迎的另一項功能是,低碳能量還可以在釘釘平台兌(dui) 換奶茶、快餐或天貓超市的優(you) 惠券。“在低碳辦公的同時還能獲得一些‘小福利’,大家都覺得在線辦公為(wei) 我們(men) 的生活和環境帶來了積極改變。”
第三方機構最新數據顯示,作為(wei) 數字化協同辦公平台的釘釘,7月份的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91億(yi) 。大量用戶的在線辦公實踐,帶來實實在在的碳減排效果。葉軍(jun) 表示,釘釘倡導利用數字技術助力節能減排,就是希望讓每個(ge) 企業(ye) 和組織都能更便捷、更低門檻地加入減碳行列,讓其通過日常的綠色辦公行為(wei) ,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同時加速進入數字化時代。在數字辦公領域,釘釘還將為(wei) 實現“雙碳”目標繼續貢獻力量。
葉 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