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監管護苗”暑期行動成效顯著 前半段未發生培訓火熱問題
本報訊 記者趙晨熙 近日,教育部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雙減”工作協調機製成員單位,組建11個(ge) 聯合工作組,分赴北京、河北、山西、內(nei) 蒙古、遼寧等20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調研指導校外培訓“監管護苗”暑期專(zhuan) 項行動工作,確保專(zhuan) 項行動紮實開展,取得實效。
調研發現,以往“培訓火熱”問題在今年暑假前半段沒有發生,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現象得到較好控製、非學科類培訓服務價(jia) 格平穩、培訓退費糾紛得到有力化解,校外培訓治理態勢積極向好。
與(yu) 此同時,一些違法違規培訓問題仍然存在。個(ge) 別機構和個(ge) 人以“一對一”“高端家政”“眾(zhong) 籌私教”“研學旅行”等名義(yi) 違規開展培訓;一些機構收費存在超時段收費、不使用合同示範文本、預收費資金沒有全額監管等問題;個(ge) 別已壓減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假注銷、真運營”。此外,一些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轉入“地下”,使查處違規行為(wei) 難度增大。
針對調研情況和發現的問題,工作組要求各地不斷健全隱形變異違規培訓預防、發現、認定和查處的工作機製,對發現的違規問題,建立整改台賬逐一銷號,持續營造打擊違規培訓的高壓態勢。要繼續盯緊非學科類培訓價(jia) 格,嚴(yan) 防惡意漲價(jia) 和天價(jia) 培訓,侵害學生家長利益的行為(wei) 。要嚴(yan) 格落實預收費監管要求,有效避免培訓機構由於(yu) 無錢可退等原因產(chan) 生的“退費難”問題發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